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生态系统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对照、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关键参数.docx
《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生态系统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对照、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关键参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生态系统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对照、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关键参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规范性)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应符合表A.1的规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序号类别核算科目具体内容1物质供给农产品野生农产品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野生初级农产品,如药材、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等。集约化种植农产品从集约化种植的生态系统中收获的初级农产品,如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棉花、烟叶、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等。2林产品野生林产品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林木产品、林产品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初级产品,如木材、竹材、藤材、松脂、生漆、木本粮油、苗木花卉、石斛、香相等。集约化种植林产品从集约化管理的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林木产品、林产品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初级产品,如
2、木材、竹材、松脂、生漆、木本粮油、苗木花卉、石斛、香相等。3放养畜牧产品利用放牧获得的亩产品,如牛、羊、奶类、野生禽蛋、蜂蜜等。4渔产品野生渔产品在陆域自然水体中通过捕捞获取的水产品,如鱼类、贝类、其他水生动物等。集约化养殖渔产品在人工管理的水生态系统中,养殖生产的水产品,如鱼类、贝类、其他水生动物等。5淡水资源产品生态系统对本地和下游提供的达到或优于GB3838规定的11I类标准的淡水资源。6生物质能产品来自生态系统的秸秆、薪柴等。7调节服务水源涵养生态系统通过其结构和过程拦截滞蓄降水,增强土壤下渗,涵养土壤水分和补充地下水、调节河川流量,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功能。8土壤保持减少泥沙淤积生态
3、系统通过其结构与过程保护土壤、降低雨水的侵蚀能力,减少土壤流失,减少泥沙淤塞水利设施和河道的功能。削减面源污染生态系统通过保持土壤,减少氮、磷等土壤物质进入下游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减少下游水体的面源污染的功能。9洪水调蓄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暴雨径流、削减洪峰,减轻洪水危害的功能。10固碳生态系统通过有机体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将大气中的碳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以降低其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功能。11释氧生态系统通过有机体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高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12空气净化生态系统吸收、阻滤大气中的污染物,如SO2、NOx,烟粉尘等,降低空气污染浓度,改善空气环境的功能。13水
4、质净化生态系统通过物理和生化过程对水体污染物吸附、降解以及生物吸收等方式,降低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水体污染物浓度,净化水环境的功能。14局部气候调节温度调节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作用和水体蒸发过程吸收能量,调节环境温度的功能。15湿度调节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作用和水体蒸发,调节环境适度的功能。16噪声消减d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反射和吸收声波能量,起到的消减交通噪音的功能。表A.1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续)17文化服务旅游康养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旅游观光、娱乐、休养等服务,使其获得审美享受、身心恢复等非物质惠益。18休闲游憩d生态系统为人类日常业余时间提供的经常性休闲、健身等文体活动等服务的功能。19景
