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征求.docx(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13.340.30CCS C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 6220202X代替 GB 6220-2009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Respiratory protectionAir line respirators(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6-1)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 -XX-XX 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1刖a 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品分类和组成45技术要求45. 1材料45. 2结构55二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MMDF) 55.4密合型面罩55
2、. 5开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65.6 附加防护功能 65.7 总泄漏率(TIL) 65.8 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75.9 呼吸阻力75. IC呼吸导管75. 11送气管75.12 连接强度85.13 流量控制阀85. 14高低温适应性8工”部件阻燃性能95.16送气装置95. 17肺动阀9工”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95J9转换装置102C清洗和消毒105.21实用性能评价10工22制造商应提供信息116测试方法116. 1试验样品116.2 试验环境条件116.3 表观检查116.4 预处理116. 5总泄漏率126.6 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146.7 呼吸阻力14fi.8呼吸导管156.
3、9 送气管166. IC阻燃性能206. 11送气量216. 12送气装置236. 12 噪声236. 14实用性能237标识247. 1 一般要求247. 2送气管的标识24参考文献25-xx. -刖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代替GB 62202009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与GB 6220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
4、09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见5. 3, 2009版5. 2.1);修改了总泄漏率的技术要求(见5. 7, 2009版5. 2. 2); 修改了呼吸阻力的技术要求(见5. 9, 2009版5. 2. 3); 修改了呼吸阻力的测试方法(见6. 7, 2009版的6.4); 修改了送气量的测试方法(见6. 11, 2009版的6.8); 增加了开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的技术要求(见5. 5); 增加了附加防护功能(见5. 6); 增加了呼吸导管的技术要求(见5. 10); 增加了送气管的技术要求(见5. 11);一一增加了部件阻燃性能的技术要求(见5. 15);一一增加了清洗和消
5、毒的技术要求(见5. 20); 增加了实用性能评价的技术要求(见5. 21); 增加了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见5. 22); 增加了总泄漏率的测试方法(见6. 5);一增加了呼吸导管的测试方法(见6. 8);一增加了送气管的测试方法(见6. 9);一一增加了部件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见6. 10);一一增加了噪声的测试方法(见6. 13); 增加了实用性能评价的测试方法(见6.14)。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6年首次发布为GB 6220-1986, GB 6221-1986; 2009年第二次修订为GB 6220-2009;一一本次为
6、第三次修订。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长管呼吸器的产品分类、组成、标记、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标识。本文件适用于职业作业场所需要使用长管呼吸器的作业。本文件不适用于消防作业场所。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GB/T 12262017 一般压力表GB 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890-202X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T 129032008 个体防护装备术语GB 14866202
7、X眼面部防护具通用技术规范GB/T 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 18664. 1-202X呼吸防护选择、使用与维护第1部分:呼吸保护计划GB/T 234652009呼吸防护用品实用性能评价GB 30864-2014呼吸防护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GB/T 319752015呼吸防护用压缩空气技术要求GB 38451-2019呼吸防护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逃生呼吸器3术语和定义GB/T 129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长管呼吸器 airTine respi rator使佩戴者的呼吸器官与周围空气隔绝,并通过长管得到可供呼吸空气的防护用品。长管呼吸器按 供气
8、方式分为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和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3. 1. 1自吸式长管呼吸器 no-powered air-Iine respirator靠佩戴者自主呼吸得到可供呼吸的空气的长管呼吸器。3. 1.2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 cont i nuous flow ai r- ine respirator以送气装置或压缩空气作为气源,为佩戴者持续输送可供呼吸的空气的长管呼吸器。由面罩或头 罩、呼吸导管、流量控制阀、固定带或腰带、送气管和送气装置(仅送气装置供气方式)等组成。3. 1.3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 airTine respi rator with demand valve
9、以压缩空气或高压气瓶作为气源,由佩戴者肺的呼吸动作控制,在需要时开启输送所需可供呼吸 的空气的长管呼吸器。3. 9呼吸导管 breathing hose, breathing tube将可呼吸空气输送到面罩或头罩的气密的柔性导气软管。来源:GB 308642014, 3. 53. 3固定带或腰带straps or belt用于将送气管固定在佩戴者腰部的带(包括带扣、环或套)。低压送气管 low pressure ai r I ine用于输送可供呼吸低压空气的气密、可弯曲的导气管。3.5中压送气管 medium pressure ai r I ine承受减压器输出压力的气密、可弯曲的导气管。3.
