黄岩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黄岩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岩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黄岩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推进黄岩民政事业发展,根据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州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结合黄岩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爰民”的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1口群众关切,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十三五期间,出台了民政二十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推进社会服务改革,持续推动黄岩区民政事业稳步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1.基本民生保障制度不断
2、完善一是1+8+X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口,兜底保障更力口全面有力。“十三五”期间,低保实现城乡一体化。低保标准达810元/月,低边补助标准达1200元/户/年,特困供养对象生活标准达1053元/月,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4188.26万元、特困人员补贴1125.8万元、医疗救助4401.76万元、临时救助金1258.86万元。不断健全救助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实施大救助一件事改革,对8类22项救助项目进行一次性联办。二是养老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十三五”期间,建成281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2家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一批中高端养老机构,共有42家养老院
3、,养老床位6086张。开展全区11家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公建民营率已达78.6%,实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引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累计服务老人达39000人次.依托台州市智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探索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全区累计组织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约10000人次。三是J1.童、残疾人关爰福利体系有序构建。“十三五期间,孤困儿童保障标准从1143元/月提高到1755元/月,增长53.54%,在册孤儿、困境儿童112名,纳入政府保障体系。“儿童之家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按标准配齐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关爱体系初见雏形。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从无到有口,享受残疾生活补贴共45
4、65人、护理补贴共7157人,累计发放1.12亿元;落实残疾人就业1500余人;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建成并运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提升,“十三五”期间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430人次,护送返乡125人次。2 .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优化一是调整村级建制,基层发展新格局基本构建。“十三五”期间,积极稳妥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全区行政村从475个调整到297个,133个新村(社区)两约修订完成,通过结对帮扶妥善解决7个新村融合困难问题。村改社区提升工程J1.I页利推进,共有13个行政村村改社区或并入现有社区。目前,全区有行政村297个,城市社区32个,农村社区261个,居委会15个。二是深化发
5、展新时代村级治理三化十二制。全面修订“三化十二制”内容,制定党的领导全面化、基层治理现代化、有效监督常态化以及配套的十二个操作层面制度,基层治理各项制度逐渐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运行机制,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迈入新时代。三是优化升级社区设施,配齐配强社工队伍。十三五”期间,建成6个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全区32个社区共有专职社区工作者210名,其中持证社工达158人,持证比例达至*5%;社工人才后备力量不断壮大,全区共有社会工作者619人,期间累计新增567人。四是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加大,参与基
6、层治理积极性提高。全区在册社会组织773家,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备案社会组织2154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12.5个。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各类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慈善救济、社区矫正、帮扶帮教、抗台救援、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受益人群达35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23万小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五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健全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汇集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推行社区治理三项清单制度,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因地制宜推出社会力量参与的共建共治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精准服务水平。3 .民政社会事务领域改革纵深推进114项民政服务事
7、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其中“零次跑”事项105项,占比92%;民生事项100%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办结率达到97%以上,10项民政民生事项全部已实现一证通办、全城通办。依法开展婚姻登记、收养工作,全区共办理婚姻登记26312对,收养登记115件。优化服务,创新推出流浪乞讨人员”入户一件事联办制度。开展殡葬管理一件事改革,实现殡葬身后事零次跑;多次对惠民殡葬”提标扩面,累计减免群众殡葬费用1750万元;积极开展青山白化治理和婚丧礼俗改革、推行文明祭扫、建成树葬示范点。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黄岩民政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面对人民群
8、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民政服务需求,我区民政事业发展尚存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和多元化程度与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二是养老设施、养老服务不足与日趋严重的老龄化之间的矛盾突出;三是基层自治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社团、社会组织的参与效能需进一步提升;四是社会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智慧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目标还有差距。(二)发展形势1.民生诉求日益多元对民政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黄岩区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预计到2025年,全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18.6万人,占比将上升至30%,接近重度老龄化阶段,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另外,随着社会成
9、员民主参与意识的提升,社区自治共治建设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基层民主参与机制和多元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此外,随着人民群众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对有品质、有尊严生活的追求,期许更便捷优质的民政服务。民政服务对象覆盖面的持续扩大、服务内涵的不断拓展,迫切要求民政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对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黄岩区以打造“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金名片为指弓I,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应深入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
10、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精准度、社会治理有效性、社会服务满意度,充分发挥其在保障改善民生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数字化改革为推进民政整体智治水平提供新契机。十四五”期间,是浙江省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台州市提出打造智慧化发展先行地的战略目标,黄岩民政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民政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整体协同的民政运行体系,打造精准高效的现代治理机制和惠民暖心的民政服务体系,提升民政事业的整体智治水平和服务能级,形成成熟的数字化民政治理新格局,为推进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11、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及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准确把握民政工作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系统性特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制度创新为统领,以法治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支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高质量推进黄岩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基本原则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贯彻落实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民政各领域的党建统领,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强化政府整体性治理,加大政府购买服
