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思考.docx
《临夏州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夏州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临夏州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思考摘要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对全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临夏州要围绕省委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关键词临夏州;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对全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为推动临夏州经济提质增效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如何抢抓政策机遇、赢得先机,将提质增效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是当前临夏州的重要课题。经济
2、发展现状2023年,临夏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7亿元、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16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6元、同比增长8.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5.5%。全州呈现出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的良好局面。但同时也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工业支撑不足、农业链条短等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在甘肃省14个市州中,临夏州的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均排名靠后,经济
3、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相对较弱。2023年临夏州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11863.8亿元)的3.7%(人口占比为8.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927元,远远低于全省、全国水平。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16元,远低于全省的39833元和全国的518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6元,低于全省的13131元和全国的21691元。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23年临夏州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8:21,3:59.90第一、二产业占比低,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产业层次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同时,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后、占比低,202
4、3年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不足50%,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和对外经济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实力弱。临夏州虽然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整体工业化水平以及工业经济均没有得到提高,主要是因为临夏州的工业经济以及对外经济缺乏扎实的基础,工业设备落后、工艺水平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品牌成效。2023年全州工业增加值为93.5亿元,货物进出口增长缓慢。农业规模大、链条短、效益低。2023年临夏州实现农业总产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5.9%。虽然规模较大,但现代农业发展成效不佳,主要是现代化农业发展动力不足,新型农民数量缺乏,大多数农民还是坚持传统农业方式,主
5、导产业缺乏、产品类别不足、经营主体数量多,但是缺乏龙头带动。总体上看,当前临夏州农业产业面临传统模式过多、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等突出问题。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临夏回族自治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康乐县、东乡县、广河县、积山县,常住人口210.11万,全州1市7县之间主要经济指标差距较大,排名第1的临夏市经济总量占到全州经济总量的比重近30%,与排名后4位的积山、广河等4个县的经济总量大体相当,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提质增效对策建议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把产业和交通作为重点,坚持县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品互带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夏 经济发展 增效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4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