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呼伦贝尔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提出的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经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特编制此规程。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大豆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机械化程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本地生产的大豆不仅无污染,产量高,商品性好,而且以规模化生产程度高、投入产出比小以及商品率高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大豆能够根瘤固氮,耐湿性强、是许多作物的优质前茬,在双减和生态农业上占有特
2、殊地位。大豆类型较多,既有以蛋白、油分加工为主的普通品种,也有富含卵磷脂、异黄酮等药物成分的药用大豆,还有用作牧草、豆芽、毛豆、豆浆等多方面的专用大豆。相当多的品种类型生育期较短,能在呼伦贝尔市所有旗市种植,是岭东大部分乡镇的主栽作物,也是重要的救灾补荒作物。2023年大豆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是呼伦贝尔市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作物。大豆营养全面,是主要的植物蛋白和重要的植物油来源。可食用,可作优质饲料,也是重要的食品、药品等工业原料。大豆已列入国家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重点支持计划中,是目前本地国家单项补贴最多的作物。我国大豆自给率低,对外依赖度高,短期之内进口为主,自给为辅的局面无法改变。在未来,一
3、方面需要保证国际供应链的流畅、稳固,降低突发事件对于大豆供应链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需要提升标准化程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机械化率,减低不良环境和有害生物危害损失,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大豆产量,提高自给率,保持我国大豆供需平衡,避免对下游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但本地春季少雨、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和新型大豆生产方式导致病虫害和杂草复杂多变,危害逐年加重。尤其是豆田杂草,基数大、种类多、多批出苗、还有许多多年生恶性种类,目前在本地除草剂用量远超其他所有有害生物用药量的总合。和大豆相比杂草具有极其显著的竞争优势。由于目前含有耐灭生性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尚未大面积推广,普通大豆田随着大豆栽培方式的不断
4、改进、除草剂持续推广,农田杂草群落也在不断演替变化,抗药性逐渐显现,不仅除草不及时常会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产,而且超量用药、土壤和农产品污染日益成为产量提高品质改善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另外许多杂草是大豆病虫的传播媒介,有些杂草还对人畜有害。因此制定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大豆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对保障大豆种植和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发展和标准化生产,对不断改善优化农田生态,保持和扩大呼伦贝尔绿色品牌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针对大豆杂草防治的标准,目前国内查到的只有湖北省无公害食品大豆主要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16)、哈尔滨市黑土区大豆田间杂草防控技术规程(2024)和滨州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
5、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23)。由于不同地区地域性和农田生态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外地标准难以适应本地条件,因此大豆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的制订和实施已迫在眉睫。有鉴于此,根据目前本地大豆杂草防治技术应用状况,参考各地标准和经验编写制定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编制过程(一)前期研究基础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扎兰屯职业学院、呼伦贝尔市农业(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协会、扎兰屯市科协农科局、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呼伦贝尔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等单位合作,多年来相继开展了大豆有害生物的发生与防治研究,曾取得多项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
6、市科技奖励。2020年2024年,又相继开展了大豆高抗性新品种选育、大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呼伦贝尔市植保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中国科协推选的一一扎兰屯大豆科技小院建设、呼伦贝尔大豆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专著编写等项目。已有数项成果审定验收,专著也于2023年底正式出版发行。2023年12月开始进行本标准的编制事宜,在编写过程中,标准制定起草工作组收集和查阅了与大豆杂草防治技术相关的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收集了相关文献,对过去的试验调查数据及相关文材料进行认真分类、整理。起草小组在现有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需要编制的标准进一步论证和研讨,2024年初呼伦贝尔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
7、牵头提出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制定申请。(二)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2024年初项目组按照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12月28日关于征集2024年度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公告、关于下达2018年度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均为长期从事大豆科研、教学和指导田间生产的技术人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业务,了解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规定并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工作组成立后,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内部分工及进度要求,责任逐项落实到人。(三)起草阶段2024年2月通过对多年大豆植保科研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
8、、分析,完成标准初稿。2024年3月编写组对初稿进行审议,修改完善,形成标准讨论稿。在编写过程中,标准制定起草工作组检索查询了相关的国标、行标及地方标准,在严格遵循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基础上,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完成了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标准讨论稿)。(四)标准立项审查会2024年5月,在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召开了呼伦贝尔市农业地方标准立项会。会上审查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标准主要越草人关于标准草稿详细介绍,同意该标准进行立项,并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起草小组对立项审查会专家和咨询到的行业相关专家所反馈的意见进行了梳理和研讨,对专家提
9、出的符合当地实际,对在生产中具有可行性的意见进行了采纳。会后根据专家意见,形成了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五)发函征求专家意见2024年5月7月,课题组多次征求科研机构、基层单位等相关专家意见,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技术规程,使本标准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内蒙古农大、中国农大、扎兰屯职业学院、呼伦贝尔市农科所、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国营绰尔河农场、国营卧牛河马场、阿荣旗中奇农民专业合作社、扎兰屯春雨农药商店等单位30位专家和一线农业科技工作者征求意见,收到修改
10、意见后,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于2024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在呼伦贝尔市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经一个月的公示期没有收到反馈意见。形成了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送审稿)。(六)送审阶段2024年8月,将标准送审稿报送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汇总后于2024年月日,报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你2024年月日,在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召开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技术审查会,会后进一步修改了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并形成报批稿。(七)报批阶段2025年月日,起草标准工作组将地方标准报批稿上报至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汇总后于2025年月日报送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四、制定标准的原则
11、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我们遵循“合法性、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1、合法性原则标准的编制以贯彻执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为基础。2、规范性原则本标准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防治原则等做出规范。3、科学性原则本标准在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生产经验基础上,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分类与计算方法,体现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原则。4、先进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参考借鉴和吸取了国内相关资料的论述及多年的可行性实践经验,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地区为首次编制,体现了先进性的原贝1.5、可操作原则本标准所确定的大豆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符合呼伦贝尔地区的
12、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运用于生产实践。(二)编制依据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同时依据下列资料编制:(与病虫一样)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频振式杀虫灯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876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NY/T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豆 杂草 综合 技术规程 编制 说明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1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