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6篇.docx
《2024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6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弟扁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县乡村振兴局将巩固脱贫成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扣“三落实一巩固”目标任务,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统筹推进,持续加力。至目前,全县脱贫户(不含脱贫不享受政策户)*户*人,监测对象*户*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户*人,突发严重困难户*户*人,脱贫不稳定户*户*人;风险已消除*户*人(兜底户*户*人),风险消除率为*虬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元,较上年增长*%、*%;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个。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优化一项机制守底线即持
2、续优化完善“5+2”防止返贫监测动态帮扶联动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强与民政、医保、人社等重点行业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发挥大数据比对、预警等作用,提高监测帮扶和风险消除率。一是做到“3个坚持”,即:坚持每月开展监测排查,坚持每月收集各类预警信息,坚持每月开展数据分析,确保排查早、发现早,帮扶早。二是做到“3个狠抓”,即:狠抓数据分析结果运用、提高帮扶精准度,狠抓县级创新政策落实、提高帮扶力度,狠抓结对帮扶、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做到“3个强化”,即:强化包乡指导,强化业务指导,强化专项督导。截止目前,共开展了*次常态化排查,通过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收集预警线索*余条,今年新识别监测对
3、象*户*人,风险消除*户*人。四是强化精准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监测对象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并当月落实帮扶政策。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对象,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对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的监测对象,强化低保、特困供养兜底保障政策帮扶,提高兜底保障水平。至目前,全县监测对象总户数*户,兜底保障*户,实施开放式帮扶*户。二、抓实“两业”促增收一是产业帮扶上,中省市县衔接资金已到位*万元,预计2024年度衔接资金总量为*万元。投入实施个人发展和集体产业项目*个,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确保脱贫人口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比重逐年提升。二是稳定就业上,坚持“县内安置
4、、县外输出“双向发力,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和人人持证技能培训,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人基本实现务工就业。三、落实“三保障”政策固基本持续巩固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兜底综合保障等基本政策。加强与三保障等部门协调联动,织密政策“保障网”。在教育保障方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困难学生教育资助零遗漏。在健康扶持方面,在继续落实各项健康帮扶和医疗保障政策。今年以来,“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和“一站式”结算政策惠及*余人次,少缴住院押金*余万元元;*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累计救治*人次;组建*个家医团队、*余名医务人员开展签约随访服务,对脱贫人口和监
5、测对象已体检*余人次,县财政投入*多万元,为所有脱贫户和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每人定额资助*元,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累计共为鉴定并办理了*种以内慢性病卡*人。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2024年排查摸底符合危房改造对象共*户,对急需改造的对象户优先实施改造任务。至目前,已开工*户,竣工*户;针对“六类对象”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并组织各乡镇、街道认真开展再排查、再摸底,共排查问题*条已整改完毕。在饮水安全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饮水工程运营管护机制,全面排查问题,建立清单台账,落实维修养护;强化水质监测,提升保障水平,保证饮水安全。全县*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社区),城
6、区以外共*个农村行政村,集中供水工程*处,供水全覆盖*个村委(*个贫困村实现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还有*个行政村未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2024年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工作已完成,水质全部达标;分散供水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重点监测户已按照上级标准,采用“望、闻、问、尝”等简便适宜方法进行了水质现场评价及水质安全认定,并出具了“饮水安全指标验收表”,饮水达标率100%。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脱困人口和重点监测户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全县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100%全过程管理。在综合保障方面,对农村低保政策进行调整优化,根据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收入、就
7、业、刚性支出等情况,实行“渐退期”政策;原则上所有未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整户全部纳入低保,全面筑牢兜底保障基础。目前,全县脱贫户和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中享受低保*户*人,享受分散特困供养金*人。2024年新办理残疾证*个,残疾人补贴应享尽享。2024年已实施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户。2024年残疾儿童康复,截止*月*日,*县残联共康复救助*人。在兜底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化集中供养机构运营管理,持续落实对入住人员每人每月*元运营补贴、对失能和半失能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元、*元护理补贴等政策举措,极大提高了农村特殊困难群体集中入住率。目前,全县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员、重症慢性病人员、失能半失能
