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年).docx
《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徽省汽车办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各市汽车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商务局: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省汽车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联合制定了关于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
2、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引导支持县域零部件企业深度嵌入安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参与长三角汽车产业分工协作,加快推动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汽车首位产业”战略定位,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县域特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口优势,坚持串点成链、聚链建群,以集聚化、差异化、特色化为原则,以群主”企业、重大项目为牵引,实施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重大项目,
3、建设一批新平台、新通道、新场景,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加快促进县域零部件产业向新能源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着力推动县域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力争县域成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生力军,全力服务和支撑制造强省建设。到2025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型”产业集群的影响力、竞争力显著提升,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3500亿元左右,新增五百亿级产业集群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57个。零部件新能源化、智能化全面提速,培育引进一批配套能力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优质零部件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零部件产
4、品。到2027年,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成为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规模迈上新台阶,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左右,新增百亿级产业集群5-7个,每个地级市至少培育形成1个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新涌现出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新能源化、高端化、智能化特征进一步显现,形成各具特色、互补促进的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二、培育发展三型”产业集群结合各县域发展实际和优势特色,从整车带动型、群主引领型、培育发展型三型出发,分类实施,梯次推进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一)整车带动型。整车是带动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的关
5、键。借鉴广州番禺、宁波慈溪、长春公主岭等地经验,鼓励整车企业总部或整车生产基地所在的县域及毗邻县域,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通过对整车进行上下游配套的方式形成整车带动型零部件产业集群。以省内7家整车企业为牵引,加快推动生产制造基地或核心库部件企业在周边县域布局,重点打造下塘新港一中派”“寿县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无为经开区”“庐江高新区”“舒城经开区“动力电池生产和回收基地,南陵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化柔性制造基地,含山经开区”汽车轻量化配套示范基地等。专栏1整车带动型县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巢湖市打造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长丰县打造下塘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肥东县打
6、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肥西县打造新港一中派”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庐江县打造合肥南部新能源汽车游览基地;寿县打造“寿县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舒城县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含山县打造全省轻量化压铸细分产业特色集群:无为市打造国际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南陵县打造芜湖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二)群主引领型。群主链主企业是支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重要力量。借鉴苏州太仓、郑州中华、常州漠阳等地经验,鼓励整车核心供应商或一级、二级供应商所在的县域,依托群主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群主引领型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县域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为载体,聚焦三电”系
7、统、轻量化材料、检验检测等领域,靶向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零部件产业集群能级整体提升。专栏2群主引领型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蒙城县打造皖北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界首市打造新能源电池综合生产利用基地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阜南县打造全国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基地;天长市以康钳新能源、众奇科技等为依托,打造百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全椒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争做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产业基地:金寨县依托春兴产业园打造新能源汽车底盘和车身轻量化零部件产业基地;宁国市依托中鼎集团、保隆汽配等,打造智能底盘系统制造基地:广德市以永茂泰、华域皮尔博格
8、和上海通用汽车研发试验中心、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广德基地等为依托,打造长三角汽车零部件高端轻量化产业基地、全国性检验检测基地;极阳县依托得登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加速形成高端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东至县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新材料生产基地;桐城市依托桐城国轩新能源电池二期、浩智汽车电驱电控、中鼎(桐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三电”制造基地。(三)培育发展型。对既不临近整车企业乂缺乏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县域,借鉴台州玉环、温州瑞安等地经验,根据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等,适度发展与汽车相关的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培育发展型零部件产业集群。对具
9、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县域,依托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园区等,围绕自身产业链图谱捕捉长三角地区等汽车零部件产业溢出空间,积极主动对接,深入开展产业招商交流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努力培育有特色的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专栏3培育发展型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滩溪县推动铝基金属材料向新能源车身、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壳体等高端产品延伸;箫县打造以汽车轮胎、汽车制动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流清器、保险杠、汽车自动防撞器等为主要产品的汽车配件产业发展基地;灵璧县重点发展轴承和减速器等零部件、储能电池等储能产品以及智能汽车充电桩等充电装备产业:泗县以底盘系统、
10、汽车电子、汽车铝铸件等方向,加快建设具有皖北特色的汽车专用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怀远县重点做优做强轮胎、内饰等通用零部件产业;明光市以江宁一明光产业合作园为重要平台,打造高端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百亿产业:来安县通过承接招引长三角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企业,加粗延长汽车产业链条;怀宁县重点发展轮毂、汽车底盘结构件、紧固件、轴承、车辆内饰、动力电池等,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岳西县重点发展发动机配件、檬塑及聚氨酯、汽车电子等,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歙县加快推进以汽车底盘件、汽车发动机配件、汽车循环系统部件和汽车电控制系统等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休宁县重点发展汽车电气、汽车
11、转向系统、新能源汽车配件等产业,打造汽配产业生产基地等。三、大力实施七大工程(一)产业集群规模上台阶工程1 .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集群化格局。实施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54321”工程,力争在“三电三智、轻量化材料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整车带动型集群,到2027年,争取1个集群规模突破五百亿、1个集群达四百亿,1一2个集群成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速发展群主引领型和培育发展型集群,到2025年争取集群规模均超10亿元,到2027年百亿集群达9个左右。(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汽车办):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栏4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54
12、321”工程推动全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上台阶,到2027年,力争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百亿级梯度发展格局。五百亿级:无为市;四百亿级:肥西县(不含整车):三百亿级:宁国市;二百亿级:长丰县(不含整车)、肥东县、庐江县、寿县、天长市、全椒县、舒城县、广德市;百亿级:巢湖市、滩溪县、界首市、阜南县、含山县、南陵县、桐城市、怀宁县。2 .加快建立精细化分工体系。聚焦县域发展核心优势,拉长做粗零部件细分领域产业链,实现从模具制造一铸造零件一零件加工一组装的全链条式发展。深入实施关键零部件发展壮大和迭代升级工程,依托整车企业、链主”企业,加快形成整车+配套”“链
13、主+配套”融合共生的产业格局。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确定品牌定位,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县域零部件产品知名度。(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汽车办):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3 .加快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按照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产业链一产业集群一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思路,在县域打造优势突出、配套完备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推动肥西县围绕新港基地打造汽车零部件配件集中区、东至县建设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新材料生产基地、界首市建设动力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基地和汽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支持有基础的县域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中园,引进智能座施、汽车连接器、域控制器
14、、线控底盘等领域重点企业和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汽车办)、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贡分工负责)(二)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和壮大工程4 .加快培育一批规上企业。推动县域零部件企业升规提质,建立县域零部件企业“小进规”培育库,分类制定培育计划,力争每年新增100家以上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于已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规下零部件企业,优先予以升规方面的指导支持。对于首次升规并实现规上定报入统的新开业(投产)零部件企业,鼓励市县按规定予以资金奖励。(省发展改革委1省汽车办)、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5 .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鼓励整车企业、供应链龙头企业、
15、科研机构等在县域建立专业孵化器、联合轲化基地或创办创客空间,加快零部件领域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孵化。遴选一批专注于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优质零部件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对象,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逐步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到2027年,力争新增1-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突破百亿级、3-5家零部件企业突破五十亿级。(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汽车办)、省科技厅)6 .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制定链主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规模体显:大、支撑带动力强的链主”企业。大力支持中鼎控股等企业提升技术输出、管理输出的能力,力争在细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汽车零部件 产业 集群 建设 行动 方案 2024 202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6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