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推进健康XX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全力保障患者安全,按照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XX市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制定本方案。一、行动目标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完善手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科学规范、责权清晰、运行顺畅的管理机制。到2025年末,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等负性事件发生率进一步下降,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不高于1.8%。,住院患者手术后获得性指标发生率不高于7.5%。,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
2、、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进一步降低,手术相关不良事件上报进一步规范,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二、行动范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三、行动核心策略(一)规范手术管理,提升手术管理的科学精细水平1.规范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要求,规范手术管理。一是医疗机构要梳理并明确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手术相关临床科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医务部门等部门和人员在手术分级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责任,并强化落实;二是要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医疗机构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规范、科室手术分级管理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手术分级信息报告制度、
3、手术分级公示制度、手术技术临床应用论证制度、手术分级动态调整和手术授权制度等,强化制度保障,促进手术安全;三是要充分了解并参考行业基础情况,以既往数据为基础,对本机构开展的手术的效果、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要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目录,并按要求动态调整,保障手术分级管理的科学性,及时将三、四级手术分级目录信息报送至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及时进行院务公开。2 .加强手术能力评估和授权管理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质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利用手术质量安全数据,定期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理人员等手术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科学客观评估并动态调整手术授权。一是要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建立本机构的手术评
4、估机制,明确评估内容和指标等,包括手术技术能力、手术质量安全能力、围手术期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指标需要包括但不限于围手术期死亡率、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非计划重返手术等;二是要根据医务人员岗位和专业特点、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手术质量安全效果、接受培训情况等进行手术相关授权管理,授权情况要纳入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档案。其中,三、四级手术要对医师进行逐项授权,手术授权原则上不得与术者职称、职务挂钩。三是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加强对手术医嘱、手术通知单(体现手术级别)、麻醉记录单等重点环节等核查,重点核查手术权限,急诊手术和重点监管技术项目的相关内容,提高管理效能,确
5、保手术质量和安全。3 .科学培训管理提高手术技能医疗机构要根据功能定位、诊疗服务需要以及学科发展需要等,加强医务人员手术技术能力规范化培训,并为医务人员参加手术技能规范化培训创造条件,尤其重点关注首次在本机构开展的手术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工作。要定期开展医务人员手术能力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要结合医疗机构和科室的实际,加强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理人员等医务人员的手术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确保手术质量安全。医务人员要主动提高手术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向高水平医疗机构进修和学习、主动学习和开展新技术,不断提升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
6、平。4 .强化手术不良事件分析管理医疗机构要加强手术不良事件报告与分析管理。可将手术不良事件分为手术不良事件、麻醉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等;可按照术前、术中、术后诊疗环节,建立手术不良事件标准化报告字典,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自我发现、预防、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明确不良事件上报途径、上报流程、管理部门等,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要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根因分析,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奖惩机制、原因分析反馈机制、督查整改机制等,持续改进手术质量安全水平。(二)严格术前风险管理,科学制定手术方案5 .加强患者风险评估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患者术前评估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实施患者术前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患者一般情况、
7、疾病严重程度、重要脏器功能状况、用药情况、气道风险、共病情况、认知功能、凝血功能、心理和营养状态等;手术医师应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衡量手术风险与获益,明确是否进行手术,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层,确定其是否需要麻醉门诊评估、输血门诊评估或多学科讨论。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住院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和日间手术患者的不同评估模式,探索建立结构化的患者术前评估表,确保评估的规范、全面,防止漏评、错评,并在手术前对已完成的评估项目进行核定和分析,对其中发生变化的项目及时复评。(具体可参照附件2)6 .科学开展术前讨论所有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医疗机构应结合手术风险等级和患者情况等实行术前讨论分层
8、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级别和风险的手术参加术前讨论的人员范围、发起部门(人)、组织形式等,确保术前讨论实效。医疗机构加强学科间协作,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手术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疗。术前讨论应由手术科室发起,对于四级、疑难高危手术应进行多学科讨论,必要时报请医务部门组织和参与,参与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包括手术科室、麻醉科、ICU、心脏内科、呼吸科、影像科、护理部、儿科、营养科、康复科、内分泌科等;讨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手术术式、手术风险、手术效果、麻醉方式、术中用血情况、手术方案、紧急预案、患方风险告知和知情同意、围术期营养及其他对症支持方案等,要重点关注75岁以XX龄患者,做好术前管
9、理。7 .科学制定手术方案医疗机构要根据手术风险、患者评估情况和患者意愿以及术前讨论结果等科学制定手术方案,明确手术指征、禁忌证、手术方式、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及处置预案,根据手术方案遴选确定术者。手术方案具体内容应包括: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手术麻醉方式;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急症手术等不同类别的手术术式;术前根据术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备选手术术式;术中根据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可能需要紧急更改的手术术式;手术后是否联合重症医学共同管理患者、手术后规范管理和手术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置预案。麻醉科应根据患者情况提前建立困难气道处理、围术期低体温、麻醉期间严重反流误吸、术中心跳骤停、围手术期严重过敏
10、反应、术前等容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术中血液回收式自体血等应急处置预案,确保患者安全。(三)完善做好术前准备8 .规范患者术前指导和准备医疗机构要加强患者术前管理,病区责任护士等医务人员充分告知并指导患者遵守术前注意事项,规范完成禁食禁饮、药物使用等要求,做好心理安抚,采取措施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医疗机构应按照手术部位标识标准(WS/T8132023)的手术部位标识的原则、人员、时间、工具和方式等规范完成手术部位标记。对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严格核实术前药物应用情况,防止出现意外。属于急诊手术的,应当有规范、简便的术前准备清单、流程,避免遗漏必要的术前准备内容。9 .强化手术设
11、备设施和环境核查医疗机构要加强手术室管理,规范做好手术室的安全核查和预防工作,包括手术室的电气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安全危害(生物学、放射性、化学性)预防等,要明确各项安全工作的责任人,确保手术安全。要加强达芬奇机器人等手术室高精尖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明确操作规程,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应对手术使用的设备、设施、耗材等进行安全核查,确保相关设备设施可用,耗材准备到位,性能符合要求。对于有会诊(远程会诊)需要的手术,要提前做好组织联络,调试好相关设备设施,确保手术效率和安全;对污染性手术,要在合理安排手术室和手术时间的基础上,做好防护设备设施的准备,防止交叉感染。
12、对放射暴露性手术应安排在防辐射手术间内进行,提前做好防护物品的准备;对污染手术或肿瘤手术做好手术隔离技术的相关物品准备。10 .全面完善术中用品用物准备医疗机构应系统全面地做好术前用物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建立不同手术术前准备物品清单,提高手术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手术室应根据手术开展情况,常规储备一定数量的无菌敷料包、器械包、医用耗材、抢救物品、药品等手术所需用物,手术室护士依据患者手术需要做好各项术中用物准备,对急危重大等高风险手术术前做好用药、用血和抢救准备。(四)做好术中管理I1.强化手术人员和环节核查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规范执行手术患者安全核查标准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质量 安全 提升 行动 实施方案 2023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8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