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报告.doc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摘要:在2006年之前,就有多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来调节利润,扭亏为盈,甚至逃避税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重,尤其在上市公司中更是屡见不鲜,也有多公司为了尽早上市融资,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虚增利润,使得会计信息真实性受到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我们如今急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于是,2006年颁布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了*些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是,虽然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围做出了规定,但
2、是仍存在多非定量的规定,如是否发生减值,以及可回收金额的判断等,都需要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仍为利润调节提供了机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本文通过对*一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的财务数据的分析,说明了在现行的资产减值准则下,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诸多可能性,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完善企业部控制制度、加强社会审计监督的力量、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教育等一系列的对策。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利润调节;上市公司Using asset impairment to an empirical stud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bstr
3、act: Before 2006, there are many enterprises using asset impairment provision and return to adjust profits, profit, and even evade ta*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use of asset impairment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in lis
4、ted panies is more mon, and many panies in order to listing as soon as possible, using asset impairment back inflated profits, m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are threatened, also, to some e*tent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Using asset impairment to curb enterprise surplus
5、management has bee a problem we now i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and solve. So the state has issued a new asset impairment criteria in 2006, which defined a certain asset impairment once provision shall not return, partly inhibited the enterprise using asset impairment to the possibility of earnings ma
6、nagement. But while the new guidelines on the scope of asset impairment provision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not quantitative regulation, such as whether happened impairment, as well as the recoverable amount of judgment, etc., all need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judgment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7、 as a result, the new asset impairment standards still offered opportunities for profit adjustment, also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and modify.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 listed pany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illustrates the under the current asset impairment criteria, the use of asset imp
8、airment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of the many possibilities, so as to put forwar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perfect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trengthening the power of social audit supervision,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
9、al ethics educa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Asset impairment,Earnings management,Profit regulation,Listed panies . z.- 目 录1前言 1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 1.2文章结构和研究容1 1.3研究法 1 1.4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现状1 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2 2.1资产减值的概述2 资产及资产减值的概念2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2 2.2 盈余管理的概述3 2 .2 .1盈余管理的涵义3 2 .2 .2盈余管理的动机
10、4 2.3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4 3具体案例与分析6 3.1案例综述6 3 .1.1企业简介6 3 .1.2主要数据 6 3.2 案例分析83 .2.1案例数据分析83 .2.2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0 4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不足 11 5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准则的对策125.1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125.2完善企业部控制制度.125.3加强社会审计监督的力量.125.4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育.135.5完善企业绩效考评体系.135.6放宽公司上市条件.136结论13 参考文献.14. z.-1前言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一直是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重要手段之一
1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在新准则中对资产减值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一面明确了计算资产减值的时候,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法,而老准则对可收回金额没有具体的法和指南。新准则中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另一面限制了资产减值的转回。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不可转回。通过上述调整可以看出,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从2007年1月1日起,新准则实施已有近八个年头。新准则的实施是否有效遏制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带
12、着以上的问题,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依据,旨在探索遏制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更加切实有效的法和对策。 1.2文章结构和研究容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章结构和具体容、研究法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了资产及资产减值的定义、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三部分是以中国东航空为例展开的具体案例的综述以及对案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第四部分是新资产减值的不足。第五部分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的相关建议和对策。第六部分是结论。1.3研究法本文采用了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的实例分析法。用理论分析的法研究了资产的概
