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_难忘九一八练习.docx
《4.14_难忘九一八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4_难忘九一八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4课难忘九一八习题1一.选择题1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A.1月1日B.7月7日C.8月13日D.9月18日2.关于九一八事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由ZG军队炸毁一段铁路路轨而挑起的B.蒋介石命令ZG军队英勇抵抗C.导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变成日本的殖民地D.发生在1937年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台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歌曲松花江上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
2、三事变4.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很快沦陷的主要原因是()A.东北军战斗力低下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D.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5 .九一八事变以后,ZG东北守军与日军第一次激烈的战斗是()A.柳条湖之战B.北大营战役C沈阳战役D.嫩江大桥之战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蒋介石及其他军政要员,进行“兵谏”,请问这是什么事件()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柳条湖事件D.西安事变7.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主要是为了()A.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B.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C.与ZG共产D友好相处D.打回东北去8 .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3、)A.ZG国民DB.广大ZG人民C.ZG共产DD.日本帝国ZY9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粉碎国民D反对派的企图B.力图改善国共两D关系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国共联合抗日D.对蒋介石采取保护态度10.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A.国民D内亲日派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B.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C.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D.ZG共产D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作的努力二.材料解析题材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台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体那无尽的宝
4、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歌曲松花江上请回答:(1)使得东北人民“脱离了我的家乡,抛体那无尽的宝藏”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2)请写出使东北迅速沦陷的原因(3)歌曲唱出了东北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问答题说说ZG共产D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答案:一.1.A2.C3.A4.C5.D6.D7.B8.D9.C10.D二.(1)九一八事变1931年(2)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3)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年,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第14课难忘九一八习题2一、填空题1、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O2、九一八事变的时间
5、是,地点在o3、九一八事变后,只有一个多月,东北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4、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o5、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o导致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6、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的侵略。ZG共产D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oZG人民的抗战开始了。7、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ZG共产D提出建立全国的主张,要求国民ZF,o8、国民ZF东北军将领和十七路军,接受了ZG共产D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o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9、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督促、出兵进攻陕北的
6、红军。10、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o11、ZG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又叫做,发动者、o13、西安事变后,ZG共产D从出发,主张解决。Dzy派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14、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从此,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5、国共两D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o二、列举题:1、列举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及职位。2、列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3、列举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进行抗日的队伍及领导人。4、列举ZG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简述题:1、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
7、史意义。2、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D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ZG共产D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是为什么?四、材料分析1、见书72页的松花江上的歌词请回答:(1)是什么原因导致“我”脱离家乡而流浪?(2)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歌中提到的“九一八”指什么?(4)歌词的内容反映了什么?2、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请回答:(1)这是谁在什么事变后发给谁的命令?(2)这个命令造成什么恶果?(3)此材料反映蒋介石对日采取的核心态度是什么?3、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D接近以来,对于
8、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引自日本ZF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民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引自蒋介石在国民D南京市D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2日)请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9、什么?4、材料一:“对于五十岁以上的ZG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穿孔。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ZG共产D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世纪老人张学良材料二: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10月15日发给张学良家属的唁电,称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了张学良在近代史上两大主要功绩及其影响。(2)结合张学良的功绩谈谈你的看法。5、材料: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
10、、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请回答:(1)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的目的是什么?(2)蒋被捉后,对如何处置蒋介石中共的主张是什么?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是什么?(3)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的,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答案1、柳条湖事件2、1931年9月18日,沈阳。3、四、一百五十多万4、日本帝国ZY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加紧侵略ZG的步骤5、东北三省沧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6、抗日义勇军、杨靖宇、抗日游击战争,局部、7、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日9、西安、张学良、杨虎城10、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ZGSH的主要矛盾11、19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4 难忘 九一八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2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