10、6高压送气管 high pressure ai r I ine直接承受高压气瓶气流输出压力的气密、可弯曲的导气管。3. 7密合型面罩 tight fitting facepiece通过与佩戴者面部皮肤紧密贴合将呼吸道与环境空气隔离的防护面罩。能遮盖佩戴者的口和鼻, 或能遮盖眼、口和鼻。密合型面罩分半面罩和全面罩。来源:GB 308642014, 3. 4,有修改3. 7. 1半面罩 half facepiece与面部密合,能遮盖口和鼻,或覆盖口、鼻和下颌的密合型面罩(3.7)。来源:GB 308642014, 3. 53. 7.2全面罩 fu I I facep i ece与面部密合,能遮盖眼
11、、口、鼻和下颌的密合型面罩(3.7) .来源:GB 308642014, 3. 63. S开放型面罩 I oose-f itting facep iece只罩住眼、鼻和口,与脸部形成部分密合,用于正压式呼吸器的送气导入装置。来源:GB 308642014, 3. 73.9送气头罩 Ioose-fitting hood能完全遮盖头、眼、鼻、口直至颈部,也可遮盖部分肩或与防护服连用,用于正压式呼吸器的送 气导入装置。来源:GB 308642014, 3.8,有修改3. 1C流量控制阀 continuous flow valve在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中,允许佩戴者在指定范围内对呼吸器的空气流量进行调
12、节的装置。3. 11低阻过滤器 low resistance f i Iter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中,在送气管的进气端为防止异物进入,装设的大孔径过滤装置。3. 1?肺动阀 lung demand valve由肺的呼吸动作控制,在需要时开启,以供应所需的适量的呼吸气体的装置,也称供气阀。3. 13警示装置 warning device呼吸器所具备的能够通知佩戴者或监护者呼吸防护将要或已经失去有效防护功能应采取相应行动 的装置。来源:GB 308642014, 3.12,有修改3. 14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mobi Ie pressure ai r supply system可能包括空压机、过滤装
13、置、压缩空气瓶等,能够用作可呼吸空气的移动高压气源。转换装置 switch over device长管呼吸器发生管路故障或断开时,能将气源自动换到佩戴者随身携带的应急供气装置的部件。3. 16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 manufacturers minimum designed flow rate ; MMDF制造商承诺的,保证呼吸器满足相应性能要求的最低送气量或通气量。来源:改写 GB 308642014, 3. 193. 17最大供气量max i mum flow rate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空气流量。这些因素可包括送气管的最小长度、内径和供气压力。3. 1fl吸入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arbO
14、n dioxide content of inhalation ai r从前一次呼气中被重新吸入的气体的体积,用二氧化碳在吸入气中的体积分数表示。4产品分类和组成长管呼吸器按供气方式分为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和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 长管呼吸器的分类、组成、工作环境、供气气源和承压能力见表1。表1长管呼吸器的分类及组成长管呼吸器种类系统组成主要部件与次序供气气源自吸式密合型面罩呼吸导管0低压送气管0低阻过滤器大气连续供气式密合型面罩 开放型面罩 或送气头罩呼吸导管+ 流量控制阀 a低压送气管过滤器R电动风机“ 空压机或 压缩空气b大气按需供气式密合型面罩呼吸导管b+ 供气阀b中
15、压送气管b减压器C过滤器Ir高压气源C所处环境工作现场环境工作保障环境a承受低压部件 b承受中压部件 C承受高压部件5技术要求5.1 材料5.1.1 与佩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或可能影响呼吸空气质量的材料,不应采用已知的可导致皮肤刺激或 对健康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材料。制造商应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声明。5.1.2 长管呼吸器处于工作现场环境部分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热性能和弹性,在正常使用过 程中,不应出现破损或变形。5.1.3 若制造商声称其产品可用于潜在爆炸环境,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处于爆炸环境的长管呼吸器 部件材料不能含铝、镁、钛及其合金。制造商应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声明。5.2 结构5 .
