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ppt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ppt(6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概述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 产生机理看图实践,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包括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冠脉痉挛,大小动脉炎波及冠状动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等因素导致。,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T改变为主。但不能仅凭心电图ST-T改变就判定一定是冠脉病变。,T波改变 机制,ST段压低:水平型 或 下斜型 压低程度在0.05-0.15mV之间。少数病人表现为ST段水平型延长
2、机制:以损伤电流学说为主,ST段偏移的测量:以T-P段为基准,J点后0.06-0.08s处测量,心律失常U波改变QT间期延长,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急性血栓形成,突然完全或不完全性阻塞血管,或冠状动脉痉挛性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形成急性的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临床分为典型性(劳力性)心绞痛发作和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改变,典型心绞痛发作:缺血部位的导联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和(或)缺血型T波倒置。可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阻滞等。心绞痛缓解之后,心电图迅速恢复正常。,女性患者,63岁,高血压
3、病史4年余。5小时前情绪异常激动后突然语言障碍,胸部闷痛。既往心电图基本正常。,变异性心绞痛 缺血区导联出现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改变,对应导联呈“镜像反映”表现为ST段下移。症状缓解后,心电图迅速恢复正常。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49岁,10年前确诊为冠心病。近几日出现明显胸闷,每日发作1-2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注意:心电图对于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心室肥厚、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ST-T改变。,心电图如何诊断急慢性心肌缺血?,临床上有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病史;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
4、验、核素心肌显像等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多次心电图上出现缺血性ST-T改变,U波改变或心律失常;排除其他可能引起ST-T改变的原因。,前降支近端阻塞可导致广泛前壁心梗,右冠状动脉阻塞可导致下壁心梗,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改变,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其远端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供血中断发生局部缺血、损伤和坏死的一系列心电图演变及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表现为长时间的、剧烈的心前区疼痛。,缺血性T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坏死型Q波,心肌梗死的基本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的基本心电图改变,缺血性T波 缺血若发生在心内膜的肌层,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T波高耸;若在心外膜下或透壁性心肌缺血,T波倒置,典型者呈冠状T波,(一)
5、缺血型T波改变(1)上升支与下降支对称(2)顶端呈尖耸箭头状(3)T与QRS主波方向相反(4)超急性期-持续时间短:T 波高耸、正向,损伤性ST段抬高 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典型者呈单向曲线。两种机制:损伤电流学说 除极受阻学说,(二)损伤型ST改变,1、正常心肌与损伤心肌产生电位差-损伤电流2、受损心肌不能或不完全除极-除极受阻-ST移位心电图特点:(1)ST段抬高(2)与T融合(3)弓背向上“单向曲线”,坏死型Q波在原先无Q波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Q/R1/4,Q波时限0.04S)原来正常范围的q波变为异常Q波在不应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q波机制 细胞坏死-不能产生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冠心病 典型 心电图 表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