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docx
《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修订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修订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现行有效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排查结果的通知文件精神,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的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经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特编制此规范。(二)提出和归口单位本规范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一)制定标准的目的我国是世界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种植面积、稻谷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稻米在我国口粮消费中居第一位,全国65%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优质稻比例只有10%-20(左右。水稻是我市主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o3-126
2、04、北纬47。05-5320,之间,气候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日照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h,降水期多集中在7月-8月,水稻主产区夏季降水量为485mm-54011m,土壤质地相对肥沃,适宜水稻种植。呼伦贝尔水稻品质优良、市场认可度高,销售范围广。为充分发挥我市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商品优势,进一步完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从整体上提高我市水稻生产水平,结合呼伦贝尔市的气候、耕作特点和多年来单一的水稻增产栽培技术,通过引进新品种,集成成熟的水稻高产科技成果,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炼出具有科技含量高、科学化、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呼伦贝尔市优质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二)
3、制定标准的意义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寒地稻作区之一,生产的水稻全是粳稻,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我市水稻生产中由于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品种进化的高层性,光温生态的特定性和生长发育的可塑性等诸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寒地水稻生产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全市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我市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充分利用我市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来打造呼伦贝尔市优质水稻品牌,将呼伦贝尔市各水稻产区建设成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成优质稻米的加工基地,并将大力推动我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因此,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将进一
4、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高种植户和企业收益,同时为我市水稻生产的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三、编制过程(一)分工情况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为本标准提供人员和技术保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本标准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协调组织试验,扎兰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阿荣旗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英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及数据采集。(二)起草阶段2024年3月,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查阅了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相关技术资料、文献,对扎拦屯市、阿荣旗、英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开展多年的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开展实地调研,初步形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增效 栽培技术 规程 修订 说明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1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