16、2.1部件应不易产生结构性破坏,其设计、组成和安装不应对使用者造成任何危险。与佩戴者宜接 接触的任何部件,不得有尖锐的边缘和毛刺。6 .2.2面罩或头罩的佩戴装置应可调节,并能牢固佩戴,且不应出现明显的压迫或压痛现象。面罩或 头罩的设计应避免由于空气流速或分布不当而引起佩戴者任何紧张或不适。5. 2.3呼吸导管及面罩或头罩不应限制使用者的头部活动或行动,且不应出现限制、阻塞气流的情形。5.2.4 送气装置停止工作时应能改为自吸式工作模式。5.2.5 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气量不足、供气故障或停止工作时,应启动报警装置,并转换到应急供 气装置(如装备)供气。5. 2.6自吸式长管的送气管长度不应大
17、于IOnb且不可连接两根及以上的送气管。其它长管呼吸器的 送气管总长度不应大于80叫 送气管的接头不得超过3处;如长度超过80 m,制造商应说明提供额外 的测试说明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5. 2.7长管呼吸器正常工作时,应设计成每根送气管只能为一个面罩或头罩供气,特殊情况下最多能 为2个面罩或头罩供气。5. 2.8使用压力范围不同的连接件应不能互换,应不能将送气管直接连接到面罩或头罩上。5. 2. 9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的进气端应安装防止异物进入的低阻空气过滤器。该过滤器可防止直径大于 等于0. 15 mm的异物通过。6. 2.10长管呼吸器应设置一个腰带或固定带,将送气管、流量控制阀(如适
18、用)和呼吸导管连接到腰 带或固定带上。腰带或固定带的宽度不应小于40 mm。腰带或固定带上的扣环不得打滑、无故松开,应 能将呼吸导管固定在佩戴者的身后或侧面而不影响操作。不允许将空气过滤器设计及安装在腰带(或 固定带)或面罩上。7. 2.11需要佩戴者操作的部件应触手可及,并可通过触摸加以识别。所有可调节部件在使用中不应 出现意外变动。5.3 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MMDF)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单个面罩或头罩的实际送气量,使用密合型面罩不应低于95Lmin,使用 开放型面罩或送气头罩不应低于120 L/min。制造商设计的最低送气量(MMDF)不应低于上述要求。按6. 11测试。5.4 密合型
19、面罩密合型面罩(包括半面罩和全面罩)的呼气阀保护装置,呼吸阀气密性,视野和头带强度应分别 符合GB 2890-202x 5. 1.4. 1, 5. 1. 4. 2, 5. 1. 7和5. L 11的要求。全面罩视窗的透光率应满足GB 2890-202X 5. 1.9要求,基本强度符合GB 14866-2005 5. 7要求,按 GB/T 32166. 2-2015 6. L 2测试,符合GB14866-2006 5. 11 防护高速粒子冲击要求,按GB/T 32166. 2- 2015 6. 6测试。5.5 开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5.5.1 应提供固定装置以便将面罩或头罩稳定佩戴在身上,其设计和
20、结构应提供适当的紧固力,并应 可调节或具备一定的伸缩性,以适合一定范围的头型和(或)体型。在6. 14中评价。5. 5.2如果声称具有对眼部、面部和头部防护功能等本文件要求以外防护功能的(如防机械伤害、非 电离辐射等),这些附加的功能不应妨碍本文件规定的呼吸防护性能。在6. 14中评价。5.5.3 噪声头模上佩戴送气头罩,在头模耳屏处的噪声不应大于80dB(A)重复测试3次,每次测试均应满足 不高于80dBA要求,记录测试最大值。按6. 13测试。如果噪声水平大于80 dB(A),制造商应在提供的说明书中规定使用者应佩戴适当防护水平的护听器。5.5.4 视野开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的总视野不应低于
