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docx
《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根植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精辟阐述“新型政党制度”概念和这一制度的独特优势、鲜明特色,强调要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着力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这些重要论述彰显出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伟大政治创造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后,一批有识之士试图革新中国政治制度以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但无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还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先驱试图效仿的西方多党制,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张团结所有进步力量、建立民主联合阵线。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大法宝”的论断,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
3、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强调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在长期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了历史日程。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迅速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
4、人士和社会各界热烈响应,这也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1948年11月,中共中央代表和民主人士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讨论了新政协召集问题、参加者、时间地点以及应讨论事宜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应邀参
5、加政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到了全面贯彻和实施。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明确了民主党派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提出了多党间合作的方针和原则等,促进了民主党派的健康发展。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在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上,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基础上新增“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定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
6、在和发展”被正式写入宪法。200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2006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I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要求完善政党协商形式、加强协商机制建设。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政党协商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内容、形式、程序、保障
7、机制等。2019年IO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方法,”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202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印发,进一步提升了新型政党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2021年6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发布,全面回顾了新型政党制度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程,介绍了这一制度的鲜明特色,总结分享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经验。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十六字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其职能。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显示出了独
8、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型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最终体现为对人民利益的代表性,代表性越广,实现利益的能力越强,优势就越大。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说,党的利益和人民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坚持 发展 完善 中国 新型 政党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3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