8、人员、孤儿、孤寡老人等“六种情形”人员共入住*人,其中特困人员*人、一般脱贫困难户*人,切实兜牢了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四、聚焦“四个重点”促提升即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城镇困难职工居民解困脱困、“四个一”活动、“三类村”晋档升级行动全面提升质效。(一)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一是加强资金保障。重点选取了*乡乡村振兴产业园3期建设等*个项目共*万元进行实施,其中产业项目*个,资金*万元,产业占比*%。项目进度和资金支出比率达到上级要求的序时进度。二是加大建设力度。要求每个乡镇要新建标准化厂房1座以上,其中,*个重点乡镇每个乡镇产业园入驻企业总数达到*家以上(2024年新招引入驻企业
9、*家以上),其他一般乡镇产业园入驻企业原则上达到*家以上(2024年新招引入驻企业*家以上)。目前已招引*个项目(含在谈*个、已签合同*个)。三是强化效益发挥。各入驻企业运营正常,包括冷库在内的低质量运营项目盘活提升率达100%,已建成厂房有效利用率100%,受益资金达到*万以上。实现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集群效益更加明显。四是强力打造品牌。贯彻落实8月16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会议关于产业园建设的要求,开展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提质增效”四大专项行动,确保产业园做大做强,提质增效;确保我县产业园建设继续在全市领跑。力争在我县召开全省乡村振兴产业园现场
10、会,经验在全省、全国推介。(二)持续推进城镇职工居民解困脱困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加大排查,应纳尽纳。常态化开展全面大排查,重点加大对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外贸局以及县国有企业等单位排查力度,确保应排尽排、应纳尽纳。二是优化政策,应享尽享。在现有帮扶政策基础上,积极挖掘帮扶资源,不断拓宽帮扶渠道,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确保政策应享尽享。三是加大帮扶,稳慎退出。坚持乡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和周四“帮扶日”制度,对2022年12月30日前纳入的*户*人逐户进行排查核实,对致困原因消除、“两有四保障”持续稳定的有序稳慎退出。止目前,全县累计纳入困难职工居民*户*人,其中,2024年1-11
11、月份共识别纳入*户*人,退出*户*人(脱困退出*人,死亡退出*人),累计脱困退出*户*人(脱困退出*户*人,死亡退出*户*人,迁出*人,清退*人),现有解困对象*户*人。四是走深走实。进一步拔高工作标杆,推动工作走深走实,有效提升品牌的成色底色,对典型做法再提炼再总结,积极申报国家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三)持续推进乡村基础工作提质增效以问题整改提升为目标,持续扎实开展了以固成果保增收促振兴为主体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大排查、产业项目大摸底、稳岗就业大摸底、政策措施享受再排查”“四个一”活动和以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档案资料提升为主体的“三类村”(巩固村、提升村、拔高村)晋档升级活动,两个活动融合并进、
12、一体推进,累计发现问题*余条,已整改*条,全面补齐补强了村级各类短板弱项,有效提升村级整体工作水平,筑牢了乡村工作基础。五、下步工作打算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基调,继续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位工作,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成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争先创优上现亮点,在惠及民生上获认可,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确保在省市的先进位次,努力争创单项乃至综合工作的国家级先进荣誉。1 .紧抓问题整改。严格对照中省反馈问题,严肃认真、严谨扎实抓好问题整改。要坚持问题导向,找
13、准差距、深挖根源,逐项研究整改措施,实行台账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确保取得扎实成效。要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以身作则,亲自部署推进,分管负责同志要狠抓推进落实,确保整改落实的责任具体到岗到人。要全面开展举一反三,认真对标对表国家、省后评估内容,对全县的工作再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既查已有问题,又查潜在隐患。要坚持较真碰硬,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把反馈问题整改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一体整改,确保整改措施全面落实,整改任务全面完成。2 .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持续做好干部帮扶包保和驻村帮扶工作,全面落实衔接政策。继续在健全
14、控辍保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3 .加强监测帮扶。聚焦监测对象主动发现、动态管理等重点要求,深入开展监测对象识别标注和精准帮扶工作,继续开展部门数据信息交换共享,确保监测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4 .督促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局进一步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好项目建设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督促各项目单位要认清当前项目建设的严峻形势,按照时间节点自我加压,狠抓落实,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拼抢意识,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高速度、高质量完成项
15、目建设任务,实现项目如期发挥效益。5 .强化宣传培训。及时总结宣传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中典型经验、先进人物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展现工作成效。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等帮扶活动,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培训班,通过全面系统地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精神培训、法律法规培训、政策培训、业务培训,使乡村振兴战线上的广大干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明确工作方向、找准方法路径、提升能力水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保障。第一篇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16、视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山区强县富民现代化新篇章。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固投增长11.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一、以更高站位坚决扛牢巩固衔接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始终把巩固衔接作为首要任务,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抓好各项工作。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县负总责、乡镇街道组织实施、村社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