21、70%,如果开放型面罩或头罩有多个型号,每个型号均应 满足本要求。按GB 2890-202X D. 5测试。声称具有焊接防护功能的面罩或头罩不适用本要求。5.5.5 5. 5视窗视窗应满足以下要求:a)面罩或头罩的视窗不应对视线造成影响,不得使视觉失真。镜片或视窗起雾时,不得严重影 响视线。在6. 14中评价;b)如果安装了外部滤光镜片或防护罩时,其拆卸不应损害呼吸防护水平。外部滤光镜片的防护 性能应满足其声称性能的要求。按6. 3检查;c)视窗的可见光透射比应不低于85%,按GB/T 32166. 2-2015 5. 3测试;d)面罩或头罩的视窗如果声称具备防护机械伤害功能,视窗的抗冲击性能
22、符合GB14866-20055. 7要求,按GB/T 32166. 2-2015 6. L 2测试。5.6 附加防护功能如面罩或头罩声称具备呼吸防护以外的性能,则应满足相应的要求:a)如面罩或送气头罩声称具备头部防护功能,应满足GB 2811-2019 5. 2. 16抗冲击吸收性能要求, 和5. 2. 17耐刺穿性能。如果适用于易燃易爆环境,则应符合GB 2811-2019 5. 3. 6防静电性能 要求;b)如面罩或头罩声称具有焊接防护功能,应满足GB/T 3609. 1-2008 5. 4和5. 5的要求,如装备自 动变光焊接滤光镜,则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应符合GB/T 3609. 2-2
23、008 5.1和5. 2的要求;c)如果面罩或头罩声称具备防护高速粒子冲击性能,应满足GB14866-2006 5. 11要求,按GB/T 32166. 2-2015 6. 6测试。5.7 总泄漏率(TIL)由10名受试者在设备正常运行及正确使用的条件下,每个受试者的总泄漏率不应超过表2要求。按6. 5进行测试。表2长管呼吸器的总泄漏率类别面罩或头罩类型总泄漏率%自吸式全面罩0. 05连续送风式半面罩0.5全面罩0. 05开放型面罩0.5送气头罩0. 05按需供气式全面罩0. 05注:测试过程中应将长管呼吸器处F工作现场环境的部分放入测试仓内。5.8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测试呼吸器应包括面罩
24、或头罩在内的整套长管呼吸器,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1%。 按6. 6进行测试。5.9 呼吸阻力长管呼吸器呼吸阻力应满足表3相关技术要求。按6. 7进行测试。表3长管呼吸器呼吸阻力技术要求类别面罩或头罩类型吸气阻力,Pa呼气阻力,Pa自吸式全面罩-300, 3001000连续送风式半面罩4501000全面罩4501000开放型面罩 送气头革面罩或头罩内压力应大于 0 500按需供气式全面罩面罩内正压不大于5007005. 1C呼吸导管长管呼吸器的呼吸导管(如装备)应满足以下要求:a)呼吸导管应柔韧不扭结;b)呼吸导管的抗挤压性能按6. 8. 2测试,测试时气流的减少不能超过制造商给出的
25、最低设计流量 (MMDF)或指定测试流量的50%。测试完成5分钟后不得有明显的变形。5.11 送气管送气管应满足以下要求:a)送气管应气密,并能够抵抗外界液体的渗透;b)柔韧性。当加压到声称的最大工作压力时,送气管应能够绕着直径为30Omm的卷简绕一圈;c)抗扭结性能:1)将低压送气管布置成园角半径为IOmnl直角,并夹紧一端,空气流量的减少不应大于50%。 按照6. 9. Ia)测试;2)将中压送气管保持标准近圆形环路,并从这个环路形成螺旋时所测得的流量与管道为直 管和无应力时的测量值相比,空气流量的减少不应大于50%。按6. 9Jb)测试;d)送气管的抗挤压性能按照6. 9. 2测试,对送
26、气管施加表4规定的径向力,空气流量的减少不应 大于表4中规定的数值;表4送气管抗挤压性能测试要求类别径向力(N)流量减少量中压送气管100010 %低压送气管25050 %e)若送气管声称具备耐热性能,其耐热性能按照6. 9. 3进行测试,并应按照7.4 d)进行标记, 测试时送气管外表面与发热物体表面、沸水直接接触时不得有损坏或失效迹象。经送气管送 出的空气质量不会受到显著影响,应满足GB/T 31975-2015规定的空气质量要求;f)送气管的耐压性能。中压送气管(含连接件)应能承受持续时间15 min 2倍声称工作压力或 3MPa的压力,取两者高者作为测试压力;低压送风管应能承受持续时间
