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湖县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金湖县交通运输局2011年1月.docx
《首页金湖县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金湖县交通运输局2011年1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页金湖县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金湖县交通运输局2011年1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金湖县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金湖县交通运输局2011年1月第一章概述1二、规划目的2、才日*2四、规划原则3五、规划范围3六、规划期限3七、规划依据3第四章、“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92、金湖经济开发区专用线16十二、规划成果44附件一:规划依据目录附件二:规划主要指标、附图和附表目录附件三:专题研讨分工附件四:专项规划分工附件五:项目组工作人员名单附件六:需要收集的资料附件七:主要附表格式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2010年,是落实“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的全面启动与确立之年。根据省厅关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科学编制好“十二
2、五”规划,既是保障和推动“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交通运输各部门履行职责、职能的重要内容。根据金湖县“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十二五”规划体系将由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项规划、地区规划等四类组成,以统筹兼顾和重点发展、宏观战略与实际操作、科学策划与有序衔接、政府指导与社会参与为基本原则,金湖县交通运输“十二五”专项规划作为金湖县“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金湖县“十二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回顾以往,“十一五”以来金湖县交通运输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围绕交通运输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所
3、确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奋力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前四年交通运输发展的各项工作。金湖县各种交通路网的通行能力、运输站场的集散能力、运输工具的运送能力以及行业管理的组织调控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为金湖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金湖交通运输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从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低碳经济、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取向将对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交通运输发展资源看,土地和资金两大资源将进一步制约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尤其是土地资源,由于金湖县
4、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建设空间相对狭小,将成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看,交通部门在铁路、现代物流和城市公共交通营运中的管理建设职能有所调整。对于这些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律和未来建设,我们还缺少深入、全面的认识。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看,“十二五”期间,是我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攻坚阶段,也是金湖县率先向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是联系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的纽带。现代化的经济和社会离不开现代化的综合交通。因此,如何正确应对上述严峻挑战,正确谋划交通运输发展,科学编制“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成为金湖县交通
5、领域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二、规划目的在对“十一五”交通发展主要成就和主要问题、“十二五”交通发展总体要求和供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指标,确定“十二五”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金湖县“十二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建设,快速提升金湖县综合交通运输水平,促进金湖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指导思想以“三个服务”为宗旨,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宏伟目标,适应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框架,解放思想,注重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求真务实,正确谋划“十二五”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建设,力争将金湖县交通运输事业的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6、。四、规划原则一是准确判断形势,明确阶段性特征;二是科学设定发展目标,保持快速发展;三是合理确定发展重点,促进协调发展;四是充分体现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五是强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安全发展。五、规划范围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范围为金湖县城区,其他交通方式的规划范围为金湖县域。六、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公路、航道、港口、铁路等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展望到2020年。七、规划依据1、国家有关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方面的文件;2、金湖县政府和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文件;3、省、市有关上位规划;4、金湖县有关专项规划。上述依据详见附件。第二章金湖县“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的
