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S 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CS 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全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SPCS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流程1.适用范围SPCS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适用于满足空腔结构高度要求下的所有剪力墙结构。空腔结构房屋最大高度见下表(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SPCS结构体系适用范围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8度(0.2g)8度(0.3g)67度度空腔剪力墙结构1301109070空腔框架剪力13012010080墙结构空腔框架-核心15013010090筒结构2 .工艺原理SPCS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等同原理。通过采用可靠的连接技术和必要的结构与构造措施,使得SPCS剪力墙结构体系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基本相同。其中结构模型和计算与现浇
2、模式相同,仅个别微调;配筋与现浇相同,仅在连接或个别部位加强;水平缝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与现浇相同。在混凝土预制与现浇的结合面设置粗糙面,键槽等抗剪构造措施。纵向连接方式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1 标准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一测量放线T插筋校正一标高调节一墙板吊装临时固定一墙板校正一节点钢筋绑扎T空腔墙竖向拼缝封堵T空腔墙与楼板水平缝封堵T节点模板安装一竖向支撑搭设一叠合板吊装一水电预留预埋T叠合板上层钢筋绑(含预埋及插筋)T浇筑混凝土3.2 操作要点3.2.1 测量放线测量放线人员使用经纬仪在作业层混凝土表面,弹设控制线以便安装墙体就位,包括:墙身线、墙端线、洞口边线、墙体平面位置20
3、0mm控制线。并使用水准仪或激光水平仪在空腔墙底部进行测量,计算出垫片的高度。3.2.2 基层处理安装预制空腔墙前,应对基层进行凿毛清理,用水清理结合面,并保持基面清洁。基层处理3.2.3 插筋校正空腔墙外露连接钢筋主要包括空腔区间接搭接钢筋及后浇节点连接钢筋,首先应去除预留钢筋上的保护,并清洁预留钢筋,同时,采用专用钢筋卡具等检查预留钢筋的位置与尺寸,对超过允许偏差的钢筋进行校正处理。预制构件安装层的底板浇筑混凝土之前与预制构件连接的竖向钢筋应依据设计图纸事先预留并采用定位工装进行固定,保证钢筋的间距、垂直度等。3.2.4 标高调节空腔墙安装前,测量人员将预制件底部设计标高标注至预留钢筋处,
4、施工人员依据设计标高放置垫片进行标高调节及找平,找平层通常设计为50mm,垫片采用专用垫块,应放置在空腔墙预制墙体下方。3.2.5 墙板吊装1空腔墙板吊装前,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按照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类型及编号,确认安装位置,并标注吊装顺序;2起吊预制空腔墙板宜采用专用吊装钢梁用卸扣将钢丝绳与外墙板上端的预埋吊环(或经设计确定的桁架钢筋、格构钢筋吊装点)连接,并确认连接紧固。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构件中心在竖直方向上宜重合,吊索与构件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如下图所示,起吊过程中,应注意预制外墙板板面不得与堆放架或其他预制构件发生碰撞;3待板的底边升至距地面50
5、0mm时略作停顿,再次检查吊挂是否牢固,板面有无污染碱,若有问题需立即处理,不得继续吊装作业。确认无误后,继续提升使之慢慢靠近安装作业面;4当空腔墙板吊装至在距作业面上方500mm左右的地方时略作停顿,施工人员可以用搭钩勾住两根控制绳索,通过拉拽方式使墙板靠近作业面,手扶墙板,控制墙板下落方向;5安装就位;1)墙板缓慢下降,待到预留引导钢筋顶部时,对准空腔区预留钢筋,将墙板缓缓下降,使之平稳就位。2)墙板J1.1.页引导钢筋下落,墙体根部可预先安装好角钢,便于墙板快速下落就位,实现墙板快速吊装,也可以待吊装就位后安装角钢。角钢也可以采用木方或其他材料替换。空腔墙吊装及安装3.2.6 临时固定预
6、制空心墙板应设置不少于2道可调节长度的斜支撑,斜支撑两端应分别与墙体和楼板固定,长斜支撑距离板底的距离宜为构件高度2/3短斜支撑距离板底的距离宜为构件高度1/4;空腔墙板校正包括平面定位,垂直度等方面,如下图所示,具体措施如下:斜支撑安装3.2.7 墙板校正空腔墙板校正包括平面定位,垂直度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1)平行墙板方向水平位置校正措施:根据楼板面上弹出的墙板位置线对墙板位置进行校正。如有偏差可用撬棍进行相应微调。(2)垂直墙板方向水平位置校正措施:利用短斜撑调节杆,对墙板根部进彳亍调节来控制墙板水平的位置。(3淄板垂直度校正措施待墙板水平就位调节完毕后,利用长斜撑调节杆,通过调整墙体
7、顶部的水平位移来调节墙体的垂直度。(4)墙板垂直度检测:待墙板位置调整完毕后,使用垂直度检测尺对墙板的垂直度进行确认,满足允许误差方可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5)墙板校正结束后,将墙板斜撑进行拧紧,拧紧后再次检查墙体位置、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避免浇筑混凝土后出现错台问题;并确定浇筑混凝土前斜撑未被扰动。(墙体错台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构件自身误差;可在构件进场时按验收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构件进行退场处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2、下层构件位置存在偏差;此种情况原因有两种,其一为墙体校正最终完成时未对其进行再次检查,其一为后续施工作业时对斜撑进行扰动,导致墙体拉结力不够,将会在浇筑吊装水平构件
