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题库(开放).docx
《250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题库(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0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题库(开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题库(含客观题参考答案,但因手工制作,不保证100%正确,如个别重复、个别错别字等等,请知悉。强烈建议将答案找到教材出处并座做记号)。对答案有异议,有重复、错别字等等欢迎及时指正,谢谢大家。主观题答案不提供(有答题举例),请各责任教师、辅导教师根据教材、课件等总结或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单选题部分1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D)A.工程科学B.社会科学C.现代科学D.自然科学2 .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八)A.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B.科学是探究过程C.科学是态度价值观D.科学是知识体系3 .20世纪80年代
2、中期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科学教育第三次改革浪潮,这个时期被称为(B)A.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B.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C.综合课程时期D.科学的大众时期4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A)时期。A.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B.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B.综合课程D.科学的大众5 .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C)A.清朝钦定学堂章程B.清朝奏定学堂章程C.民国幼稚园课程标准D.新中国幼儿园课程大纲6 .以下哪一点不是现
3、代科学教育的特点(D)A.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B.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C.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D.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7 .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A)A.清朝末年B.民国初年C.解放初期D.改革开放时期8 .提倡从儿
4、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B)A.陈鹤琴B.陶行知C.杨贤江D.张宗麟9 .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D)A.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B.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C.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D.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10 .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C)国的科学教育体系。A.英国B.日本C.美国D.挪威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不包括哪一项(D)。A.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与技能C.科学知识D
5、.科学思想1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最下位、最近切的目标是(D)A.总目标B.单元目标C.年级目标D.活动目标13 .“兴趣、好奇、好问”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A.科学情感与态度B.科学方法与能力C.科学知识14 .“预测与推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BA.科学情感与态度B.科学方法与能力C.科学知识A)方面的目标。D.科学经验)方面的目标。D.科学经验15.“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这是哪个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B)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6. “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属于(D)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A.2-3岁B.3-4岁C.
6、4-5岁D.5-6岁17 .“引导学前儿童在操作、探究中发现并理解三脚架稳定的特性”,该活动目标表述是从(A)的角度?A.教师B.学生C.幼儿园D.教育行政机构18 .有学者专门提出“儿童的科学”的概念以区别于“成人的科学”,认为儿童科学学习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应符合学前儿童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A)的特点A.生活性B.启蒙性C.科学性D.生成性19 .大班科学活动地下的秘密王国的目标表述为:观看森林冬景图。说说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请问这个目标表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A)A.混淆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B.目标表述不清晰C.目标表达没有从儿童视角D.目标的制定没有体现年
7、龄适宜性20 .夏天雨季,突降暴雨,学前儿童立即被下雨所吸引,雨后地面出现小水洼,蚯蚓钻出来了,树叶挂着露珠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暂停了原本准备的课程教学计划,而是与儿童一起观察雨并进行引导教学,这体现了科学教育课程的(C)特点.A.突发性B.偶然性C.生成性D.启蒙性21 .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等,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科学探究过程,是(A)取向的。A.学科B.生活C.学术D.实践22 .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A)活动,因为这样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
8、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A.区域B.集体C.角色D.户外23 .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D)A.观察认识型活动B.实验操作型活动C.技术操作型活动D.区域游戏型活动24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这体现了区角活动的(A)特点。A.自主性B.独立性C.实践性D.创造性25.区角活动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A.材料多样性B.操作层次性C.时空开放性D.活动自主性26 .家庭中科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这是家庭教育中进行科学教育的(C)特点A.
9、随意性B.个别化C.灵活和随机D.持久和连续2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A)为主要活动方式。A.探究B.游戏C.上课D.集体教学28 .幼儿需要根据探究的任务和对问题的猜测假设,选择适宜的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制订研究的计划和调查的方案。这属于幼儿科学探究的(B)环节。A.猜测假设B.调查验证C.收集信息D.结论解释29 .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动手操作,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C)A.控制法B.演示法C.实验法D.观察法30 .因为学前儿童在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影子的存在,所以教师就借此引导他们认识光影关系,生成了一次科学教育
10、课程,这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A)A.生成性原则B.偶发性原则C.非常规原则D.趣味性原则32 .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B)活动,因为这样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A.区域B.自由C.角色D.户外33 .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D)A.观察认识型活动B.实验操作型活动C.技术操作型活动D.区域游戏型活动34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
11、。这体现了区角活动的(A)特点。A.自主性B.独立性C.实践性D.创造性35 .美国基于Stem教育的“5E”教学模式其核心环节是(B)A.参与B.探究C.解释D.迁移38 .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中明确教师负责整合三个维度来促进基于探究的教学,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三个维度之一。(D)A.科学与工程实验B.跨学科概念C.核心概念D.学习环40 .纲要和指南中多处强调“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在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等,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特点。A.生活性B.启蒙性C.科学性D.生成性41 .在科学发现区,教师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协作者,尽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以及科学游
12、戏中成为(A)oA.主动构建者B.服从指挥者C.活动执行者D.外部观察者42 .(B)就在幼儿身边,便于他们接近和开展活动,是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常规的且利用率较高的场所。A.活动室B.自然角C.观察室D.实验室43 .幼儿的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B)为代价来求取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A.场地B.兴趣C.常规D.秩序44 .心理环境是学前儿童有效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保障,幼儿园科学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从(C)两方面展开。A.幼儿园行政管理和鼓励教师创造B.加强家园合作和师幼互动C.幼儿园物质准备与师幼良好互动D.专家指导和家园合作45 .儿童的科学研究始于疑惑,而疑惑又源于(B)A.认知平衡B.
