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常识.docx
《儿童文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儿童文学考点1、儿童文学的概念:(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作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相识、消遣、教化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既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化、质朴这几个方面。3、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分:(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
2、的艺术品性。(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详细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4、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动身,在小学教化中实施儿童文学的审美教化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直觉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情感性原则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化供应了珍贵的教材资源(2)提升老师自身的素养6、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养培育:(1)儿童文学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2儿童文学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3)儿童文学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创建精神(4)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内文化的建设第六章童话寓言1、童话概念:童话是文学中一种特殊艺术形态的题材。它是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张、多彩的象征
3、色调构成的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的一切虚幻都依附于生活的土壤。2、童话的文学特征:(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固定的叙事程式(2).显明的主题(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2).特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幻想3、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象征。k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一)超人体童话形象(二)拟人体童话形象(三)常人体童话形象5、寓言的概念:“寓”是寄予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予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6、寓言的特征:(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二)连
4、类比物的比方性(三)犀利幽默的讥刺性(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7、寓言与童话的联系和区分:联系:寓言和童话都来自于民间,受到神话、传闻的干脆影响,同时乂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与融合,所以二者从内容到形式存在不少相近之处。它们的故事情节都充溢幻想色调,比较广泛地采纳拟人、奇张、象征等艺术手法差异:首先,寓言和童话主题设置的重心有所不同。寓言的训诫意味特别明确,能够在实现中找到干脆投射的目标。童话对于现实生活的折射则是间接的。其次,寓言和童话的虚构、幻想的思维方式不同。寓言重视的是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多着眼于现实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同之处,因而其虚构与幻想的绽开常常受到理性逻辑的限
5、制。而童话的幻想是主题提炼、故事发展、人物行动的根本驱动力,它根植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具有真幻结合、似真似幻的特质再次,主题呈现以与幻想方式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寓言和童话在文体特质上的不同。寓言情节单纯,叙述简洁凝练,人物形象显明而单一,不肯定特性丰富,但具有概括性。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困难多变,更注意细微环节的描写,角色性格的刻画。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记着作家专为儿童创建童话的意识的觉醒,童话发展由此进入另一个阶段,起先了艺术实践的现代之路。真正的把“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幻想故事,并使其成为独立的(1)传记体儿童小说(2)日记体儿童小说(3)系列儿童小说7、儿童故事与其他载体的关系
6、(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联系: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且两种都有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区分:(1)儿童小说的读者是高等年段的少年儿童,与他们的接受实力相适应,儿童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儿童故事更为困难:而儿童故事一般供成人对学龄儿童讲解并描述或低学段儿童阅读,更侧重于有完整的事务过程,有起伏的情节。(2)儿童小说注意人物形象的那造、人物性格的立体表现、人物心理的形象化展示以与人物活动环境的详尽描写:在语言运用上运用小说笔法:而儿童故事在叙述上要求口语化,且淡化对人物的心态、外貌与其生活环境的描写。第八章儿童散文儿童报告文学1、儿童散文的含义:散文是指那些以自由的笔墨抒写作者的经验见
7、闻和感受,形式活泼、情思精致的文学作品。儿童散文则是指用生动、凝练、充分生活化的文学语言为少年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观赏,与儿童审荚感受和审美实力相适应的文情并茂的文学载体。2、儿童散文的特征:(一)内容的包涵性与限定性(二)多样的儿童情趣(三)美的和谐统一:(1)情感美(2)意境美(3)语言美3、儿童散文的类型:(一)叙事性(二)状物写珏型(三)抒情型(四争论型4、儿童报告文学的含义:报告文学是将文学和新闻相结合,与时快速地反映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人物和事务的文学体裁。儿童报告文学则是生动与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与儿童生活联系的人物和事务的报告文学。5、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一)报告文学的
8、特征:新闻性、文学性、评述性(二)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1)对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热切关注:儿童报告文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少年儿童,关注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这一文学体裁的表现重心。(2)对现实报告的冷静思索:儿童报告文学不肯定斗医欢愉去取悦读者,而更侧市于直面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的现实状况,以作者冷静的思索铸成作品的震撼力。(3)现实报告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儿童报告文学的内容应深不失度、锐而有情。表现内容要与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和须要相适应。6,儿童报告文学的类型:(一)以报告事务和现象为主(二)以报告人物为主第十一章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1、儿童影视文学的含义:儿童影视文学是指为拍摄儿童影
9、视片所创作的文学剧本,它是儿童影视创作的文学基础,是导演再创建的依据。2、儿童影视文学的特征:视像性、趣味性、情节性、形象性、幻想性3、儿童影视的分类:(一)儿童故事片(二)美术片:(1)色调明丽(2)造型夸张(3)机灵好玩(4)节奏快、动感强简答题:爱弥儿一一卢梭爱弥儿是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化名著。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化对象爱弥儿的教化,来反对封建教化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化思想。卢梭的教化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动身的,主见对儿童进行适应F1.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化”,以培育理性王国的“新人”。自然教化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摆脱封建教化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摧
10、残和束缚,要求教化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化的合理要求。童年的消逝一一尼尔波兹显尼尔.波兹曼是世界闻名的媒体文化探讨者和指贡家,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什么是童年”,“童年是怎么产生的”和“童年是怎么逐步消逝”等问题,通过教化,阅读实力,家庭,羞愧心,媒介等方面来阐述童年的消逝。波兹批认为,童年理念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独创了童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导致童年的消逝。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一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闻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
11、主子公汤姆索亚幼年失去父母被姑妈收养。聪慧顽皮的他富有正义感还爱冒险,因为不堪忍受束缚特性和枯燥乏味的生活,于是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情节紧凑,含义深刻,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并与小市民庸俗保守的生活加以比照,突出了那种生活的枯燥与沉闷。作者通过主子公的冒险经验,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孤刺了美国虚伪席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化。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深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视察,一跃成为最宏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出国牧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一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1865年出版的儿童
12、文学作品。故事叙述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从兔子洞进入一处奇妙国度,遇到很多会讲话的生物以与像人一般活动的纸牌。在这个喝一口水就能缩得犹如老鼠大小的奇幻疯狂的世界里,好像只有爱丽丝是唯一醒悟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权力斗争、远离成年人的性与两性关系)2、儿歌的审美特点:A、天机活泼的稚趣。儿歌是生动活泼、稚趣盎然的。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却极富感染力。它用臼描的手法,浅显简洁的语言,真实地表现幼儿熟识的生活,表现幼儿眼中的世界。B、节奏明朗、富于音乐美。儿歌音乐性的最突出特点是明快自然。富于节奏感的儿歌,朗读时清亮悦耳,音韵流畅、节奏明快。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的交替,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文学 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0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