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docx
《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为进一步做优做强区现代金融产业,加快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等任务,凝聚强大发展合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双向开放,着力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坚守区金融产业传统特色,加速金融企业聚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严守区域金融安全底线,全力提升金融业发展质量。二、发展目标以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金融中心核心区、创投风投集聚区、财富金融示范区为目标,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和产
2、业优势,强银行证券保险传统行业长板、补法人机构与创投风投基金短板,灵活运用“投创投、招创投、创投招、创投投”等招商方法,不断做大总量、做强业态、做优服务、做稳底线,突出发展财富金融、科创金融两大特色行业,重点围绕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六个方面,落实二十项具体任务。到2025年,稳固传统金融优势,新兴金融聚合发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显著,切实成为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的重要力量。金融支撑地位进一步凸显。金融业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对实体经济的保障支撑进一步加强,增强金融业作为区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到2025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5%
3、以上。金融创新业态进一步完善。巩固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优势,壮大法人金融机构,提升对外辐射能力,招引一批优质金融资源,形成牌照齐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到2025年,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52家,外资金融机构达到30家。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通过科技创新加持,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效率逐步提升,企业利用各类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加大产业基金项目招引,提升产融结合力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化。到2025年,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2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800亿元。金融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健全金融风险预防、处置制度,常态化预警探头作用发挥效力,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持续提高,
4、识别风险、监测风险、管理风险和处置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的金融意识、信用意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大幅提升。表1: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展目标序号指标2021年2025年1金融业增加值(亿元)3064002金融机构数量(家)1321523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家)27304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家)6125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亿元)50800三、重点任务(一)着眼招商引资,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1 .推动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金融重点项目招引清单化管理,充分运用资本招商、平台招商、社会化招商等方式,加速集聚优质金融资源。加快浙商银行、广发银行等分行设立支行,推动港信期货、联储证券等本地法人机构落
5、地分支公司。推动国泰君安、国都证券等营业部升级为分公司,增强带动效能。加强与港口集团对接联动,争取更多港金融项目落地。鼓励银行提升信贷投放与资金配置能力,提供差异化信贷产品,支持区内金融机构积极争取黄金交易账户、货币性交易基金等全国性交易账户业务。整合可控业务资源,助力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引导专项债资金、发债企业与驻区银行、证券合作,支持证券公司做大投资银行、重组并购、资产证券化(ABS)等业务。到2025年,全区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达152家,金融类企业达到IOOO家以上。2 .壮大法人金融企业群体。绘制金融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招引中外合资证券、公募基金、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
6、。支持有实力的国企和民企布局金融板块,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发起设立证券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或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支持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来设立私募基金子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培育法人机构做大做强,提升金融功能服务能级,将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全力推进意才合资证券等一批法人金融机构项目落地。到2025年,全区法人机构力争达到6家。3 .集聚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国际化、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集聚中心,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
7、级、资产评估、仲裁机构等金融中介机构集聚发展,推动机构提升执业能力、执业质量和公信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探索通过入股等方式成立区属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担保公司,推动区内保险业务规模化、品牌化发展。4 .优化金融招商发展空间。打造“一带一区、两翼协同、多点联动”的空间格局。以浮山湾国际金融集聚带为主,建设“两横五纵”集聚带,加速楼宇载体数字化改造与特色化升级,打造航贸金大厦、财富中心等专业金融特色楼宇,重点集聚法人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与创投风投机构,通过汇聚多元金融业态,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打造西部历史城区金融复兴区,结合西部老城区保护更新,推动太平角别墅区
8、、疗养院、银行业公会等优质历史建筑改造提升,适时引入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等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以及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市金融源点复兴活动,探索建设金融博物馆,以“金融+文化”唤醒百年金融文脉。图例西部历史城区金融直兴区浮山湾国际金融集聚带f餐点建筑(金融楼字图1:区金融业发展空间布局(二)着眼精准赋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5 .精准服务科技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助力专精特新、隐形冠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型企业成长,支持银行开发“孵化贷成长贷”“研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保证保险贷款等融资
9、业务规模。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对接大院大所、新型研发机构等重点创新平台融资需求,提供优惠利率的中长期贷款。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发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等科技保险。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探索建立“政银保担投”业务联动机制,发挥高创融资担保等政策性担保公司优势,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担保金额达4亿元。6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全融资担保、应急转贷和增信体系,扩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探索环境
10、、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路径,建立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发展碳金融结构性存款、碳资产回购式融资、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采用“一产业一载体一政策一基金”发展思路,聚焦数字经济、高端商务、时尚消费、航运物流、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加大重点产业项目金融保障。7 .提升资本助力成果。优化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功能,深化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香港SPAC(特殊目的收购)资本市场中心合作,搭建覆盖胶东半岛的企业信息资源库,助力拟上市企业加快登陆资本市场。成立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完善专班工作机制,畅通企业上市“绿色
11、通道二开展上市企业招大引强与梯度培育计划,重点挖掘“高企上市培育库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等上市后备资源。支持主业突出的成熟型企业至主板上市,推动积成电子登陆北交所、乐舱网物流港交所上市,推动松立控股、金东数字、科凯电子等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债券融资,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支持上市公司使用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等再融资工具。到2025年,区内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2家。8 .深度赋能城市更新。发挥银行机构集聚优势,鼓励银行加大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支持区属国有平台公司围绕重点项目争取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城市更新贷款。积极推广专项债
12、、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融资模式和工具,服务区西部老城区改造升级。支持平安资管等保险资金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参与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适时设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城市更新专项基金,完善社会资本的参与方式与退出机制。(三)着眼创新发展,打造科创金融特色品牌9 .打造科创资本赋能高地。实施头部创投风投引育行动,开通头部创投风投落户绿色通道,聚集一批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私募基金,实现产业基金总量增加、结构趋优的良好发展态势。推动鲁信创投、鲁商资本、华民财欣、中青旅资本、歌尔元宇宙等基金项目落地,鼓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金融业 质量 发展 行动计划 2022 2025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