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应急预案.docx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环境应急预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十篇)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篇11环境应急管理的内容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是指企业进行环境风险排查,评估分析各种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以及企业对于各种环境风险的承受力与控制力,明确防控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的全过程动态的管理体系。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的核心是防范环境风险,重点是进行环境风险排杳和评估,落脚点是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目的是保障企业环境安全。1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完善“一案三制”的环境应急管理,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应急机制、环境应急体制和环境应急法制2。环保部下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在应急工作中主体贡任。从事前风险控制、事发应对、事中应急处置
2、和事后恢复4个环节,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环境应急管理是常态管控与非常态补防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应对突发事件时,企业需要采取非常态的紧急程序和措施加以补救,防止事态扩大。为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很重要的前提是做好对环境风险源口常的管理和监控,这是企业应该加强和认真去做的常态管理工作。2应急预案的编写过程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者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某石化企业环境预案编写或修订前,首先成立了编修组,成员包拈环保、
3、生产、安全、消防、卫生、保卫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出企业风险环节和风险物质,确定环境风险源和风险发生类别,判定企业环境风险隐患和监控措施是否到位,欠缺之处。预案编写内容要明确“三个”做,(1)做什么,即任务和工作;(2)谁来做,即岗位职责;(3)怎么做,即实施方案。2.1 预案体系根据石化企业生产特点和事故类型,某石化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定为是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整个体系中一个子系统。环境应急预案必综合预案,包含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对具体的环境事件,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如水体污染环境应急预案、油气管道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等。各二级单位也相应编制环境应急预
4、案,基层岗位编制现场处置程序。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程序之间相互协调,并与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相互衔接,构成了企业环境应急体系。2.2 事件分级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事件分级标准,事故分级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级。一般级以上统称为公司界外级。将一般级别以下定为企业级(包括公司级、二级单位级、基层单位级)。当发生污染物排出或可能排出企业厂界,企业已无法及时有效处置,需依靠地方政府救援力量的事件,定为公司界外级事件。2.3 环境风险评估某石化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从环境风险识别、事件后果分析、现有环境
5、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完善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划分突发环境事件等级等5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估,评估范围包括装置区、罐区、栈台、长输管线、厂际管线及油品运输等部位,最终形成企业整体和作业部环境风险评价等级评定结果。如,某企业环境风险等级为重大(Q3M2E1),下属某作业部环境风险等级为重大(Q3M2E1).通过环境风险评估,对企业发生火灾爆炸、泄露、环境风险设施失灵等突发环境事件各类情景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为预案编制明确了需重点关注的部位。2.4 应急能力建设2.4.1 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专家组以及应急工作组(技术处置组、应急资源协调组
6、、消防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环保防控组、现场警戒组、公共关系与后勤组、通讯保障组)等应急工作机构,细化机构职责,贡任到人。明确遇总指挥、及各应急工作组领导不在岗位时代理人选,保证现场指挥有序。2.4.2 事故水“三级防控”体系建立事故水“三级防控”体系是水体环境污染应急处置的首要考虑。某企业“三级防控”体系为:第一级防控为装置围堰或罐区防火堤;第二级防控为应急事故水池(罐);第三级防控为雨水边沟、截污沟等现有雨污管网。“三级”防控体系呈现逐级投用,但必须保证各级防控措施中对事故水收集、转输、封堵等设施配套齐全,可以是临时措施,一定得能用好用。2.4.3 万毒气体扩散应急由于气体扩散难以控
7、制,有毒有害气体泄露事件的应急处置相比水体事件,不易达到理想效果。华娟等网在石化企业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体系分析中提出石化企业应在厂内配置相应减缓、消除、降低风险的物资和设备。有毒气体扩散应急预案先考虑切断或封堵泄漏点,采用关闭阀门、修补管道和容器等控制手段。对已泄漏的毒气及时将洗消液或消毒剂喷洒在泄漏部位及周边区域进行洗消操作,降低扩散范闱。同时做好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明确污染边界。根据环境风险评估中确定的环境敏感受体和影响距离,预案中要明确现场操作人员、事发点附近装置人员和现场救援人员等三类人员的撤离条件、方向和距离,以及向地方政府报告程序和企业周边人员的疏散原则。2.4.4 应急物资配置与调
