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docx
《十五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卜五五工业固体废物污炯境防治工作规划一、背景与形势5(一)编制背景5(二)工业固体废物现状5(三)重点工作成效8(四)存在问题9(五)面临形势11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H(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2(三)规划期限和范围13(四)规划目标与指标13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利用处置能力缺口预测17(一)产生量预测17(二)利用处置能力缺口预测17四、主要任务18(一)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18(二)完善固体废物收贮运体系19(三)深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21(四)提升集中处置能力22(五)健全固体废物监管体系23五、重点工程27六、保障措施30(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规划实施30(二
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各项制度30(三)健全考核机制,实施规划评估31(四)加强宣传引导,倡导公众参与31附件33附件1编制依据323附件2名词与指标解释345附件32018-2020年现有工业固体废物相关情况统计378附件4各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445刖g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提出了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的要求。国家、省、市的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为推进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区各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对现有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及环境监管水
3、平带来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为适应当前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解决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的编制工作。本次规划全面分析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区的发展规划和产业特点,破解全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难题,规划全区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出路,全面提升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水平,保障区生态环境安全,合理引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一、背景与形势(一)编制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第三十五条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
4、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组织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等设施,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2021年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中第四点提出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田园行动)2021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2021年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等要求,区编制完成了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二)工业固体废物现状本规划所述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近三年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图Llo200000199O190000.i
5、s500.广生曼(“ItOOOOIXOoOIrOOOO2018年2019年2020年从利用处置情况看,全区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7219.28吨,处置量12922.5吨,贮存量893.51吨。2.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2018年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39110.621吨,2019年157242.123吨,2020年150963.185吨。2020年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涉及7个行业10个类别,其中产生量最大的3个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业,以上3个行业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区总量的99.992%o2020年全区主要产生的废物类别为HW21含辂废
6、物、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ll精(蒸)僧残渣等,前3个类别的产生量约占全区总量的99.992%o从利用处置情况看,全区2020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90329.063吨,贮存量60634.12吨。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区共5家企业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其危废收集、贮存、利用能力总和19.418万吨/年。(三)重点工作成效工业固废处置能力显著提升。近3年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从2018年的3.5吨升至2020年的12921.5吨,呈显著上升趋势。至2020年,全区共5家企业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现有危险废物利用能力19.418万吨/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通过危
7、险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个,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13.5万吨/年。工业固废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近年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2020年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等专项行动。根据危险废物管理相关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区环保部门及有关企业的相关责任,危险废物监管、管理计划备案、申报登记和监管工作考核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有效降低危废超期贮存环境风险。不断加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力度,强化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对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依法查处。工业固废监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面组织应用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截止2020年底共有70家危险废
8、物产生企业完成系统注册并使用,基本实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管理台账、转移联单线上填报与审批。(四)存在问题L利用处置能力不均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2018年至2020年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分别为52315.6吨、26718.04吨、17219.28吨,综合利用量呈现下降趋势,大量低值可回收物因利用价值较低和缺少资源化利用措施未有效回收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出路困难。目前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缺乏系统规划,综合利用能力与需求不匹配,部分低价值可回收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入处置环节;不可利用且不可焚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缺乏填埋处置出路。规划新增一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
9、场,填埋场建成投运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基本满足要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与需求不匹配。当前危险废物持证单位经营类别与全区有利用处置需求的废物类别不匹配,无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ll精(蒸)僧残渣等类别的利用处置能力,HW21含辂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偏小,结构不合理。且一旦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后的有害垃圾逐步纳入监管后,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缺口将进一步加大。规划新增2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成投运后危险废物焚烧、填埋能力基本满足需求。2 .回收体系不完善危险废物收运体系不完善。区目前对各类危险废物未建立收运体系,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问题突出,管理不规范,未纳
10、入正规管理体系等问题,存在非法收购和转移风险。3 .监管体系不健全工业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虽工业固废产生量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但工业固废源头减量政策不够有力,源头减量手段不够丰富,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固体废物管理技术手段不强。目前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对产废企业的监管能力相对薄弱,还不能实现实时转运轨迹和视频监控等全过程管理需求;同时,工业固体废物错报、漏报等现象仍然存在,底数不清的问题将持续影响污染防治工作。管理力量薄弱,部门协作不畅。固废管理工作点多面广,企业数量多,数据更新快。固体废物基层监管能力薄弱,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不足,未设立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导致固体废
11、物监管不到位。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和污染查处涉及环保、工信、商务、城管和公安等多个部门,当前多部门信息未充分共享联动。4 .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产废企业守法意识较为薄弱,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五)面临形势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持续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区政府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提升美丽建设的重要载体,重点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
12、固废利用处置能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区工业企业数量较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利用不充分,企业填报工业固体废物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部分类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仍有缺口。提升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完善固废管理机制,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民生福祉。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区工业产业结构不优、层次偏低,化工、汽摩配、造纸、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占据主要地位,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固废产生强度较大,绿色竞争优势尚未全面形成。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城市供给侧改革相衔接,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方式加快
13、转变,提高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利用处置能力缺口预测()产生量预测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从产生情况来看,到2025年,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计将达4.77万吨;其中,产生量最大的3个类别依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025-2030年,产生量逐渐增加,远期203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计将达6.67万吨。2 .工业危险废物从产生情况来看,到2025年,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预计将达17.21万吨,其中产生量最大的3个类别依次为HW21含辂废物、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
14、溶剂废物、HWll精(蒸)僧残渣;2025-2030年,产生量逐渐增加,远期2030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预计将达17.81万吨。(二)利用处置能力缺口预测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20年,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共计893.51吨,主要为SW99其它废物。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增加至1374.3吨;远期2030年,利用处置能力缺口持续增加至1919.7吨。2 .工业危险废物2020年,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共计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源头替代、工艺改进和加强生产环节的环境质量管理。进一步扩大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鼓励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产生企业
15、积极开展废物减量工作,深化生产过程分析,通过生产工艺改造、设备升级、使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和将有利用价值的工业固体废物降级梯度使用等方式,减少固废源头产生量,促进各类废物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根据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2019-2035年)中工业固体废物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淘汰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利用价值低的低端落后产能,引导符合本地需求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农业、生活领域可资源化固体废物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应用,构建多领
16、域循环经济产业链。(二)完善固体废物收贮运体系1.强化工业固废分类贮运深化实施工业固废分类贮存。落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和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T39198-2020),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精细化分类和规范化处置。严格工业危废和一般工业固废贮存,落实危险废物贮特别是跨境路口、收费站点、道路卡口、船闸码头的巡查力度。加强固体废物非法贮存、倾倒和填埋点排查和监管。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等要求,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装载前“五必查”,开展安全码和电子运单查验制度,实施“亮码上岗、扫码作业和运输企业安全状态动态评价结果。(三)深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1 .鼓励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循环化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工业 固体废物 污染环境 防治 工作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3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