27、15 min、2MPa的压力, 泄压后目视检查;g)若送气管声称具备抗静电性能,其抗静电性能按照GB/T 9572-2013进行测试,送气管电阻应 大于10:。且小于IOB Q ,并应按照7.3 e)进行标记;h)压缩空气送气管应包括一个可用于在断开连接时封闭压缩空气供应的自密封接头。5.12 连接强度5.12.1 呼吸导管或供气阀的连接强度按6.8. 1测试,不应出现滑脱、断裂或变形。a)呼吸导管与半面罩或开放型面罩的连接强度应能承受50 N、持续10 S的轴向拉力;b)呼吸导管与全面罩或送气头罩的连接应能承受250N、持续IOS的轴向拉力;c)供气阀与全面罩及之间的连接应能承受250 M持
28、续IOS的轴向拉力。5.12.2 供气管与流量调节阀的连接强度呼吸导管与安装流量调节阀(含连接件)的腰带之间的连接应能承受250 N、持续IoS的拉力,不 应出现滑脱、断裂或变形。按6. 8. 1测试。5.12.3 供气管、腰带和连接件的连接强度按6. 9. 4测试,安装流量控制阀(含连接件)的腰带被固定在直立的测试人体模型上,对中压送气 管施加IOOON的拉力,持续5min。低压送气管施加250N的拉力,持续Imin。腰带扣不得出现打滑现象 或损坏;送气管、连接件和流量控制阀(如果安装)不得与腰带分离。5. 13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应安装在腰带或固定带上且方便佩戴者调节,即使意外减少供气流量
29、时,调节阀也不 会低于5. 3的要求。按6. H测试。5.14 高低温适应性将长管呼吸器处于工作环境中的部分样品分别在(502) , (-202) C环境中静置3h,取出 后即刻进行相应测试:a)应无僵硬、破裂、零部件脱落和发粘,按6. 3检查;b)泄漏率应满足5. 6的要求;c)呼吸阻力满足5. 8的要求。5.15 部件阻燃性能如适用,暴露于火焰的长管呼吸器部件,从火焰中移开后,不应燃烧;如果燃烧,续燃时间不得 超过5s。部件在试验后可能有变形,仍应保持气密,符合呼吸阻力要求,不应出现供气中断现象。阻燃性能测试按6. 10方法进行,应在两个样品上进行,测试后的样品不得用于其他测试。5.16
30、送气装置5.16.1 送气装置的连续工作性能将面罩或送气头罩佩戴在测试头模上,使用送气装置(如送风机)通过送气管向面罩或送气头罩 供气,在满足5. 3条件下,送气装置应能连续正常工作24 h。若制造商声称送气装置可以使用电池驱动,在满足5. 3的条件下,其制造商设计持续使用时间不应 低于240 min.,按6. 12测试。5.16.2 出口风压连接送气管后,出口风压应不低于1300 Pa,按6. 12测试。5. 17肺动阀肺动阀应设置自动正压机构,并应便于与全面罩连接。在肺动阀和腰带或身体上的连接器之间装 有手动接头的情况下应带有自密封装置,以防止压缩空气供应管中的空气流失。按6. 3检查。5
31、.18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应提供符合GB/T 31975-2015要求的呼吸空气,并配备减压器、压力表和低 压警示装置。5. 18. 1减压器减压器应满足以下一般要求:a)减压器的输出端应设置安全阀。按6. 3检查;b)减压器输出压力如果可调整,应有锁紧装置。按6. 3检查;c)在30MPa-2MPa范围内,减压器输出压力应在设计值范围内。按6. 3测试;d)减压安全阀应能在输入不超过3 MPa的气压下通过400 L/min空气流量的要求。减压安全阀工 作时,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不得超过2500 Pa。按GB/T16556-2007 6. 10测试;e)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与全排