13、念、资产减值的定义、盈余管理的含义。用实例分析的法,根据新准则实施后的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对我国*一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得出结论。 1.4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现状资产减值理论引入我国己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1992年引入谨慎性原则并允企业计提坏账至今,资产减值的理论在我国己有20个年头,这期间资产减值政策还经历了三次重要修改,分别是1999年将减值准备扩充到四项资产,2000年又扩充为八项,2006年限制了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相关研究理论却没有则丰富。 由于国外资本市场比较健全,财务数据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司股票在市场上
14、的表现,经理人也很在意自己的业绩表现,所以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是受到社会大众关注的而不是只局限于学术领域。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畸形,上市公司即使盈利也不分红造成投资者很少有长线投资,因此,对财务数据真实性的理论研究没有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以上原因造成了我国减值准备及盈余管理理论的现状。2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2.1资产减值的概述资产及资产减值的概念所谓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下降,变现能力减弱,以至于该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只能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一部分,这时,资产就发生了减值
15、,我们就应该对该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关于资产减值的定义还有其他不同角度的解释,如国际会计准则(IASC)对资产减值的定义是: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通过使用或销售该资产而收回的价值,则该资产就被视为发生了减值,企业应该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定义是: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且其差额即为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以及会计人员对减值政策和法的选择。为了进一步格约束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来调节盈余的现象,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更加格和明确的规定,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明
16、确资产减值发生的原因,而且还规定部分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就使我国的资产减值政策更加完善,企业可以更加有章可循。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首先,资产减值的所有环节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对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减值迹象的正确判断对资产减值的后期确认是很关键的。引起资产减值的原因可从外部和部分开考虑。外部因素:(1)资产市场价格于当期出现非正常的大幅度下跌,且跌幅明显超出预计围;(2)企业经营环境,还有资产所处的市场环境预计可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以及相关市场投资收益率己经得到提高,影响到折现率,使得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减少。部因素:(1)有证据显示资产太过旧,己经过时
17、且实体己被损毁;(2)资产己经或者即将处于闲置状态,预计停止使用或者企业管理当局决定将其提前进行处置;(3)企业的部报告资料显示,资产产生或本身就有的经济效益己经低于或将低于企业的预期;(4)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己经发生减值的迹象。其次,是减值数额的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理想的计量标准。它使资产的价值确定与资产的定义相统一,克服了采用销售净价所产生的问题。由于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会给计算减值数额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资产评估的原理,采用收益法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我们可采用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贴现率,也可采用风险贴现率、加权资本成本等作为贴现率。这样就可以
18、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并与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定减值额。但在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是多项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现代企业中的流水线等类似的生产设备中的*一部分,很难确定其准确的现金流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际会计准则提出现金产出单元”的概念,并解释为现金产出单元只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并认定是最小的资产组合”。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个现金产出单元其中一部分发生减值,而现金产出单元整体没有减值时不能确认为减值。因为现金产出单元中单项资产的减值并不影响整体的现金产出,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减少从而符合资产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资产确认原则。若
19、整个现金产出单元没有发生减值,企业可以根据稳健性原则,采取缩短折旧期或加速折旧的法,以在更短的时间弥补资产的损耗,增强企业资产抗风险的能力。若整个现金产出单元发生减值,应采用收益法估计现金产出单元的现金流量,然后在现金产出单元的单项资产中分配减值额。2.2盈余管理的概述盈余管理的涵义对于盈余管理理解,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首先是美国的会计学者,斯考特(William.K.Scott)在其著作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到,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公认会计准则)允的围,通过对会计政策和法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一种行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引起的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只要企
20、业管理当局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则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自身收益最大化或者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其次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其实是企业管理人员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最后是Hedy和Wahlen在1999年对盈余管理做出了如下解释:当企业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表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数据,从而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所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因此而产生了。上述对盈余管理的三种不同解释,都有其共同点: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
21、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董事会、经理层、财务总监)作为会计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变更会计估计,有权选择会计政策等。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二,盈余管理是一种蓄意行为。企业管理当局都是有目的地、刻意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和交易安排,甚至操纵利润报表,可以说是一种故意的行为。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取一定的利益。盈余管理也可能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一定的益处,其直接结果是歪曲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现状,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收益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但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管理当局为其自身谋取最大化的利益。盈余管理的动机在
22、我国证券市场上,已经被证实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防止亏损动机、配股动机、利润平滑动机、避税动机、摆脱政策限制动机等。第一,防止亏损动机。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在最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净利润为负时,其将会对该公司股票进行特殊处理;若上市公司在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连续为负,则该公司的股票将被暂停交易。所以,当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小于零时就会萌生强烈的扭亏为盈的意识。不得不说,处于盈亏边界线商的公司一般都会倾向于少计提减值准备而多转回减值准备,并且必要的时候,管理层还会在扭亏年度将以前年度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大量的冲回以制造扭亏为盈”的虚假现象,从而逃避证券市场的监管。第二,配股动机。所谓配股就是指上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用 资产 减值 进行 盈余 管理 实证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