7、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2006-2010),全县交通运输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围绕“富民强县、交通先行”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拼搏,交通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目标。L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是投资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4.8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的18.5倍,是“十五”期间投资的4.68倍,也是建县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密度最强的时期。二是重点工程保质保量完成。金宝南线金湖段顺利贯通、完成332省道黎铜线、盐金公路金湖段大修;开工建设金湖二桥、国家一级标准汽车客运总站和年吞吐能力8
8、00万吨(一期400万吨)的新港口。331省道金湖至马坝高速公路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预可、工可等工作,项目预可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查,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批准,高速公路设计方案已获省交通厅批准,并上报省发改委,用地补偿、拆迁、环评、矿产压覆评估等前期工作基本结束;淮安清浦至金湖公路金湖段工程。完成项目预可研究,已通过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联合审查,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批复,工可通过省发改委审查;331省道金湖至马坝高速公路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预可、工可等工作,项目预可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查,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批准,高速公路设计方案已获省交通厅批准,并上报省发改委,用地补偿、拆迁、环评、矿产压覆
9、评估等前期工作基本结束;金宝航道“六改三”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的前期工作得到了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省水利厅、省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答复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桥梁按三级航道标准实施,省交通厅已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徐洪河至金宝航道段按三级航道标准升级改造的专题研究。三是农村公路建设超计划完成。建成农村公路IOoo多公里,超额完成了县政府和市交通局下达的任务;全县117个行政村通上等级公路,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四是公路里程增幅较快,等级公路比重提高。至2009年,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348.65公里,公路密度达100.3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一级公路54.82公里、二级公路150.21公里
10、、三级公路73.44公里、四级公路860.33公里,等外公路209.85公里。全县航道总里程达180.5公里,其中六级航道67.23公里、七级航道34.07公里、等外航道79.2公里。港口1个,码头泊位7个,码头总延长220米。金宝南线金湖段工程被省交通厅授予“精细优质型工程”称号,全省干线公路建设仅此一家;农村公路建设连续五年被省交通厅、被市政府表彰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以上工程的建成对完善苏北交通路网,缩短我县与周边县市的时空距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完善、运输总量不断增加一是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截止2009年底,全县拥有营运货车1134辆7028吨位
11、、营运客车366辆5755座,比“十五”末年均递增6%、9%;营运船舶295艘57459吨位,比“十五”末年均递增3%、4%;完成货运量142万吨、货运周转量21138万吨千米,比“十五”末年均递增8%、10%;完成客运量47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8503万人千米,比“十五”末年均递增5%、8%;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20万吨、货物操作量610万吨,比“十五”末年均递增7%、9%o二是站场建设初具规模。全县拥有客运等级站4个,其中:国家一级标准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3个;公交候车亭15对、客运站牌101对202个、港湾式候车亭11对22个。县、镇两级客运站场网络化基本形成,有效地促进了车进站、人
12、归点目标的实现。三是班车客运线路辐射面更加广密。全县客运班车线路已发展到52条,总行程0.75万公里,年均递增3%和2%,其中:省、市际线路27条,总行程0.61万公里。客运网络不断扩展,线路辐射面已从过去的市、县内和邻市、县200公里长的线路为主,发展成跨市、跨省,最远的线路运距已达1800公里以上,形成了南到深圳,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至合肥等地的长短兼顾、远近结合的高密度客运网络,达到“人便于行”的要求。四是城市出租和共交事业有序发展。本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原则,通过市场运作,投资1447万元,分别对合同到期的“福莱尔”出租车更新为北京现代伊兰特。投资247万元,更新15辆公
13、交车,调优公交线路,增加公交站点,缩短发车时间,提高公共交通能力。3、交通公共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是节假日运输保障到位。精心制订计划,科学调配车辆,强化安全管理,全面落实责任,实现节假日安全、优质、高效的运输目标。二是新兵运输安全有序。根据新兵运输点多、面广、时间紧迫和政治要求强的特点,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运输方案,严格驾驶员、车辆准入关,实现新兵运输安全无事故的目标。三是抗洪抢险措施得力。超前谋划,通力协作,全面确保抗洪抢险所需的车辆和船舶,为全县取得抗救抢险胜利起到交通保障作用。全县交通干部职工扫雪清障、破冰开路,投入人员2300多人次、动用铲雪机械400多台次、撒工业盐和石子1800多吨,全
14、力保障全县道路畅通和运输安全,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负责任的交通行业形象。四是重大突击任务圆满完成。有效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禽流感、禁止秸秆焚烧、甲型HlNI流感等交通保障任务。五是交通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到位。坚持建设和管理两手齐抓,投资400多万元,购置养护设备,提高机械化养护水平,全县干线公路好路率达90%以上,支线好路率达76%以上,县乡道路好路率多次位居全市第一。开展日常航道巡航6千多公里,清除废弃物600多吨,清理碍航网箭120多处,维护航标1.6万座次,境内航道正常率、保证率达100%。4、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式虽然得以创新、融资渠道得以拓宽,但是建设