5、观增值d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美学体验、精神愉悦等服务,从而提高周边酒店客房销售和房产使用价值,产生酒店客房和房产使用过程中的自然景观溢价的功能。核算区为城市时,核算其噪声消减、休闲游憩和景观增值等价值。(资料性)生态系统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对照在调查或观测数据无法获取或不完整时,可利用自然资源部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分类土地利用调查及年度更新结果,对照确定生态系统类型。可按照B.1进行对照参比。生态系统分类及含义参考HJ1172-2012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土地利用类型及含义参考TD/T1055-2019o生态系统分类与土地利用类型对照生态系统分类土地利用分类I级分类II级分类In级分类
6、二级类森林生态系统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乔木林地、竹林地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稀疏林稀疏林其他林地灌丛生态系统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木林灌木林地落叶阔叶灌木林针叶灌丛常绿针叶灌木林稀疏灌丛稀疏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ee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沼泽灌丛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地湖库湖泊湖泊水面、内陆滩涂f、水工建筑用地g水库/坑塘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水工建筑用地g河流河流河流水面、内陆滩涂g、水工建筑工地g运河/水渠沟渠、水工建筑用地g农田生态系统耕地水田水田、田坎h旱地旱地、水浇地、设施农用地、田坎h园地乔木园地果园灌木园地茶园、其他园地城市生态系统(建
7、成区)/居住地城市、建制镇、村庄交通用地铁路交通用地、轨道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米矿场采矿用地荒漠生态系统沙地沙地沙地裸岩裸岩石砾地表B.1生态系统分类与土地利用类型对照(续)“/指无法准确对照至某一项或几项分类;湖泊沿岸的内陆滩涂用地,对照至湖泊生态系统;河流沿岸的内陆滩涂用地,对照至河流生态系统;湖泊周边的水工建筑用地,对照至湖泊生态系统;水库和坑塘周边的水工建筑用地,对照至水库/坑塘生态系统;河流周边的水工建筑用地,对照至河流生态系统;沟渠周边的水工建筑用地,对照至运河/水渠生态系统;紧邻水田的田坎,对照至水田生态系统;紧邻旱地、水浇地、设施农
8、用地的田坎,对照至旱地生态系统;安徽省荒漠生态系统面积较小,一般不纳入GEP评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照至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资料性)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关键参数参数计算的总体要求本文件提供的参数计算方法和缺省值主要来自文献、书籍、研究报告等,仅作为数据缺乏时的参考。核算实践中,建议优先选择实际调查监测数据,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对参数进一步优化。生物质能供给核算主要参数生物质发电项目折旧率生物质发电项目折旧率宜参考各项目设计使用寿命计算,默认取3.33%。生物质燃料排放因子生物质燃料排放因子即单位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二氧化
9、碳的排放量,默认取1390.4gkg.水源涵养服务核算主要参数径流量测算径流量,可采用实测径流系数法或SCS概念模型法或估测径流系数法3种方法。有实测径流系数时,宜优先选择实测径流系数法,按照公式(C.1)计算地表径流量。Qi=PixRi(C.1)式中:Qi第i类生态系统地表年径流量,单位:mm;Pi第i类生态系统年降水量,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年降水量空间插值数据,单位:mm;Ri第i类生态系统的实测地表径流系数,单位:%oi生态系统类型。无实测径流系数,但有评估期间内的逐日降水数据和土壤质地数据,宜选择SCS概念模型法,按照公式(C.2)(C.3)(C.4)(C.5)(C.6)(C.7)计算地
10、表径流量。R=Rd(C.2)(Pd-02S)2Rd,Pd+08S0Pd0.2SPdK18C18Kf1.8DKf1.8K=(0.056XClay+0.016XSand+0.231OM-0.693)X60(C.7)式中:R年径流量,单位:mm;Rd第d日径流量,单位:mm;Pd第d日降水量,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日降水量空间插值数据,单位:mm;S土壤的潜在最大蓄水载荷,单位:mm;CN径流曲线数值,单位:无量纲,取值方法见表C.1;LC地表覆盖类型,单位:无量纲,分类方法见表B.1;AMC前期土壤湿润度等级,单位:无量纲,取值方法见表C.2;K土壤水文分组,单位:无量纲;Kr饱和导水率,单位:mm/
11、h;Clay单位栅格上的土壤粘粒占比,单位:%;Sand单位栅格上的土壤砂粒占比,单位:%;OM单位栅格上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占比,单位。土壤粘粒和土壤砂粒按照中国粒径等级分类,即粘粒粒径为V0.002mm,粉粒粒径为0.002mm0.05mm,砂粒粒径为0.05mm-2.0mm。径流曲线数值(CN)地表覆盖类型(LC)前期土壤湿润分级(AMC)土壤水文分组(K)ABCD农田AMCl0.480.600.700.76AMC20.670.780.850.89AMC30.840.900.940.96森林AMCl0.100.350.510.59AMC20.300.550.700.77AMC30.480.7
