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参考范本.docx
《全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参考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参考范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参考范本I总则1.1 编制目的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工作机制,加强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充分调动和协调各级各方力量,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维护林业生态安全和社会秩序,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Be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g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省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
2、用于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下列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1)破坏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地等事故,包括毁林开展、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破坏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系统、破坏自然保护地及其生态系统等。(2)破坏森林、林木事故。包括聚众盗伐、哄抢森林和林木(含幼树)等。(3)破坏野生动植物事故.包括非法猎捕、杀害国家珍贵或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集、采伐、毁坏国家全点保护植物等。(4)林权争议引起的破坏生态设施骈故。包括林权争议引发群体性冲突导致的哄抢及毁坏林业生态建设重要设施与设备等。1.4 工作原则(I)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最大限
3、度防范安全风险、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控制社会影响。(2)坚持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如履行职责,统筹应急资源,协调应急力量,积极做好处四工作。(3)坚持分级负赤,属地管理。按照事故应急响应等级,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属地贡任和主体贵任。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与事发地政府密切配合,加大协调指导力度.(4)坚持依法处置.,科学应对。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假二避免次生衍生事件或骈态扩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实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快速反应、高效应对工作机制.1.5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造成的森林、林
4、木、林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功能的破坏数量、发生区域、危害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由高到低将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分为I级(特别重大)、I【级(田大)、IH级(较大)、IV级(一般)4个等级.1.5.1 特别重大事故(【级)有卜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I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1)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破坏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500亩以上,破坏其他林地3000亩以上的:非法改变“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所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状态,导致湿地生态特征及生物多样性明显退化,造成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功能严重损害或跨市级行政区域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严重损害的。(2)参与人数5(X)人以上,聚众
5、盗伐、哄抢林地上森林、林木数珏5000立方米以上,或幼树25万株以上的。(3)聚众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陆生野空动物数量达到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认定数量标准30倍以上的:聚众非法采集、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00株以上的.(4)参与人数500人以上,破坏森林资源或林权争议等引起群体性冲突,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伤的:参与人数500人以上,哄抢、毁坏林业生态建设重要设施与设备,危及全国或跨市区生态殂设基咄和秩序的。1.5.2 重大事故(H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全大(H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1)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破坏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500亩
6、以上、1500亩以下,破坏其他林地100O亩以上、3000亩以下的:非法改变,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所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状态,导致湿地生态特征及生物多样性明显退化,造成湿地生态功能严全损害的。(2)参与人数200人以上、500人以卜.,聚众盗伐、哄抢森林、林木数量100O立方米以上、5000立方米以下,或幼树5万株以上、25万株以下的。(3)聚众非法猎捕,杀害珍货濒危陆生野生动物数盘达到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认定数量标准20倍以上、30倍以下的:聚众非法采集、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0株以上、400株以卜的。(4)参与人数2(X)人以上、50()人以下,破坏森林资源或林权争议等引起
7、群体冲突,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IO人以上、30人以下受伤的:参与人数200人以上、50()人以下,哄抢、毁坏林业生态建设歪要设施与设备,危及全市生态建设基础和秩序的。1.5.3 较大事故(In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In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1)毁林开展、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破坏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250亩以上、500亩以上破坏其他林地500亩以上、100o亩以卜.的。(2)参与人数50人以上、200人以下,聚众盗伐、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500立方米以上、I(X)O立方米以下,或幼树2.5万株以上、5万株以下的。(3)聚众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陆
8、生野生动物数量达到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数量认定标准10倍以上、20倍以卜.的:聚众非法采集、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株以上、3(X)株以下的。(4)参与人数50人以上、200人以下,破坏森林资源或林权争议等引起群体性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的:参与人数50人以上、200人以下,哄抢、毁坏林业生态建设重要设施和设备,危及区域性牛态建设基础和秩序的。1.5.4 殷事故(IV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N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I)毁林开电、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破坏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00亩以上、250亩以卜;破坏其他林地250亩以上、500亩以卜的。(2)参与人数50人
9、以上、200人以下,聚众盗伐、哄抢森林、林木数量250立方米以上、500立方米以下,或幼树I万株以上、2.5万株以下的。(3)聚众非法猎捕、杀击珍於濒危隔生野生动物数量达到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数量认定标准5倍以上、IO倍以卜的;聚众非法采集、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0株以上、2(X)株以下的。(4)参与人数1()人以上、50人以下,破坏森林资源或林权争议等引起群体性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的。2组织指挥体系2.1 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林草局局
10、长任副总指挥。市郊区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林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气象局为成m单位。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林草同,办公室主任由市林草局分管领导担任。根据工作需要,成员可增加其他部门和堆位负贵同志。2.2 市应急指挥部职费(1)研究确定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协调、指挥In级、Iv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巴工作,负责I级、H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先期应急处置工作。(2)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应急保障队伍、保障体系,发布预警公告。(3)审查批准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提交的工作报告、评估报告等
11、.(4)研究、协调、解决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防和应对工作武大事项。23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贵(1)报请市应急指挥部同意,发布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顼警信息,启动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2)联络协调市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提出应急措施建议,及时调配处置灾情所需的资金和物资,督导事故发生属地侬人民政府做好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3)负员信息收桀报送和公共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4)负责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林草局报告情况,向相关市通报情况。根据工作需要,从成员堆位抽调人员组成现场处置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2.4 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货市林草局:负责会同市应急管
12、理局组织制定和实施本预案,及时发布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动态监测信息,分析预报结果,制定处置方案,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及事故发生属地镇政府开展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处置工作。市应急管理局:负奏指导协调相关应急救援力S:参与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市郊区办:负直指导协谢三镇开展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相关处厘工作。市公安局:负责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等工作,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须利进行。市民政局:负责提供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区域的行政区划文本和图件,指导和组织做好安抚伤亡人员亲属,以及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善后工作。市财政局:负贡会同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做好林业生态破坏事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参考范本 全市 林业 生态 破坏 事故 应急 预案 参考 范本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0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