8、用应急物资配置应充分考虑企业环境事件的特点,在注重消防、抢险和个人防护应急物资的配置同时,应配备适用适量的环境应急物资的配置。某石化企业环保类应急物资不仅配置了用油栏、吸油毡、转输泵等污染清理物资,还配备了发电机组、移动式排烟机和防水挡板等特殊物资。并与120急救中心、企业附近某建筑安装公司、某石化公司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或互助协议。2.4.5 应急监测根据企业自身监测能力,对应突发事件产生污染物种类、事件类别和气象条件,制定应急监测方案。重点放在事件控制过程中监测,明确具体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监测项目选取不仅针对事件污染物特性,还应考虑采用快速分析手段。污水监测点位确定应监控事故水的走
9、向,为实施事故污水的导流和封堵提供及时判断。废气监测点位确定应起到设置警戒区,确定扩散趋势的作用,为明确疏散范围、调集应急救援力量提供现场决策依据。若企业自身监测能力不足以满足应急要求,应明确外委单位和监测项目,并有委托协议,保证隙叫随到。2.5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是应急预案的核心部分,处置措施要以防止人员受到伤害,将事故污水控制在企业厂界范围内为目的,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程序和措施。重点是生产环节所采取的应急操作程序;污染物消除和收集程序,包括泄露物料封堵收集方案、事故水暂存方案、有毒有害气体降解方案;防止污染物向外扩散措施的启
10、动程序,包括雨污切换方案、事故污水封堵调储方案以及医疗救助、人员疏散撤离、应急监测等工作方案。健衔接,以及企业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周边单位预案的联系和联动条件的合理确定和有效配合。4预案应用4.1 培训演练的监督应急演练是检验、提高和评价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做到突发环境事件时及时响应、有序操作,最大限度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落实应急演练培训是关键。环境应急演练按照组织形式,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按照目的和作用,可分为示范性演练、研究性演练和检验性演练4。桌面演练是常见的演练方式,但员工参与度和真实性相对较差,“虚实结合”模拟现实仿真演练目前较流行。无论
11、是开展安全、消防和环保的综合演练,还是环保专项演练,企业生产部门和环保部门均要监督环保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物资和应急监测等方面及时到位,尽可能营造现场真实感和人员紧迫感,强调深度参与和应急操作贯通。若预案中有外部救援、外委监测和人员疏散的需求,应同时参加演练,保证战时及时到位,配合得当。4.2 预案的修订更新预案编制完成并通过政府环保部门备案审核后,不能一劳永逸地使用下去。按照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企业至少每三年对预案进行回顾性评估。如果面临的环境风险、组织指挥体系职责、环境应急措施等发生变化或演练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订。特别是实际发生应急处置后,应认真进行预案适
12、应性总结和评估,对暴露出的问题,应进行预案的修改完善。5结语企业是防范环境风险、落实环境安全责任的主体,是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道防线。编制切实有效的环境应急预案,常抓不懈地开展培训演练,才能从容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措施要适度进行,投入过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很有可能引起公众恐慌,产生负而影响。摘要: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日益严肃,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环境应急管理水平不高是导致环境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国家有关环境应急管理要求,以某石化企业为例,对石化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及应用提出分析和建议,为提升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帮助。关键词:应急预
13、案,环境事件,编制,应用参考文献1张玲玲.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研究见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4.3 :127-128.2林创发,杨伯杰,伍琼,等.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的探讨U1.广东化工,2014(18):116-118.华娟,张以飞.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体系初探J化工管理,2016(6):102-104.企业环境的应急预案篇2在制定应急预案前首先应对企业生产现状进行危险辩识与风险评价。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损失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损害的因素。通常两者不做严格区分。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是企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辩
14、识确认危害的存在及其特性,找出引发事故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特征,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一)按导致事故原因分为六类:1、物理性危害因素(设备缺陷、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明火、高温、抛物线、粉尘、作业环境等)2、化学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物品、自燃、有毒、腐蚀品)3、生物性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防害动物、致害植物、传染病)4、生理、心理性危害因素(心理异常、健康异常、负荷超限、功能缺陷、禁异作业)5、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操作、监护错误)6、其它危险有害因素。(二)按引起事故的诱导性、致害物、伤害方式进行分类:3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