15、资金缺口大、负责高的矛盾还未从根本上化解。二是交通运输的供给能力和结构还待进一步提高调优。第三章“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是大交通建设推进的关键时刻,是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时期,县交通运输部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负重创新,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全面完成“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目标,为建设全面小康新金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十二五”全县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十二五”公路交通发展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现状、阶段特征,认真分析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明确“十二五”
16、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2、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继承发展。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低碳经济、民生工程和传感研发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取向出发,分析“十二五”交通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其对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2、“十二五”全县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指标针对交通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据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交通运输的供求分析,提出未来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指标。6、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指标,具体确定“十二五”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客货运输和行业管理等
17、方面的主要任务。7、交通发展的保障措施为确保上述任务的落实,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科技进步、规划研究、资金筹措和土地征用等方面,全面提出“十二五”交通发展的保障措施。与上述规划内容配套的指标、附图和附表目录见附件二。第四章、“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1、公路规划1.1、干线公路规划根据“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需要,以“与区域城镇体系和经济布局相适应、与区域交通干线和运输枢纽相衔接”为目标,对金湖县现有对外交通进行全面审视,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湖县“十二五”干线公路的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金湖县与“长三角”各大城市、经济腹地、交通干线和运输枢纽的沟通,为金湖县经济辐射区域的扩展奠定基础。LL1、
18、205国道(宁连一级公路)LL2、金湖至马坝高速公路LL3、331省道(盐金线)LL4、332省道(金宝南线)LL5、236省道(宁淮东线)LL6、420省道(涂共线)(一)省道:建议将省、市规划的省道401(洪泽五里牌一前锋)终点由前锋镇向东南延长至涂沟镇张尖,延长里程约20公里,与已建设好的省道332金宝南线、县道涂沟线(环湖大道)连接,构成省道内循环。远期展望:LL7金湖至杨州一级公路:起点位于金湖县县城,利用金宝南线约15公里,改线并拓宽东闵线约25公里,新建高邮湖大桥约8公里,接上省道333,终点位于杨州城北。2.1、 县域公路规划:根据金湖县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对金湖县现有县域交
19、通进行全面审视,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湖县“十二五”县域公路和县域航道的建设任务,充分利用交通建设的导向作用,改善城乡发展的投资环境,引导各种城市组成要素和乡村组成要素,向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方向集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副中心和卫星城的建设,促进金湖县新的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1.1. 县道:根据金湖县县道网规划(2006年)全县共规划县道11条,268.181公里,规划建设等级全部为二级及以上标准。县道中已建设的等级路10条,共计150.224公里,其中二级路90.214公里,三级路47.021公里,四级路12.989公里。2.1.2. 乡道:根据金湖县乡道网规划(2008年),全县共规划乡道
20、85条,465.931公里,规划建设等级全部为四级及以上标准。其中等级路为457.601公里,在规划的乡道中四级路占较大比例,共计411.232公里,另外二级路19.947公里,三级路26.422公里。2.1.3. 村道:预计至2010年底,我县村道里程将达到446.712公里,其中四级公路公路358.8公里,其它为等外公路。2.2、 “十二五”县域公路规划(一)新增县道:2.2.1. h黎高线:由金湖黎城镇起点位于金宝南线与园林路交汇处,经黎城镇工农村、县原种场向南延伸至安徽省天长市高庙集镇,与原县道网规划中的“塔高线”相连,里程约10公里。2.2.2. 吕洪线:由吕良镇政府向北经孙集集镇再
21、向北至洪泽仁和与县道网规划的“涂仁线”相连,里程约10公里。2.2.3. 3、闵横线:由闵桥镇政府向东南经横桥集镇穿过环湖大道至荷花荡景区,里程约25公里。2.2.4. 东唐线:由金湖大桥东桥头向东沿老332至唐港集镇,里程约20公里。2.2.5. 黎银线:由利农闸向东经城东、漫水路至东偏泓,与县道网规划的“共闵线”相连,里程约10公里。2.2.6. “黎戴”延长线:将县道网中规划的黎戴线反向延长,起点由制药厂向西延伸至黎铜线,再向西至茶场(省道332),再右拐经绕城段至省道331,里程约10公里。2.2.7. 前吕线:由前锋镇政府经前锋同心村向西经泗湾湖农场、吕良镇赤水村、大庄村至吕良镇政府
22、与县道网规划的“陈金线”相连。2.2.8. 秦张线:由涂沟镇秦庄站向东经金宝南线后至张尖,与已建成的县道“涂闵线”相连。远期展望:2.2.9. 荷花荡至白马湖旅游大道(闵白线):由闵桥太平桥北向北经塔集、银集、涂沟(原夹涂线)三镇后至宝红桥,再经宝应湖农场向西北,从前锋集镇东侧向北至白马湖集镇,跨过省道331与白马湖旅游大道相连,里程约45公里。2.2.10. 银复线:将原宝复线规划为县道,里程约8公里。2.2.11、闵陈线:由闵桥西河口(环湖大道终点)继续向北沿入江水道左堤至陈桥镇郭桥村刘尖,里程约40公里。2.2.12、 黎卞线:由西偏泓沿入江水道右堤向南至卞塘墩塘坪,里程约30公里。(二
23、)乡道:根据省市下达计划,结合金湖实际,分年度对现有乡道公路等级逐步提升至三级及以上标准。(三)村道:根据省市下达计划,结合金湖实际,每年计划建设乡村道约150公里。2、县域交通L2、干线航道规划1.2. h金宝航道1.2.2. 金邮航道3、运输枢纽根据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要求,按照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互相协调、紧密衔接、互相沟通的客观规律,分析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和民航交通的发展变化,分析城市区位、城市布局、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的发展变化,以客货中转环节少、速度快、耗时少为准则,研究提出金湖县“十二五”运输枢纽及其集疏运系统的建设任务,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4、港口建设根据上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页 金湖县 交通运输 十二 发展规划 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