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试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试卷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共政策学复习题1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I一学习中心:考试时间:_90姓名,学号:.一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短写在括号内。)题号12345答案1、正确界定公共利益,要遵循的标准是()A.公共性B.合理性C.正值性D.效益性E.公允性2、关于公共权力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权力有时爱护公共利益B.公共权力有时损害公共利益C.公共权力须要受到限制D.公共权力总是爱护公共利益3、公共政策的作用包括()共导向功能B.管制功能C.调控功能D.安排功能4、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是(四、论述题(共30分)1.论述政策沟通过程。(10
2、分)2.论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20分)公共政策学复习题1答案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_学习中心,考试时间I90姓名:学号: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号12345答案ABCEABCABCDABCACDE1、正确界定公共利益,要遵循的标准是()A.公共性B.合理性C.正值性D.效益性E.公允性答:ABCE说明: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因此公共性是推断公共利益的首要标准;公共利益常常以其他利益的减损为代价,因此界定公共利益要考虑合理性;公共利益的界定涉与到广袤的公众,因此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
3、意之上,从而使其具有正值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假如公众利益的实现以减损私人利益为代价,那么应当对受损的私人IS予得失相当的公允补偿和合理补偿。2、关于公共权力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权力有时爱护公共利益B.公共权力有时损害公共利益C.公共权力须要受到限制.D.公共权力总是爱护公共利益答:ABC说明:公共权力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公共权力既可能爱护公共利益,也可能损害公共利益,即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公共权力须要受到限制.3、公共政策的作用包括()A.导向功能B.管制功能C.调控功能D.安排功能答:ABCD说明: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I为了避开出现
4、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公共政策需具备管制功能;政策制定者须要运用政策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整与限制,使得公共政策具有调控功能;政策制定者可运用政策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安排,使得公共政策具备安排功能.4、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是()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困难的学科背景C.广袤的探讨领域D.单一的探讨方法答tABC说明: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包括: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策分析须要从科学和专业上双重考虑。前者是探求理论学问,而后者是运用这些学问解决实际问题.2.困难的学科背景:政策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涉与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此外还涉与详细问题面临的详细学科。3.多架构的
5、探讨方法:政策分析的目的是结合各种详细情境,运用不同分析模型,强调的是针对性和适用性,其视野不能狭隘,要博采各家之长。4.广裹的探讨领域: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一个好的公共政策往往离不开政策分析,因此二者也往往如影随形.5、政策分析的局限性是(民政府权力的限制C.人文探讨的设计限制难性)B.问题相识上的一样D.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困E.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困难性和科学学问的有限性答:ACDE说明:政策分析的局限性包括:1 .政府权力的限制,政府受到很多社会力气(如社会习俗等)的限制,这些力气均不易受到政府权力的左右。即使政府有心介入,也很难实施有效的限制,相关
6、问题的解决可能会特别麻烦。2 .问题相识上的分歧:在目标与手段、方向与路径的政策探讨中常常会有冲突产生,当人们难以对问题涉与的内容达成共识时,政策分析就难以派上用场.3 .人文探讨的设计限制:对人类社会进行某种受限制的试验好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4 .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困难性:政策分析人员可能缺乏对个人和群体困难性的足够了解,致使其无法供应可信的政策建议。5 .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困难性和科学学问的有限性I造成我们对政策分析持保留看法的最重要缘由,是社会问题的困难性和人类学问的有限性.分析人员往往难以对社会问题和政策提案进行精确的预料和明确的说明,因此常常为我们供应了相互冲突的政策建议和提
7、案二、名词说明(共计10分,2分/题)1、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肯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说明:教材P6给出了公共政策的定义。2、公共空间答I公共空间是指供应应大众运用的,而每个人都有权在其中进行活动的空间。说明:教材P13给出了公共空间的定义。3、公共利益答:公共利益是指肯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须要.说明:教材P18给出了公共利益的定义。4、程序性政策答I程序性政策是指只涉与怎样实行行动和由谁来实行行动的公共政策。说明:教材P26给出了程序性政策的定义。5、政策分析答I政