32、气压力应在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的110%-170%,安全阀的关 闭压力不应小于减压器的最大压力设计输出值。5.18.2压力表应安装符合GB/T 1226规定的压力表,压力表及其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a)外壳应安装橡胶保护套。在连接高压气源(气瓶)时,高压压力表应能显示气瓶中的压力,以 便能分别测量单瓶压力或平衡压力;中压压力表应能显示减压器的输出压力;b)压力表的位置应能方便地读出压力值,在光照不良条件下应明显易读;c)高压压力表的量程为0-40 MPa,精度不应低于1.6级,最小分格值不应大于IMPa;其他性能 应符合GB/T 1226的规定;d)中压压力表的量程为0-1. 6 MPa,精
33、度不应低于1. 6级,最小分格值不应大于0. 1 MPa;其他性 能应符合GB/T 1226的规定。按6. 3检查。1.1.1 18. 3高压气源高压气源应满足以下要求,按6. 3检查:a)钢质气瓶应符合GB 5099的规定;复合气瓶应符合GB/T 28053的规定;b)气瓶阀应满足GB/T 16556-2007中5. 15的要求;c)如使用多只气瓶供气,各气瓶组输出端至减压器通道之间应设置单向阀,单向阀不得逆向从 减压器向气瓶阀排气。各气瓶阀输出端至减压器通道之间宜设置泄气开关,方便更换气瓶作 业。5.18.4 高压部件测试高压部件的耐压性能,承受高压的金属部件应能至少承受1.5倍气瓶工作压
34、力,非金属部件至 少承受2倍气瓶工作压力。5.18.5 低压警示装置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的低压警示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按6. 13测试。a)警示信号应为连续声响或间歇性声响;b)在离警示装置Im位置测得的峰值声压级应至少达到90 dB (A),频率范围应在2000 HZ和4000 HZ之间。5.19转换装置当长管呼吸器配置有转换装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能连接应急供气装置的气瓶;b)应急供气装置的气瓶应符合GB/T 28053的规定,公称工作压力为30 MPa,公称容积不应小于 2L;c)当长管呼吸器出现故障或送气中断时,转换装置应自动转换到应急供气装置供气,同时应发出 声响警示或振动报警
35、,提示使用者开始使用应急供气装置气源;d)如果安装了声响转换警示装置,警示信号应为连续声响或间歇性声响。在离警示装置Im位置 测得的峰值声压级应至少达到90 dB (A),频率范围应在2000 HZ和4000 HZ之间。测试按照 6.13进行。5.2C清洗和消毒产品应能耐受制造商推荐的清洗或消毒处理方法,清洗和消毒后,应满足呼吸阻力和泄漏率要求, 并能通过6. 19实用性能评价。5.21实用性能评价按6.14方法,在模拟使用的条件下,对其他测试方法难以评估的性能,由受试者提供主观评价。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的受试者在任何活动期间,任何受试者由于呼吸器不适合其设计目的而未能完 成选定的活动,则应视为该
36、长管呼吸器实用性能测试失败。若呼吸器不能通过测试,实验室应详细描述测试方法,便于其他实验室能够重复该测试过程。5. 22制造商应提供信息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应包括产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和储存的说明。该信息应清晰明了地描述哪 些允许的组件组合可用于特定类别的呼吸器。按6. 2方法检查,每套呼吸器应提供中文使用说明,应能使经过培训的人员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有关产品选择、使用和维护的内容应与GB/T 18664-2002的相关要求一致,并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用户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连接进行风险评估,例如氨气;b)单根送气管的最大长度,以及送气管可连接的最多数量;c)该类呼吸器的最大供气流量范围
