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docx
《关于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具体举措。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聚焦做深产业链、提升贡献度”主线,以深化人
2、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型人才。全面压实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构筑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探索技能人才强区的新路径,服务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打造用职业技能引领社会共同富裕的样本(二)工作目标。十四五”期间,努力建成1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2个国家级优质专业。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建成职业教育改
3、革成效明显区、职业教育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1所兼具实训实习与企业生产双重功能的仙女山文旅产业学院。协同打造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争取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会址落户仙女山。引进1所高职院校或高职分院落户仙女山或凤来新城。到2025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以上。技能人才供给与文旅融合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显著提升,形成技能人才涌现、工匠凸显、大师引领的技能型社会格局,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
4、行,开足开齐开好思政必修课程,严格思政课教材选用管理,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彰显文化育人特色。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三)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强化德育实效,建好德育实践基地,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设公共
5、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保证体育课程时间,拓展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空间,营造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的学校体育氛围。增强美育熏陶提升学生美育活动参与率。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勤工俭学、实习实训I、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三、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甩优化高中阶段教育职普分流办法,促进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协调发展。转变中职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升学和就业兼顾,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达60%以上,提升“升本率推进市级优质中职学校、优质专业建设,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与相关高职院校合
6、作,联合实施3+2人才培养,到“十四五末,中高职贯通培养学生规模占50%以上。(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职教中心)(二)推进不同类型教育的融通。健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渗透融通机制,建立有特色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建立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的融通渠道,制定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的相互衔接。打造社区教育示范区、职业学校老年教育示范基地,推进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委老干局、区财政局、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各中小学、职业学校)()开展高质量职业技
7、能培训。完善区职教中心统筹社会培训I、职业培训、职业认定等培训工作制度体系,落实职业学校并举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法定职责提升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对承担职业技能社会培训的中职学校,按照职业技能培训收入的一定比例追加当年绩效工资总量,追加的总量实行单列管理,并实行定向分配,向培训教师倾斜。允许中职学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乡村振兴局、区水利局、区民政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商务委、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职教中心)四、提高技能人才供给质量(一
8、)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升专项行动。落实国家对区级职教中心占地面积设置基本标准,迁走特殊教育学校,迁出教师进修学校,新征职业学校校园用地35亩左右,集成办好区级职教中心。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开展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创建信息化标杆学校和智慧校园创新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区教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职教中心)(二)实施教师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健全大学引进、企业聘请、社会招用”制度,调适职业学校用人自主权。对实施双优计划”的职业学校给予岗位政策倾斜,稳步增大其高级和中级职称岗位比例。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引导企业与职业
9、学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专业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o(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人力社保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职教中心)(三)推动人才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成立思政教育研究中心,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创建职业教育精专”校园文化品牌。深入实施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创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区。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全程、增值、综合评价工作体系,提升育人质量。(牵头单位:
10、区教委;责任单位:区职教中心)五、增强职业教育特色、错位发展供给力(一)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仙女山文旅产业学院建设,增大和丰富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供给量。围绕旅游“三次创业的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产业链条,用产业化手段选择性开设陶艺、蜡染、根雕、手工线编等民族传统工艺特色班。立足山地特色,培育文旅文创主力军,融入渝东南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区职教中心)(二)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紧扣全区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立健全紧密对接产业
11、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协同旅游三次创业、提升中职专业集群建设水平,开展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实施优质专业建设计划。成立特色、非遗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陶艺、蜡染、根雕、手工线编等民族传统工艺。围绕农业+旅游,按照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储备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区招商中心、区职教中心)(三)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水平,建立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企业要素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与途径,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引入规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动,建立通用航空教育培训
12、基地。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牵头单位: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税务局、银保监管组、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职教中心)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重大战略能力(-”曾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建立“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打造乡村技能品牌,培育乡村工匠能手,培训I乡村技能人才,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市区职业教育中心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协同山川秀美、环境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的美丽家园建设。健全新型农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教学组织形式打造有文化、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面 推动 现代 职业教育 质量 发展 具体 举措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2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