8、策分析是针对政策的制定过程与环节,就公共政策产生的缘由、结果和执行状况进行分析和调查的活动。说明:PPT第13个学问点政策分析的概念中给出了政策分析的定义。三、曾答题(共计40分,10分/小题)1、理解公共政策的含义要留意哪几个方面?(10分)答:(1)社会公共权威既包括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派,又涵盖宗教团体或宗族势力,泛指具有特别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以与公共政策的适用范围,即所谓的时空条件.(3)任何政策总是为了达到肯定的目标.(4)这里的政策不仅包括行动方案,还包括行动准则。说明:教材P7给出了如何理解公共政策这个概念。2、简要说
9、明政策分析的类型.(10分)答I(1)探讨型分析:是主要面对一些大型的或长期性的项目,分析人员努力寻求问题背后的真相,对分析的困难性和精确性有较高的要求。特点:探讨周期,投入成本高,占有资料多,效果显示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力相对较弱.(2)快速分析:又称基础分析,须要对政策问题做出与时的反应,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快速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特点:多涉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详细问题,简便、快捷的分析过程,分析结果的与时供应,受到决策者的广泛关注。说明:教材P45给出了政策分析的类型。3、政策分析的焦点包括什么?(10分)答I(D政策问题I是指一种能够通过实行公共行动达到改善目的的,但还未实现的
10、价值和机会.(2)政策预期:是指政策可选方案的预期结果。(3)政策偏好:是一个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法。(4)政策绩效:是指政策行动实施后得到的结果。(5)政策执行:是指政策绩效实际的贡献程度.说明:教材P39给出了政策分析的焦点.4、简述目标群体政策认同的缘由。(10分)答:(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成本收益的权衡I(5)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避开受到惩处;(7)环境条件的改变说明:教材P298给出了目标群体政策认同的缘由。四、论述题(共计40分,20分/小题)1 .论述政策沟通过程.(20分)答I1.政策分析,会产生
11、的政策信息和学问,详细包括I(1)政策问题;(2)政策预期;政策偏好(政策行动);(4)政策结果;(5)政策绩效.2.材料引申:为了有效沟通,分析人员借助的与政策有关的文件形式包括:(1)政策备忘录:(2)政策发布文件:(3)政策执行总结;(4)附属文件,(5)新闻稿.3.互动沟通:对话;研讨会;集会;简报;听证会4.学问利用I(1)利用者的构成:议程建立中的利益相关者;政策形成中的利益相关者;政策接受中的利益相关者;政策执行中的利益相关者;政策评估中的利益相关者。(2)利用的效果:相识和行为方面的效果。(3)利用范围:学问在各种范国被个人和集体利用.说明:PpT第18个学问点政策沟通过程清晰
12、论述了政策沟通过程。2 .论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20分)答:(一)定义问题1、问题是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2、定义问题最重要的步骤是做症状分析,即在问题笳选的基础上,对问题产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条件,问题的性质、类型、范围和程度,问题的结构与其作用等进行分析,并确定是不是真的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问题,问题能否处理,从而全面相识问题.(二)收集证据1、收集证据的目的:(1)为支持问题的存在供应有价值的的证据。(2)拓展分析思路,开发解决问题的技巧。2.、收集的证据应当包括,(1)目标问题的统计数据I(2)目标问题的专家观点,(3)目标问题的理论剖析;(4)目标问题的案例分析.3、收集
13、证据的途径包括:(1)互联网;(2)图书馆;(3)去政府部门询问;(4)去调查探讨组班查询;(5)去私人组织查找:(6)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分析缘由1、分析的缘由应包括:(1)主观缘由和客观缘由,(2)主要缘由和次要缘由;(3)干脆缘由和间接缘由;(4)表层缘由和深层缘由。2、缘由分析的主要方式:(1)纵向分析.它是指从问题的表层入手,由表与里,由浅入深,层层剖析,找出根源(根本缘由)(2)横向分析.它是对同一层次的各种缘由与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确认,找出其中最主要的缘由。3、缘由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是指认定问题的可能的、合理的和可行的缘由的方法。(D可能的缘由,是指可能导致
14、问题出现的缘由,包括干脆缘由和间接缘由.(2)合理的缘由,是指以科学探讨或干脆阅历为基础获得的并可以确认的缘由,包括现实条件下可以解决的缘由和现实条件下无法解决的缘由.(3)可行的缘由,是那些可以通过行动加以解决的缘由,即现实条件下可以解决的缘由。(四)评估政策1、评估的内容:政策的利弊(D所谓利,是政策带来的好的、预期的结果.(2)所谓弊,是政策带来的不好的、非预期的结果.2、评估的目标:(1)发觉现行政策须要持续和加强的部分。(2)发觉须要修补和改进的地方。(五)开发方案1、方案开发最须要关注的问题I(1)设法消退或减轻问题产生的缘由或其他相关因素.(2)关注现行政策的问题,努力改善或加以
15、替换。2、方案开发的步骤:(1)轮廓设想。即设计各种方案的基本框架,将行动原则、指导方针、发展阶段、大体规模等大致勾画出来.这一阶段的主要要求是方案要尽可能多样化并具备整体上的完备性,各个方案之间要具有排斥性.(2)细部设计.即对轮廓设想阶段所产生的备选方案进行初步箫选,留下一些较为可行的方案,并对其进行细心的细微环节设计。这一阶段要考虑得很细、很详细,如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提出不同的设计,甚至对地点、时间、人员、装备、天气等方面的因索都要考氤(六)结果预料1、科学预料。这里的预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科学预料,即以科学原理为指导,以学问和阅历为依据,运用各种预料方法和技术,分析和推断所驾驭的信息,对事物将来发展的可能状态做出合理的估计和推断.2、结果预料的步骤,(1)收集资料:资料要全面、真实牢靠.(2)确定方法I依据预料对象的特点和指标特征选取方法和模型.(3)计算和分析:详细预料,并作定量和定性分析。(4)评估结果:对预料结果的精确性进行分析。(七)择优选择1、择优的标准,(1)可行性:是指落实政策的可能性,它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文化的接受程度、利益比较中的期望值等。(2)有效性:政策在削减或减轻社会问题方面产生主动效果的可能性.2、择优的原则:可行性与有效性往往会出现冲突,此时应遵循可行性优先原则.说明:教材P52给出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0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