37、,可同时连接的最大用户数;d)送气管最大的工作压力;e)向该呼吸器供气的最大及最小流量,单位为L/min;f)警告,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不得应用于IDLH环境;g)警告,在很高的工作负荷下,面罩中的压力可能在峰值吸入流量下变为负值;h)警告,需要确保呼吸空气质量符合GB/T 31975-2015要求;i)警告,不应使用纯氧或富氧空气;j)警告,每个连接到送风系统的使用者,都应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检查供气系统的气量是否 足以满足他自己的需求;k)警告,防止将压缩空气管道与其它可吸入气体以外的气体管网连接;1)声明:“在适当的地方标记F表示该呼吸器及送气管可用于存在火焰暴露危险的情况”;m)在适用情
38、况下,应说明并标注送气管具有耐热(H)或防静电(S)性能;n)清洁和消毒程序的信息;O)连接到移动式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呼吸器,或己使用并标记为进行喷砂处理的呼吸器的警告P)制造商是否需要呼吸器在助手的帮助下操作以及有关警告装置的适当说明,包括在使用护听 器或声音衰减通讯设备的情况下,应考虑降低警示信息的实际警示效果;q)制造商能够提供的任何其它信息。6测试方法5.1 试验样品除非另有要求,对长管呼吸器的测试需要两套样品,一套为收到样,另一套为按6. 4预处理后的样 品。若面罩或头罩有不同型号,每个型号应提供两个样品。5.2 试验环境条件除非另有要求,试验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进行:a)温度范围:(
39、16-32) C;b)相对湿度范围:(20-80) %RHo5.3 表观检查在进行实验室或实用性能测试之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和 标识。样品应按照以下顺序对长管呼吸器进行预处理:a)在(603) C和至少95%相对湿度或制造商规定的最高温度和湿度(以较高者为准)下静置24 h;b)在(-303) 下或制造商规定的最低温度(以较低者为准)静置24h;c)在进一步试验之前,应至少在试验环境中静置4 h。6. 5总泄漏率6. 5. 1样品要求2套样品,其中1个为收到样,另1个为6. 4预处理后样。如果面罩或头罩有不同号型,每个号型的 面罩或头罩至少1个样品。在面罩或头
40、罩的呼吸区安装采样管,采样管与检测器和面罩的连接应气密。采样管的布置应避免测试中因受试者运动而对面罩或头罩的佩戴位置产生影响。如果呼吸器面罩 或头罩使用了硬质视窗,则视窗可对采样管提供支撑;如果视窗使用柔软的材料,则应使用适当的固 定材料(如:头箍)来布置采样管,见图L标引序号说明:1一一被测头罩样品;2一一头箍;3一一塑料材质的可调节的支撑臂;4一 一采样管。图1软材质头罩的采样管布置示意图6.5.2受试者和测试数量选择10名受试者,应包括男女受试者,测试密合型面罩类产品的男性受试者应刮净胡须,并按 GB/T 5703的要求测量并记录受试者的形态面长和面宽数据。受试者应阅读被测设备使用说明书
41、,必要 时,应教会使用,并使受试者熟悉测试步骤和方法。如果呼吸器面罩或头罩设计有不同号型,每个号型的面罩或头罩应提供一个样品,由受试者根据 自己的脸、头型选择适合的面罩或头罩进行测试。每套样品经过5个受试者测试。用收到样测试5个结 果,用预处理后样测试另外5个结果。一个受试者测试完后,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方法清洗、消毒设备,并干燥,转交下一个人测试。6. 5.3检测设备和条件检测设备应满足GB 2626-2019 6. 4. 2要求。6. 5.4测试步骤使用螺旋流量调节装置,调节安装在面罩上的采样管采样流量,流量控制在(12) LAnin范围。告知受试者,测试中允许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调整头面罩,但