17、,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县领导具体负责、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属事责任、乡镇街道落实主体责任、驻村工作队落实驻村责任、村支两委落实直接责任,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制度。今年以来,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24次、县政府常务会议10次、领导小组会议4次,全面传达学习党中央、市委对巩固衔接工作的最新要求,专项研究部署相关工作。2 .强化压力传导。坚持结果导向,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三落实”责任、严明巩固衔接工作纪律等工作措施,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乡镇捆绑考核、帮扶集团与帮扶乡镇捆绑考核机制,对2023年巩固衔接考核结果靠后的乡镇(街道)进行约谈。坚持实干导向,把干部进退留转与巩固衔
18、接工作结合起来,调整部门乡镇“一把手”3名,重用提拔5名,形成干部关心工作、组织关心干部的鲜明导向。3 .抓实问题整改。成立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分级分类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时限清单,定人、定责、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挂图作战、打表推进。针对国家2023年度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措施206条,已完成整改172条。针对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反馈问题47个,已整改完成44个,其余3个问题序时推进。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36项,推动问题真改实改、标本兼治。二、以更高质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
19、得全面胜利来之不易,必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 .抓实动态监测帮扶。坚持常态化监测,健全“线上监测+线下走访”动态监测机制,推行风险摸排网格化、监测预警信息化“两化管理”,截至11月13日,全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411户4867人,消除风险632户2203人。开展集中式排查,聚焦”10类重点人群”,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推行问健康讲预防、问收入讲门路、问产业讲政策“三问三讲”工作法,全县共走访排查农户5.64万户21.42万人,2024年动态新增识别监测对象371户1286
20、人,消除风险*户*人。突出精准性帮扶,针对“两类群体”分类施策,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政策措施,低保兜底2206户5372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补贴6225.39万元;累计发放供养金2003.3万元、临时救助金313.67万元。2 .保持政策持续稳定。教育保障方面,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在校就读学生“应助尽助”,2024年累计兑付教育资助资金13102人、1317.05万元,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4160人、5115.341万元。医疗保障方面,分类落实基本医疗参保政策,保障慢特病、重大疾病及“两病”门诊用药3.02万人次,医疗救助&11万人次,“一事一议”专项救助有返贫致贫风险脱贫
21、人口76人,救助资金193.24万元。住房保障方面,常态化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监测,改造农村危房10户、兑现补助资金15.6万元,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饮水保障方面,严格按照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国家标准,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及产业供水工程13个,投入资金1785万元,有效改善2.6万人的供水保障水平,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水质达标率达到93%o搬迁扶持方面,创建就业帮扶基地3个、帮扶车间10个,落实安置点到户产业资金2238万元,搬迁群众就业规模达5730人。加强47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千方百计为搬迁群众提供社区融入、爱心关怀、文体康乐等
22、服务,有关做法在2024年全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现场会上作书面交流发言。3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到户产业促增收,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开展“联合种养共同致富”行动,鼓励发展“五小”庭院经济、“五小”非农经济,按照一般户、脱贫户、监测户最高补助600元、1000元、50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全年全口径兑付到人到户政策资金3.47亿元。推动稳岗就业促增收,创建就业帮扶车间13个,设置在职在岗公益性岗位6725个,分别帮助116名、6459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加强务工信息发布和职业技能培训,发放跨区域就业交通补466.06万元,推动实现务工就业8.81万人,其中脱贫
23、劳动力务工就业2.48万人;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新建就业见习基地69个、拨付见习补贴33.57万元,脱贫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6%o落实惠民政策促增收,全面落实各项惠民补贴和民生保障资金兑现,累计为132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95万元,为158名“两类群体”人员发放就业创业补贴47.4万元,发放“小额信贷”“富民贷”6.7亿元帮助农户发展产业。推广以工代赈促增收,建立完善区域规划衔接、基础设施提升、群众务工就业、后续产业培育“四强”工作体系,2024年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8个,吸纳务工群众5910人次,发放劳务报酬6151万元,人均增收1.04万元。*以工代赈经验入选全
24、国新时代以工代赈工作指引,有关做法在全市以工代赈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三、以更大决心坚决完成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我们坚决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1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发挥领导小组统筹调度作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决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6次,专题研究全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压实县乡村三级属事、属地、主体责任,制定印发2024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目标任务清单、2024年党政同责工作要点,明确任务、细化措施、打表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巩固 脱贫 攻坚 成果 乡村 振兴 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4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