12、40.860.90灌丛AMCl0.150.360.510.59AMC20.350.560.700.77AMC30.540.750.860.90草地AMCl0.190.420.560.63AMC20.390.610.740.80AMC30.590.790.000.92湿地AMCl0.000.000.000.00AMC20.000.000.000.00AMC30.000.000.860.00硬化地表(各类建设用地)AMCl0.760.820.940.88AMC20.890.920.980.95AMC30.960.970.700.98可根据最新实测数据更新该表。前期土壤湿润度等级(AMe)土壤水分状
13、况前5天累计降水量(mm)生长期休止期AMCl305030生长期:皖北平原区为4月1日月4日,江淮丘陵区为3月21日11月9日,皖江平原区为3月21日月19日,皖西大别山区为3月21日月4日,皖南山地丘陵区为3月26日月9日。休止期:皖北平原区位11月5日3月31日,江淮丘陵区为11月10日3月20日,皖江平原区为11月20日3月20日,皖西大别山区为11月5日3月31日,皖南山地丘陵区为11月10日3月25日。自然地理分区方案参见DB34/T3455-2019表A.1;生长期和休止期可根据最新实测物候数据确定。无实测径流系数,且缺少逐日降水数据或土壤质地数据时,也可选择估测径流系数法,按照公
14、式(C.8)和表C.3,估算各生态系统的地表径流。Qt=PtXRt(C.8)式中:Qi第i类生态系统地表年径流量,单位:mm;Pi第i类生态系统年降水量,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年降水量空间插值数据,单位:mm;Ri第i类生态系统的地表径流系数,单位:%,取值方法见表C.3;i生态系统类型。各类生态系统地表径流系数生态系统类型径流系数()森林生态系统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67落叶阔叶林1.33针叶林常绿针叶林3.02落叶针叶林0.88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2.29疏林地疏林地19.20灌丛生态系统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木林4.26落叶阔叶灌木林4.17针叶灌丛常绿针叶灌木林4.17稀疏灌丛稀疏灌木林19.2
15、0草地生态系统草甸草甸8.20草原草原4.78草丛草丛9.37稀疏草地稀疏草地18.27农田生态系统耕地水田34.70旱地46.96园地乔木园地9.57灌木园地7.90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用地居住地等建设用地85.00城市绿地乔木绿地19.20生态系统类型径流系数()灌木绿地19.20草本绿地18.27城市水体城市水体0.00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森林沼泽0.00灌丛沼泽0.00草本沼泽0.00湖泊湖泊0.00水库/坑塘0.00河流河流0.00运河/水渠0.00蒸散发量宜优先选择气象部门提供的蒸散发观测数据或插值数据;在缺乏气象部门观测或插值数据时,可采用遥感卫星蒸散发产品(如EOS小10口小乂0口16
16、人3数据集)获取蒸散发量,亦可采用公式9.9)、(:.10)和计算蒸散发量。ET=1ei(C.9)(1-05p4)L=300+25XT+0.05XT3(C.10)式中:ET蒸散发量,单位:mm;6蒸散发调整系数(无量纲),取值方法见表C.4;P年降水量,单位:mm;L评估期最大蒸散发量,单位:mm;T评估期平均气温,单位:。各生态系统蒸散发调整系数生态系统类型蒸散发调整系数森林生态系统1.3灌丛生态系统1.2草地生态系统1农田生态系统1.1城市生态系统0.4湿地生态系统1.5荒漠生态系统(裸地、沙地等)0.6水库年折旧率参考SL654-2014中不同工程等别水库使用寿命和不同自然地理分区水库特
17、征,皖北平原区水库折旧率默认取2%,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丘陵区水库折旧率默认取1%,江淮丘陵区水库折旧率默认取1.33%自然地理分区方案参见DB34/T3455-2019表A.1。土壤保持服务核算主要参数降雨侵蚀因子测算降雨侵蚀因子,可使用基于逐日降雨量的计算模式和基于月降雨的计算模型,宜优先采用基于逐日降雨量的计算模型。基于逐日降雨和半月累计量的计算模型,按照公式(C.11)、(C.12)(C.13)计算。R=imRi(C.11)%=ax曙ID产265(C.12)=10.39378i180c-10.31011i8or18i24()式中:R降雨侵蚀力值,单位:MJmm(hm2ha);Ri某半
18、月时段的降雨侵蚀力值,单位:MJmm(hm2ha);Dj半月时段内第j天的侵蚀性日雨量,要求日雨量大于等于IOmm,否则以0计算,单位:mm;k半月时段内的天数,半月时段的划分以每月第15日为界,每月前15天作为一个半月时段,该月剩下部分作为另一个半月时段,将全年依次划分为24个时段;模型待定参数;i半月。基于月降雨量的计算模型,按照公式(C.14)计算。R=5.249(1阕广5(C.14)式中:R降雨侵蚀力值,单位为MJmm(hm2ha);Pi年降雨量,单位:mm;Pj月降雨量,单位:mm;i月份。土壤可蚀性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指降雨引发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用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指数表示,按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产品目录 清单 生态系统 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对照 产品 实物 价值量 核算 关键 参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4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