12、务力度,调动市场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民政发展新格局。以民为本,普惠民生。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着力破解民政事业发展短板,高效落实民生保障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社会事业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制度创新,标准支撑。要以制度创新为第一动力,推进民政关键领域、关键方面的制度机制创新,推动民政放管服改革,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动民政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加强民政业务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规范服务程序和内容,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数字赋能,法制保障。推进民政数字化转型,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数
13、字技术的有效应用,构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智慧民政管理务体系。推进法治民政建设,依法规范民政管理与服务行为,营造全区民政领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推动社会资源更多向农村、基层、中西部乡镇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民政发展新格局,基本民生保障更加精准,基本养老服务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更加健全,基本社会服务更加暖心。一健全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救助体系,打造精准保障先行示范区。健全
14、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有益补充的1+8+X大救助体系,智慧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兜底保障机制,推动社会救助从收入型单维救助向综合指标型多维救助、从物质类救助向物质+服务”类救助转变,凝聚多元社会力量,推进实现规范、精准、高效、智慧、温暖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3000元/年,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打造幸福颐养先行示范区。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养老均衡覆盖,城乡养老服务差距不断缩小,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提质增量,养老事业产业融合发展,人人享
15、有多样化、普惠型的养老服务。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8%,培育10个康养联合体口,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5人。构建富有创新力、现代化的基层治理格局,打造和谐共治先行示范区。进一步完善新时代基层治理“三化十二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共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示范点建设和社区分类治理工作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建强社工人才队伍,增强居委会自治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畅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增强基层治理合力与效能。发展智能化、普惠化的民政公共服务,打造暖心服务先行示范区。构建覆盖多样群体、社会力量参与、暖
16、心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民政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民政工作数字化转型,推动民政业务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口集成优化。加快婚俗改革数字建设,发展婚登全流程务机制,提升婚姻登记全流程服务水平。加强体系构建,推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地名文化创新发展,传承与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持续推进殡葬改革,至2022年节地生态安葬行政村覆盖率实现100%,基本社会事务能力不断提升。专栏1:“十四五时期全区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主要指标(单位)2020年2022年目标值2025年目标值精准保障先行示范区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年)972011000130002未成年人救助保护
17、中心实体化运行率(%)-1001003救助T牛事“患民联办率()1050100幸福颐养先行示范区4每万老年人拥有才寺证养老护理员数(人)1620255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5155586康养联合体数(个)1410和谐共治先行示范区7每万人拥有登记和备案社会组织数(个)12.513168每万人持证社会工作者数(人)122022.59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31919暖心服务先行不应区10T牛事联办率(%)105010011节地生态安葬行政村覆盖率()5710010012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9397100到2035年,黄岩1+8+X现代大救助体系更加成熟
18、定型,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民政0艮务更加高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三、主要任务(一)着力保基本兜底线,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发展围绕精准兜底与整合发展的要求,通过完善制度、提升水平、整合多元发展力量、提升智慧救助能力,推动多层多类梯度救助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民生保障精准化。1.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分析致贫核心因素,科学划分社会救助类别,健全完善1+8+X的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力瞅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重点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灾害等方面形成更加完善的监测预警、
19、主动发现和自动匹配政策的精准救助协同机制。健全完善困难家庭定期探访慰问制度,构建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联动救助网络,统筹基层救助干部、党员、志愿者、亲属邻里等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强化救助项目统筹,对资金投入方向、管理方式相近的社会救助项目进行整合。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立足实际,科学制定分类分档临时救助标准。完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区相关配套政策。2 .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贯彻落实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等挂钩的勤氐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稳步提高最彳氐生活保障标准。开展脱贫攻坚兜底回头看,完善“两
20、线合一机制,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进一步规范先行救助程序和标准、类型和对象,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持续做好f阳呆、彳出边、特困等困难人员长期帮扶,加强就业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发展相对贫困的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救助从收入型单维救助向综合指标型多维救助、从按户籍人口救助向按常住人口救助、从物质类救助向物质+服务”类救助、从分散型救助向联合型救助转变。3 .整合多元社会救助力量依托省级大救助平台,联动线上线下,促进救助需求方、资金供给方与服务提供方三方有效对接,推进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政府
21、购买服务、建立慈善救助基金等方式,设立社会救助服务项目,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开展家境调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救助服务,丰富救助内涵,实现救助方式的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作用。发挥向善力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参与社会救助的社会企业,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救助中的积极作用。4 .推进社会救助智慧化发展深化救助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救助”,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各类社会救助业务全覆盖的信息系统全面完善。优化申请、审核、认定、救助、管控”的工作流程,完善社会救助事项网上惠民联办”工作机制,实现各类社会救助数据在线查询、
22、救助业务在线审批、救助对象在线管理。加快救助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和救助服务码上办,逐步实现救助事项一键核对、一证(居民身份证)通办,推动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开展社会救助异地申请服务。强化救助信息共建共享,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共享,为困难群众提供“幸福清单。专栏2:实施精准救助”行动计划1 .实施助力共同富裕五大彳词T。实施激励激发引导行动,全面落实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可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各项政策,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慈善救助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实施“智慧助救创建行动,全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运作,促进救助需求方、资源供给方与服务提供方的有效对接;实施暖巢关爱”普及行动
23、,对低保等困难救助对象开展居住与生活设施改造,对未成年救助对象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居室改造和生活陪伴服务;实施“幸福清单送达彳亍动,汇聚各部门帮扶救助资源,发放幸福清单;实施“爱心向善”促进行动,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社会救助。2 .构建解决相对贫困八大机制”。建全精准识贫机制,实行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状况、居住状况、就业状况、社会参与“六个维度贫困评估;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构建区、乡(街道/镇)、村(社区)联动救助网络,提高主动发现、应急处置和快速救助能力;建立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紧急救助机制,及时将因突发公共事件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加快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岩 民政 事业 发展 十四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3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