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基坑支护施工部位交底容:1、 施工依据:1、 国家现行施工规及质量验收标准;2、深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排水安全专项施工案 3、省建工集团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下室的基坑采用整体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工程开挖面积约22000m2,普遍开挖深度约8.5m(高程172.1(0.00)起算)。基坑北、南及西侧三侧均为空地,采用两级放坡开挖方式,场地东侧紧邻兴国西站站房侧采用土钉墙+抗滑桩的支护方式。站前广场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主要为-7.6m和-7.8m,实际开挖标高(包含600mm厚底板、75mm厚防水及防水保护层及20
2、0mm厚垫层)为-8.475m和-8.675m;电梯、扶梯、集水井等井坑标高有:-8m、-8.5m、-8.61m、-8.8m、-9.1m、-9.3m、-9.4m、-9.8m、-10.0m,实际开挖标高有(包含600mm厚底板及200mm垫层)-8.6m、-9.1m、-9.21m、-9.4m、-9.7m、-10.1m、-10.2m、-10.6m、-10.8m。开挖遵循先深后浅,大面积部分采用机械开挖,局部人工开挖三、施工部署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坑东侧采用土钉墙+抗滑桩支护方法。1、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按顼目部对整个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平面布置进行钻孔管理。根据地勘报告,结合现场情况和施工方案图纸及
3、相关规规程要求,设计规划好钻机开行路线,作业顺序。2、严格执行本基础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的有关措施,做好基坑支护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达到安全文明”的施工管理目标。3、在施工过程中,确因施工需要对原施工平面布置进行改变, 应向公司施工技术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批后实施。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 1、工艺流程钻孔机就位 钻孔 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按照工序原理各道工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逐序检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
4、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2)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3)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I、套管径应大于钻头100mm。II、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III、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IV、继续钻孔: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持力层后,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继
5、续钻深1m左右,作为插入深度。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4)孔底清理及排渣I、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II、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III、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5)水清底:在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管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6)浇筑混凝土:停
6、止射水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I、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接施工;导管底端应始终埋入混凝土中0.81.3m;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II、混凝土的配制(商混)。III、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在选择施工配合比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10%15%。IV、水灰比不宜大于0.6。V、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规定的浇筑期间,坍落度应为1622cm;在浇筑初期,为使导管下端形成混凝土堆,坍落度宜为1416cm。VI、水泥用量一般为350400kg/m3。VII、砂率一般为45%50%。(7)拔出导管: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及时拔出导管。
7、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8)插桩顶钢筋:桩顶上的插筋一定要保持垂直插入,有足够锚固长度和保护层,防止插偏和插斜。(9)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1组。每根灌注桩不得少于1组。(10)雨期施工:I、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不宜在冬期进行。II、雨天施工现场必须有排水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要防止桩机移动,以免造成桩孔歪斜等情况。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示意图 2、钢筋笼施工(1)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吊入桩孔,应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2)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并应检查每根桩的纵横水
8、平偏差。(3)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应经常予以校核。(4)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5)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钢筋骨架允许制造偏差与质量检查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钢筋骨架长度+5,-10尺量检查2钢筋骨架直径5尺量检查3主钢筋间距0.5d尺量检查4箍筋间距或螺距20尺量检查5加劲筋间距20尺量检查6钢筋骨架垂直度1/200L吊线尺寸检查7保护层20尺量检查 3、泥浆护壁施工(1)泥浆护壁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钻进。经采
9、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2)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3)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浇筑前,导管中应设置球、塞等隔水;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m。(4)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泥浆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4%8%。胶体率不小于90%。(5)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定。(6)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7)混凝土浇接近桩顶时,应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支护 施工 技术 交底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