13、问题情境C.认知冲突D.认知缺失46 .诸如幼儿园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幼关系等是(C)课程资源。A.显性B.社会C.隐性D.园内外47 .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的方法是(A)A.描述记叙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等级评定法48 .旨在提前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的评估是(D)A.终结性评估B.预测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诊断性评估49 .旨在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或修正课程的评估是(C)A.终结性评估B.预测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诊断性评估50 .为倾听5岁以下幼童而创设的具体框
14、架,组合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以参与式工具(如让幼童使用相机拍照、旅行、绘图、画画、进行角色扮演等)的使用为特征的新方法是(B)A.马斯洛方法B.马赛克方法C.故事评价法D.综合评估法51 .在有关磁铁的区角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环形磁铁、条形磁铁、纽扣磁铁等多种类型的磁铁,让幼儿去探索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物体,不能吸住哪些物体;不同的磁铁可以怎么玩等等,教师这样做体现了区角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A)原则。A.材料多样性B.体验真实性C.角度多样性D.操作层次性5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
15、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A.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B.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C.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D.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53 .(C)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A.马卡连科B.维果茨基C.皮亚杰D.布鲁纳54 .以下不属于儿童家庭科学教育的特点的是(D)A.个别化B.灵活与随机C.持久和连续D.专业化55 .有关幼儿园工程教育指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A.活动中要根
16、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B.活动中要给学前儿童充分动手操作的时间C.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学前儿童的动态,并适时地给一些建议D.活动中要严格按工程教育程序,不能让幼儿随意设想56 .幼儿园对科学教育实施集体教学具有高效、经济、公平的特点,以下不是集体教学优点的是:(C)A.引领性强和系统性强B.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集体感C.灵活方便,生成性强D.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57 .以下哪一点不是当前的幼儿园“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A)A.教师根本没有对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的意识B.更加重视集体教学,忽视生活中的科学C.把随机当随意,缺少深度的思考D.迷失在琐碎中,缺乏科学的敏感度58
17、. 当前,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共育成为幼教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逐渐走向社区,将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有益补充。特别是近来非常受欢迎的(A),是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之纳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尝试。A.博物馆课程B.图书馆课程C.艺术馆课程D.合作课程59. (A)是指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观察或测查,制定发展检核表,对照表中的各个项目,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好标记,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A.发展检核表法B.问卷调查法C.马赛克法D.量表法60. “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这是有关物质科学活动的学前儿童学科领域(C)发展目标。A.3-4岁B.4-5岁
18、C.5-6岁D.6岁以上61 .在幼儿园中有一类供全园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并具有专门功能性的活动室,其被称为(B)A.科学发现室B.科学专项室C.科技应用室D.科学活动室62 .在小班科学活动“泡泡乐园”中用“感知泡泡是圆形的,体验吹泡泡的乐趣”这样的目标描述(D)A.过于宽泛B.过于具体C.恰到好处D.稍显大63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自由的选择权,因此在材料的设计上要(A)A.多样化B.有操作性C.有开放性D.长期化64 .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B),即强调课程内容源于、高于进而回归学前儿童的生活。A.启蒙性B.生活性C.学科性D.生成性65 .以下不属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的特点
19、的是(D)A.更加真实与自然B.更加灵活和多样C.更加自由和自主D.更加系统和专业66 .以下属于描述记叙法的是(AA.轶事纪录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连续记录法67 .以下属于描述记叙法的是(AA.档案记录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连续记录法68 .以下属于取样观察法的是(BA.仪器辅助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等级评定法D.连续记录法69 .以下属于取样观察法的是A.仪器辅助法B.档案记录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连续记录法70 .以下属于取样观察法的是A.描述记叙法B.档案记录法C.事件取样观察法D.频率记录法71 .以下属于等级评定法的是A.频率记录法B.
20、档案记录法C.时间取样法D.事件取样观察法72 .以下属于等级评定法的是(D)A.轶事纪录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符号记录法73 .除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科学教育内容,幼儿园和家庭一日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偶发生成的科学教育契机,教师要敏感关注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促进学前儿童科学学习。这是科学教育(C)特点。A.启蒙性B.生活性C.生成性D.科学性74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的意义(D)A.落实课程目标B.丰富教学内容C.明确教学组织形式和实施办法D.促进儿童成长75 .集体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可以分为经验准备和(B)A.物资准备B.物质准备C.心理准备D.环境
21、准备76 .在“纸桥大力士”这一活动中,教师设计的目标有“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改变纸的承受力”“让幼儿操作中记录比较实验结果,体验探索纸桥的快乐”。这样的活动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是(A)A.表述主体混乱B.语言表达有误C.层次不分明D.状态不清晰77 .美国基于Stem教育的“5E”教学模式其初始环节是(A)A.参与B.探究C.评价D.迁移78 .美国基于Stem教育的“5E”教学模式其应用环节是(D)A.参与B.探究C.解释D.迁移79 .美国基于Stem教育的“5E”教学模式分为5个过程,其中“幼儿经验的抽象化和理论化”过程是(C)A.参与B.探究C.解释D.评价80 .美国基于Stem教育
22、的“5E”教学模式其最后环节是A.评价B.探究C.解释D.迁移81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B)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A.主体B.客体C.环境D.内部建构82 .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A)(1936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A.社会与自然B.常识与科技C.格物与致知D.数学与常识83 .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B)A.幼稚园教育指南B.幼稚园课程标准C.幼儿园教育大纲D.幼儿园教育纲要8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04 学前 儿童 科学 教育 活动 指导 题库 开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2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