8、及浇筑混凝土时对墙体位置和垂直度造成影响。针对此情况,施工人员应按本工法要求进行操作,切勿省略墙体斜撑校正后的再次检查;并向所有作业人员交底,使其明白斜撑的重要性。并在吊装水平构件时再次检查墙体位置及其垂直度,以避免后期出现墙体错台情况。3.2.8 节点钢筋绑扎预制空腔墙后浇节点的水平附加钢筋、竖向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型号应参照设计图纸。其主要连接方式分为中间一字型连接、端头一字型连接,T字型连接,连接流程如下图所示:以中间一字型连接墙体约束边缘暗柱钢筋笼绑扎步骤为例:第一步:提前绑扎暗柱钢筋第二步:T则空腔墙安装就位;后在内部放置U型连接钢筋;第三步:内部放置U型连接钢筋第四步:另一侧空腔
9、墙安装就位第五步:根据图纸,一侧空腔墙U型连接钢筋抽至另一侧空腔墙3.2.9 空腔墙与楼板水平缝封堵空腔墙与下部楼板之间的维隙通常为50mm,如下图所示;可选用木方或角钢进行封堵后进行加固。3.2.10 节点模板支设空腔墙节点处模板安装宜采用铝模,采用内夕HB1.双侧支模,通过墙板拼缝处及空腔墙板留洞设置对拉螺杆。如下图所示。支设模板时,构件与现浇段连接处应采取粘贴海绵条等防漏浆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节点模板支设3.2.11 竖向支撑搭设叠合板的安装均需竖向支撑体系,选用合适的支撑体系并通过验算确定支撑间距,模板优先选用轻质高强的面板材料。支撑可采用独立支撑、满堂脚手架等多种支撑形
10、式。其中叠合梁底可采用独立支撑或满堂脚手架搭设,依据图纸标高及施工荷载确定其纵距、步距。满足叠合梁的后续施工要求。叠合板竖向支撑可采用独立支撑或满堂脚手架搭设,依据图纸标高及施工荷载确定其纵距、步距。满足叠合板的后续施工要求。(1)预制板吊装时,应选用框架吊梁进行吊装。同时使吊绳吊钩与梁、板预埋吊钉或桁架钢筋上指定的吊点位置。(2)起吊时,先吊至距地面SOOmm-100Omm处略作停顿,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及叠合板下方有无裂缝等质量问题,确认无误后,保持叠合板、梁水平吊至作业面上空。(3)叠合板就位时,应从上向下垂直安装,并在作业面上空200m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叠合板调整,将板的
11、边线与位置线对准,注意避免预制叠合板底板上预留钢筋与墙体或梁箍筋碰撞变形。(4)叠合板吊至施工位置时,如有些许偏差,应及时调整。调整板的位置时,宜采用楔形小木块嵌入调整,不宜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注意叠合板调整时,吊钩不松钩。(5)叠合板安装就位后,利用板下可调支撑(如采用满堂脚手架可调整U托)调整预制叠合板底板标高(6)预制叠合板位置及标高调整完毕后,摘掉吊钩。叠合板吊装机电管线铺设:叠合梁、叠合楼板安装之后,首先应铺设结构现浇层的机电管线。机电管线在深化设计阶段应进行优化,然后照图施工,合理排布,管线连接处应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3.2.14 叠合板上层钢筋绑扎(含预埋件安装)在雪
12、合层钢筋绑扎之前首先应对上一层的斜撑拉环进行预埋,以免后期对楼板进行打眼设置预埋螺栓。斜撑拉环可采用圆钢加工制作而成,并依据下图位置进行留置,固定方式可采用与叠合板绑扎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空腔层钢筋绑扎前清理干净叠合板上面的杂物,并根据钢筋间距弹线绑扎,上部受力钢筋带弯钩时,弯钩向下摆放,应保证钢筋搭接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插进留置时,应仔细阅读结构插筋平面图及其详图,明确钢筋的规格、间距及其平面位置,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可将插筋下半部分与墙体内钢筋进行绑扎,或放置一根辅助钢筋固定好后,与插筋焊接连接,以确保钢筋位置不发生偏移。插筋上端部统一放置一根辅助钢筋,将所有插筋与辅助钢筋绑扎牢靠,待混
13、凝土浇筑完成后再进行拆除。在有叠合梁及叠合板时,应先将叠合梁上铁进行绑扎,叠合梁通长上铁钢筋可采用直螺纹接头连接或采用金佐链接件进行连接。3.2.15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为使叠合层与预制叠合板板底结合牢固,混凝土浇筑前应清洁叠合面,如有污染部分,应先将污染部分凿去一层,露出未被污染的表面。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定位卡具检查并校正预制构件的连接预埋钢筋,对浇筑混凝土前将插筋露出部分做好保护,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污染钢筋接头。混凝土的选择墙体空腔墙空腔部分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保证其和易性、坍落度满足要求),楼板部分选用普通混凝土(方便混凝土收面,并节约成本)。混凝土浇筑时,应先浇筑空腔墙空腔混凝土,且应按顺序就行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厚度不超过100Omm,待所有空腔墙均浇筑完第一层混凝土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浇筑。浇筑叠合板时,为保证预制叠合板板底受力均匀,混凝土浇筑宜从中间向两边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次完成。空腔构件与周边现浇混凝土结构连接处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密振捣点,保证结合部位混凝土振捣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做好养护。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9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