42、该动作需重新测试;受试者在测试 过程中不得知道测试结果。将测试用颗粒物导入检测仓内,使检测仓内颗粒物浓度达到要求。受试者在洁净空气区佩戴好被测样品,对密合型面罩,进行关机状态下的面罩佩戴气密性检查, 然后连接采样管至检测器,测试受试者在检测仓外呼吸时面罩或头罩内的本底浓度,测定5个数据,取 算数平均值作为本地浓度心。令受试者进入检测仓内,并在避免颗粒物污染的情况下将采样管连接至颗粒物检测仪,并确保气 密。待检测仓内检测介质浓度稳定后,顺序完成以下动作:a)头部静止不说话2 min;b)左右转头(约15次),类似在巷道内检查左右两侧墙壁,2 min;c)上下抬头低头(约15次)2 min;d)大
43、声说话2 min;e)头部静止不说话2 min。在进行每个动作时,应同时检测检测仓和头面罩内呼吸区测试试剂的浓度;一般只测定该动作的 最后IoOS时间区段域,避免检测动作的交叉区段。对每个动作,应检测5个数据,并计算算术平均值 作为该动作的结果。6.5.5测试结果的计算采用NaCI颗粒物测试时,每个动作的泄漏率按公式(1)计算:%作=一XlOO 式中:比动作一一每个动作的泄漏率,单位为百分比();C 一一做各动作时被测面罩内颗粒物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mg3):Ca一一被测面罩内颗粒物本底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mg/nf);Co一一做各动作时,测试仓内颗粒物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i
44、ng/n?)。采用油类颗粒物测试时,每个动作的泄漏率按公式(2)计算:r r动作=X 100 (2)式中:动作一一每个动作的泄漏率,单位为百分比(%);C做各动作时被测面罩内颗粒物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mgm3):Ca被测面罩内颗粒物本底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mg);Co一一做各动作时,测试仓内颗粒物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mg/n?)。每个受试者的总泄漏率TIL按式(3)计算:77A个体=作(3)式中:7体一一受试者的总泄漏率TIL,单位为百分比():动作一一受试者每个动作的IL,单位为百分比(%)。6.6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6. 6.1测试装置同GB 2626-2019 6.
45、9.2。6. 6.2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如下:a)呼吸机:呼吸频率25次min,潮气量2.0 L;b)满足MMDF条件,其他条件等同于GB 2626-209 6. 9. 3.6. 6. 3测试方法在满足MMDF条件下,按GB 2626-2019 6. 9. 4进行测试。对开放型面罩或送气头罩,将面罩或头罩 稳定安装在头模上,收紧密封拉带,在测试过程中确保头罩内正压。6.7呼吸阻力6. 7.1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a)呼吸机:呼吸频率范围为每分钟(1040)次,潮气量调节范围为(LO3.0) L;b)流量计:量程为(0-500) Lmin,精度为3%;c)压差计:量程至少为(0-1 500) Pa,精度为IPa;d)试验头模:在头模口部安装有呼吸管道;e)抽气泵:抽气流量不低于IoOL/min。6. 7.2吸气阻力a)将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的面罩在号型适合的试验头模上,调整呼吸机呼吸频率为25次min,潮 气量2.0 L状态下,测试口鼻区附近的、吸气阶段的峰值静压(Pa) ob)将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面罩或头罩戴在号型适合的试验头模上,调整呼吸机呼吸频率为25 次min,潮气量2.0 L状态下,分别测试在流量调节阀处于最大开度和最小开度下口鼻区附近 的、吸气阶段的峰值静压(Pa) cc)将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