15、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12、透水13、爆破14、爆炸(锅炉、瓦斯、容器、危化品)15、中毒16、其他。二、风险评价4.1 启动预案接到事故报告后,县环保局需要立即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做出请示,由上级主管部门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并迅速通知指挥部的各个组成成员,协调处理应急事故。4.2 赶往事故发生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事故的相关报告后,需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整个事件的相关情况,同时成立应急事故现场指挥部,组织指挥救援处置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发布预警公告,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处
16、置。4.3 事故现场处置现场指挥人员进入现场后,需要对可能受到危害的相关人员进行转移、撤离、疏散处理,同时做好善后安置工作;同时环境应急救援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状态,对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应急监测,随时掌握事态的进展情况并向上级报告;通过封闭、隔离、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等措施,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处理,对危害可能扩大的行为和活动进行中止处理。4.4 善后处置应急指挥部要对受灾人员做好安置、安抚工作,避免受到二次伤害,组织专家评估受灾范围和损失情况,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妥,同时提出补偿方案和建议。5应急监测工作分类及程序5.1 分类一类情况,环境污染的影响范围大、危害程度高,同时污染威
17、胁到敏感地区,需要对上述地区进行全面的测试评估,以及后续监测评价;二类情况,环境污染影响的范围较小,污染造成的危害不太严重,同时没有对敏感地区构成污染,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一般性测试和评估;三类情况,环境污染的范围很小,危害程度比较轻,只需要进行相应的了解和掌握。5.2 监测工作流程(1)响应:环保部门接到应急办公室的报告后,应急监测领导小组需要迅速通知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而在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根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环境监测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和采样,立即赶赴现场。(2)现场勘查:赶赴现场后,勘查人员需要做好防护措施,立即了解事故的详细情况,并对现场进行勘杳。根据现场的
18、实际情况对事件的性质、规模进行判断,同时确定污染源的种类,判断污染的严重程度和范围。(3)监测及采样:根据监测方案的相关要求,检测人员要身着防护装备进入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监测和采样,同时对事故现场的情况和采样与监测点位置进行详细记录。按照相关的规定将采集到的样品及时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化验。(4)试验分析:根据相关信息,试验人员准备实验设备、待命,接到样品后迅速开展实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启动流动实验室方案,进而对现场进行连续检测。(5)结果报出:进行现场监测时,迅速将监测结果上报现场指挥员。实验室分析结果迅速上报应急监测指挥员。应急监测指挥员接收监测结果立即复核。撤离和检杳:
19、事故现场的测试和采样工作完成后,接到撤离现场的通知后,现场的工作人员需要立即清理现场,对携带的仪器设备、材料试剂等物品进行清点检查。(7)评估:在检测过程中,对于污染影响周期比较长、污染物分解比较慢的区域,通常情况下,由勘杏人员制定后评估监测方案,根据检测方案,由监测组执行监测任务。6制订应急监测方案的原则6.1 现场监测布点在布点过程中,一般以污染事件的发生地和附近区域为主进行检测,同时需要考虑人群及生活环境,饮用水源地、住宅区的空气、农田土壤等因素。6.2 确定监测频次在监测过程中,监测的频次需要根据污染的强度、污染物扩散的速度和范围,以及污染持续的时间,同时结合环境区域的功能及地形、地貌
20、等因素进行确定。6.3 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固定源。(2)流动源。(3)未知成分或污染物。通过现场特征、人员或动物的中毒症状等,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6.4 确定分析方法(1)利用现场快速监测的方法。(2)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以及行业统一的分析方法。6.5 确定现场监测仪器设备为了能在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后及时有效地控制住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就必须注重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1)建立建全体系,明确人员职责。在应急预案制订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组织体系的建立问题。第一,指挥机构应该精干高效,人员不益多,避免多头指挥,出现下级人员执行难的问题;第二,监理、监测、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人员应职责明确
21、,按职分级负责。2)明确就位时间,确保F1.身安全(I人员是保证突发事件得到迅速遏制,及时处置的最关键因素。在预案中应明确指出各类人员进入现场的具体时间,有条件的单位装护具应随车携带,以保证突发事件及时高效处理,并确保现场处置人员的生命安全。3)装备准确可靠,指挥动态高效。装备是应急事件中最主要的保证。只有有了准确可竟的装备,才能使各级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事态的发展情况,使指挥人员作到心中有数,配合人员心中有底。预案的制订是为了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有章可寻,但也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机智,动态高效,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各级应急人员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体现在预案中的内容必须全面、详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环境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3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