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1.ppt
《人工挖孔桩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1.ppt(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设计,孔桩土方采用人工开挖,每节开挖高度视地质情况为0.51.0m,孔内出碴采用卷扬机提升吊桶运出,护壁模板采用上口小、下口大的嗽叭型模板,拆上节立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护壁采用钢筋砼,厚度上口厚15cm、下口厚10cm。孔口第一节护壁厚30cm,并高出实际地面2030cm。护壁形式采用内齿式护壁,上下节搭接5cm,作为施工用的衬体,增加抗塌孔的能力。砼强度等级C25(与桩体砼标号相同),并且在砼中掺入适量高效早强减水剂。护壁钢筋采用10光圆钢筋。上下两节护壁通过竖向筋连接形成整体。,护壁设计,防护栏杆(H=1.2m)出土侧设门上锁,孔口设外倾斜坡防孔口坠落,内齿式护壁,
2、直径为1.2m的人工挖孔桩护壁钢筋竖向筋采用2310、箍筋10150(级),竖向筋上下层之间采用弯钩连接;直径为1.5m的人工挖孔桩在普通区域护壁钢筋竖向筋采用2810、箍筋10150(级)。直径为1.8m的人工挖孔桩在普通区域护壁钢筋竖向筋采用3410、箍筋10150(级)。上下两节护壁通过竖向筋连接形成整体。,护壁钢筋布置,孔口设置,先挖出首节护壁深度,首节护壁上口厚度0.3m、下口厚度0.25m,顶部高出地面2030cm,绑扎钢筋、支立护壁模板,浇注孔口护壁混凝土。孔口顶面设置外倾斜坡,防落物向孔内滚滑。浇注混凝土时设置孔口栏杆、安全爬梯、埋设安全带固定栓点,布设通风、照明线路。平面布置
3、如下图:,三、人工挖孔作业,每节挖孔深度为护壁高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护壁视现场地质条件而定每节高为0.51.0m。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碴土装入吊桶,提升架垂直提升至地面,再倒运出桩孔竖井。在吊桶提升过程中,桩内施工人员暂停挖土躲避开吊斗正下方。当吊桶提升至高出洞内地面1.0m时,人工水平推动吊桶离开井口卸土,下吊桶继续挖土。随开挖随支护,清理桩孔壁松散土体,复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及时修正,并按下列顺序进行护壁施做。绑扎护壁钢筋:按设计图纸插入竖向钢筋并保证向下预留长度,再布设环向箍筋并绑扎成形,及时安设模板。浇注护壁混凝土及拆模:模板安装好后,浇注护壁早强混
4、凝土,强度等级C25,灌注时可从模板上口插入捣固片或用钢筋棒反复捣实。,护壁模板采用特制组合式钢模板,模板间用U型卡钉连接。孔口砼施作好后应将测量点位引到孔口,便于在开挖过程中随时复核桩孔垂直度、孔径等。每挖进一个循环采取从孔口中心吊线锤的方式对桩孔直径、垂直度、中心偏差作一次校核。,四、人工挖孔确保安全措施,人工挖孔作业人员必须先进行专项培训考核后上岗,作业人员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下孔作业前,应排除孔内有害气体,并向孔内输送新鲜空气。现场立警示牌,在孔口处设置防护栏,且不低于1.2m。凡下孔作业人员均需戴安全帽、系安全绳,必须从专用爬梯上下,严禁沿孔壁或乘运土设施
5、上下。作业前检查桩孔及施工工具,所有电气设备均装有漏电保护装置,临电设施严格按TN-S系统布置,孔下照明使用安全电压灯具。遇有异常情况,如孔洞、地下水、黑土层、有害气体等,立即停止作业,撤离危险区,不得擅自处理,严禁冒险作业。,每班作业前打开孔盖进行通风。发现有害气体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孔下无人作业时,将孔口盖严。挖出的土方,随挖随清,孔口不得堆土。孔口5米范围内不得有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孔上任何人严禁向孔内投扔物料。凡孔内有人作业时,孔上必须有专人看护,并随时与孔内人员保持联系,不得擅自撤离岗位。孔上人员随时监护孔壁变化及孔底作业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离,并向领导报告。挖孔过程中如
6、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时,应暂停开挖及时采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等方式处理。出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经常检查定期保养。,施工过程中严禁超挖,如遇不稳定土层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每节护壁开挖长度,及早支护、及早浇注护壁砼。施工过程中需在上层护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一般不小于24h),方可拆模继续开挖下一节土体。人工挖孔的过程中,要保证孔内人员操作面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通风设备选用鼓风机,桩孔自地面向孔内布设一根100帆布通风管。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每天开工前要采用小鸡等进行有毒气体的活体检测。人工开挖全过程地面上设“正在施工”标志,并且保证每个桩位至少有
7、三名工作人员,一人孔内,二人孔口,因本合同段内人工挖孔桩深度均小于15m,可通过语言交流保持孔内、孔口作业人员的联系,孔内、孔口作业人员定时交换(不超过2h)作业位置,避免工人疲劳作业。,装渣容器采用软质塑料容器,高度不大于0.6m,直径不大于0.4D(D为孔径)。提升设备选用机械提升,配备自动锁定装置。孔底设半圆形防护架(半径为桩孔半径),防止吊桶提升过程中意外落物。,五、石方爆破,A、爆破参数 桩基入岩爆破参数其实际值根据所爆破的孔桩直径、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岩石的风化程度、岩石的结构组分、内聚力、裂隙性、特别是岩石的变形性及其动力特性、以及所用炸药的性能来确定。单位用药量系数 孔桩入岩爆
8、破的岩石为中、微风化,孔桩直径为1.2m、1.5m、1.8m,周边对所爆破岩石的约束力大。根据孔桩工程入岩的爆破参数类比、修正,得出单位用药量系数K可参照下表:,炮眼间距 孔桩入岩采用手持式气动凿岩机钻眼,炮眼直径d=3242mm,即a=(1520)d,a=500850mm。炮眼深度与循环进尺 在小直径孔桩入岩爆破中,岩石的周边夹制力大,炮眼利用率低。一般炮眼深度L取孔桩直径D的0.60.8倍,即L=(0.60.8)D。其中掏槽眼宜比周边眼加深100200mm。孔桩爆破炮眼利用率一般可以达到8595%,则循环进尺L=L=(0.850.95)L。B、炮眼布置 在小直径孔桩爆破中,工作面按掏槽眼3
9、4个,周边眼713个。其中掏槽眼按照锥形布置,倾角1015;周边眼多用垂直眼,距孔桩护壁100200mm均匀布置。,装药量计算,1、装药量计算(1)每循环进尺所需用药量可参照以下公式计算取其小值:QS=(0.330.55)KW3式中:Q每循环进尺用药量(g)K单位用药量系数,见表1(g/m3)W最小抵坑线,m或 Q=KabLa孔距,(m)b排距,(m)L炮眼的平均深度,(m)(2)单孔理论装药量q=Q/N q单孔理论装药量(g)Q每循环进尺用药量(g)N工作面炮眼数量,(个),2、装药量的分配 一般情况下,掏槽眼的药量qt比周边眼药量qb多装2025%qt=(1.21.25)q qb=(0.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 挖孔桩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