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7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者。,2、医院 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感染分类,()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器械等间接感染。()内源性感染:由病人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只有在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感染,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管理,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其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理制定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允许违反操作要求,否则就可能造成医源性感
2、染的发生。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精确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病人的健康。,无菌技术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操作技术,必须考虑和杜绝多方面的污染因素,才能达到保证无菌,实施无菌操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三区、空气消毒、洗手、使用防护用品 2.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 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一人一用一灭菌。3.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一人一用一消毒。,4.医务人员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使用和戴无菌手套、取用无菌溶液等基本操作技能,并保证无菌操作技术的效果。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
3、更换时容器必须同时灭菌。常用无菌敷料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糟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使用无菌干操持物钳及容器应每4小时更换。,6.抽取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提倡使用小包装。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术语和定义,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
4、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消毒剂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术语和定义,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中效消毒剂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低效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术语和定义,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
5、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术语和定义,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
6、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
7、的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选择原则(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
8、的消毒方法。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选择原则(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9、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灭菌前准备清洗、包装、装载遵循WS310.2的要求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3.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 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灭菌方法4.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5.外来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6.植入物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材质、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植入
10、物灭菌应在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放行;紧急情况下植入物的灭菌,应遵循WS310.3的要求。7.动力工具 分气动式和电动式,一般由钻头、锯片、主机、输气连接线、电池等组成。应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对各种部件进行清洗、包装、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敷料的灭菌灭菌前准备手术敷料灭菌前应存放于温度1822,相对湿度3570的环境。棉布类敷料可采用符合YYT 0698.2要求的棉布包装;棉纱类敷料可选用符合YYT 0698.2、YYT 0698.4、YYT 0698.5要求的医用纸袋、非织造布、皱纹纸或复合包装袋,采用小包装或单包装。,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缝线的灭菌手术缝线分类 分为可吸收缝线和
11、非吸收缝线。可吸收缝线包括普通肠线、铬肠线、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等。非吸收缝线包括医用丝线、聚丙烯缝线、聚酯缝线、尼龙线、金属线等。灭菌方法 根据不同材质选择相应的灭菌方法。注意事项 所有缝线不应重复灭菌使用。,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消毒方法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方法如下: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呼吸机和
12、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注意事项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清洗干净。管道中有血迹等有机物污染时,应采用超声波和医用清洗剂浸泡清洗。清洗后的物品应及时进行消毒。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使用。,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洗与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预防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