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doc
《轴承座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座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I零件图III设计要求III课程设计说明书1.零件的分析1.1轴承座的作用- 1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1生产纲领- 1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23.工艺规程的设计3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3.2工艺规程设计44.绘制产品毛坯图55.选择定位基准56.选择加工方法57.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78.设计总结11参考文献13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4. z.-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机制工艺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滑动轴承座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绘制零件图
2、。 2,生产纲领:小批量。 3,编制加工工艺规程。4,撰写设计说明书。学生(签名):日期: 评分:指导教师(签名):零件图毛坯图:设 计 要 求要求编制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编写设计说明书。具体内容如下:1、 零件的分析及毛胚的确定。2、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3、 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定位基准。4、 确定各工序所用的加工设备。5、 确定一个加工表面的工序余量和总余量。6、 确定一个工序的切削用量。7、 确定工序尺寸,正确拟定工序技术要求。8、 编写工艺文件。9、 编写设计说明书。. z.-. z.-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
3、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1.2零件的工艺分析30及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其余表面要求不高。2 零件的生产类型2.1生产纲领 根据任务书已知:产品的生产纲领为1
4、80台/年,每台产品轴承数量2件轴承座的备品百分率为3,废品百分率为0.4。轴承座生产纲领计算如下:N=Qn(1+a)(1+b) =180*(1+3)(1+0.4)=192.816193(件/年)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轴承座为支承件,查附表2确定,轴承座属于轻型小批量生产零件,工艺特征见表1(如下):表1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工艺特征200台/年小批量生产(1)毛坯采用铸造,精度适中,加工余量相对较大(2)加工设备采用车床、铣床、钻床(3)加工设备采用组合夹具(4)工艺需编制详细的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5)生产效率低,对人工的技术要求高3 毛坯的确定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有附表5
5、常见毛坯类型可知,材料为HT200,可确定毛坯类型为铸件。3.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毛坯的最大轮廓尺寸(82)和加工表面的基本尺寸(42),查附表6可得出,轴承座上下表面机械加工余量为3.5,其余为3。3.2绘制毛坯简图,如图14 定位基准选择4.1选择精基准 经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基准,轴承座前端面为宽度方向基准。 考虑选择以加工的轴承座底面为精基准,保证底面与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4.2选择粗基准选择不加工的30孔外轮廓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30孔(精基准),保证孔中心线与轴承座上端面平行度。3
6、0孔外轮廓面的面积较大,无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符合粗基准的要求。5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5.1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附表可得内孔、平面的加工方案,见表2如下:表2 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um加工方案底面IT93.2粗铣精铣前后两面IT93.2粗铣精铣底座上面IT93.2粗铣精铣30外壁IT1425粗刨两槽IT1425粗刨30孔IT71.6粗车半精车精车35孔IT1425粗车9、13孔IT86.3钻削6、4孔IT14 25钻削5.2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如表3表3 轴承座的机加工工艺方案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加工设备01检验外协毛坯检验0
7、2铣削座底下面以座底上表面定位,夹轴承孔两侧面;铣轴承底面,照顾尺寸30mm和表面粗糙度*5030A铣床03铣削座底上面以已加工底面定位,在轴承孔处压紧,铣轴承座两上表面*5030A铣床04铣削前后端面以加工底面定位,并夹紧,铣前后两端面*5030A铣床05铣削82mm侧面以已加工底面定位,铣82mm两侧面*5030A铣床06铣削42mm侧面以82mm两侧面为基准,夹紧前后两端面,铣42mm两侧面*5030A铣床07刨削把工件旋转一定角度,刨2mm1mm槽B6050刨床08钻削钻9孔和13孔,保证13孔深8+0.2 0mmZ3025钻床09钻削以座底上平面定位,夹紧前后两端面,钻6孔Z3025
8、钻床10钻削以后端面定位,夹紧两侧面,钻4孔,并保证中心线到地面的距离为7mmZ3025钻床11车削以底平面和前端面为基准,夹紧两侧面,车30和35两孔,并保证孔中心线到底平面的距离为30mm,间接保证上底面到30孔中心线的距离及其公差值12+0.05 0mmCA6140车床12车削车2*45倒角CA6140车床13去毛刺14总见入库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6.1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2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底面的工序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考虑到高度方向上以下底面为尺寸基准,并要保证中心线到地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轴承 工艺 设计 课程设计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