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森林防火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森林防火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森林防火发展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森林防火发展规划第一章总论一、规划背景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增强森林防火能力,事关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十五五”期间,将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期,也是我区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区是市林业重点区县。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积极响应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扎实落实上级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抓手,先后参与实施鲁中原山山系重点火险区森林防火综合
2、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鲁山山系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市森林火灾高火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等森林防火工程,不断健全责任机制和标准体系,全面构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二、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 .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第541号)3 .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国办函203099号)4 .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林规发2016178号)5 .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68号)6 .省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226号)7 .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30-2030)(鲁政办字2030170号
3、)8 .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30-2030年)(鲁政办字2030166号)9 .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30-2022年)(鲁政办字2030167号)10 .省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鲁自然资字202686号)11.市全面建立林长制实施方案(淄政办字201990号)12 .市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淄自然规划字2026222号)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第二章基本情况一、森林火灾风险分析(一)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区位于市中部,南邻博山区,西接济南市章丘区,北与周村、张店、临淄三区相连,东傍青州市,东南与临胸、沂源两县接壤,
4、总面积925.43平方千米。下辖般阳路、将军路、松龄路、钟楼4个街道,洪山、昆仑、双杨、罗村、寨里、龙泉、岭子、西河、太河9个镇。2 .地形地貌区位于盆地中部。淄河以东地形是中低山区,海拔高度850米以上,山峰陡峻,峡谷幽深,形成“V”形,以北东或北西向成网状分布。淄河以西地形是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300-750米,山脉多呈单斜状,西北缓坡,东南陡坡。沿孝妇河、范阳河两岸为起伏之丘陵、残丘,海拔高度200-400米,近河沿岸地势骤低,地形平缓向下游倾斜。3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其大陆度67%,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风,冬季漫长干冷。4 .水资源境
5、内河流皆属小清河水系,发源于泰沂山区北坡的中低山区,由南向北流经本区,汇入小清河。自东向西有4条河流单独出境,即:淄河、孝妇河、范阳河、青阳河。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及转化较为频繁,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5 .生物资源区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生物284科1520种。其中木本植物48科169种,野生动物236科1351种。中草药有丹参、桔梗、半夏、金银花、黄民、远志、柴胡、连翘、防风、苍术等。6 .古树名木区现存古树名木287株,分属13科,有银杏、桧柏、侧柏、国槐、皂荚、流苏树、垂柳、毛白杨、毛楝、板栗、栓皮栋、五角枫、柿树、山楂、海棠、
6、白梨、黄连木、榆树、朴树、枣树等名贵树种。太河镇土泉村的流苏树,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树形之大,树龄之长,为第一,树韵雍容华贵,被省林业厅命名为“齐鲁千年流苏王”。(二)森林防火基本要求全区森林防火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和调配各类防火力量,公安、自然资源、应急、气象、消防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区政府颁布禁火令,规定在森林防火期内严禁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森林内或距森林边缘500米范围内吸烟、烧荒、烧秸秆、上坟烧香烧纸、燃放鞭炮、点放孔明灯、爆破、明火作业、野炊烧烤、点火取暖等野外用火。(三)森林火灾风险因素分析1 .森林火
7、灾情况及分析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基础,是林火行为的主体。全区森林资源多为侧柏,侧柏林虽属于低燃烧性林分,但在有外来火源情况下,易发生高强度、高蔓延速度的树冠火。刺槐等难燃的防火树种分布较少,针阔混交林占比较低,难以对林火蔓延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随着全区森林资源总量以及林内可燃物的不断增加,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区森林防火形势日趋严峻。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广大林区受到森林火灾的威胁正逐年增强,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从根本上提高防灭火综合能力,已成为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 .火源分析森林火灾的发生多由人为引起,全区林农交错、林城交错,
8、林区人员活动频繁,用火人群相对庞大,火源防控点多、线长、面广,管控困难。每年3、4月份,农事用火、游人用火、祭祀用火、林内生产用火“四峰”叠加,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大量市民涌入林区,形成重大火灾隐患。3 .环境分析我区属暖温带季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降水锐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防火紧要期气候干燥、大风天气多,容易诱发森林火灾,且火灾发生后蔓延迅速,不易扑救,森林防火压力大。受气候条件复杂、重点林区人员活动频繁等因素影响,森林防火形势不容乐观。4 .森林火险等级根据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与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办
9、公室关于全省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结果公示的通知,区被划分为全省县级行政单位森林火险I级火灾区;根据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被划为全国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根据省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被列为省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区县。在近两年森林防火期内,省气象台多次将区火险等级预报为五级极高风险区(图1)。图1省能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图二、“十四五”时期森林防火工作成效“十四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了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林火观测瞭望设施、无线通讯网络和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组织实施了各项森林防火项目工程建设,
10、加快了以水灭火能力建设,预防和控制林火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整体工作稳步推进,成绩优良。区未发生较大规模或形成较坏影响的森林火灾,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前期完成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的分布情况,详见(图2)。图2前期完成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分布情况(一)体制改革顺利完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建设得到了新的发展,区、镇街、村三级森林防火指挥框架基本形成。2026年2月20日,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调整成立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通知(川政办字20269号),区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调整为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指挥
11、部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区应急局、区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森林防火工作任务由各主要成员单位共同承担。(二)政策措施逐步完善2019年11月1日,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印发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关于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由各镇街、国有林场将森林防火区域划分网格,绘制成图,标明边界,建立档案,制定责任制度。每个网格确定四级责任人,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实现“山有人巡、路有人守、烟有人查、火有人扑、责有人担”的工作目标。森林防火期,区政府颁布禁火令,切实加强野外用火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2026年03月20日,印发区森林草原防火应
12、急预案,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森林火灾预警应急机制。(三)预警监测和通讯指挥基本覆盖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物联监测和综合分析,对森林火情火灾进行有效的监管,使用先进装备与系统完善林火监管系统,达到监测立体化、信息预警智能化水平,进一步贯彻“打早、打小、打了”的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全区现有数字通讯指挥系统1套,手持终端数量355部。已建成防火瞭望台(哨)44座,预警监控系统1套,林火视频前端监控点20处(表1)。表1区防火瞭望台、视频监测系统建设一览表序号行政单位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洪山镇瞭望台12昆仑镇瞭望台6视频监控33罗村镇瞭望台14寨里镇瞭望台5视频监控35龙泉镇瞭望台2视频监控16岭子镇
13、瞭望台4视频监控17西河镇瞭望台6视频监控18太河镇瞭望台15视频监控59国石林场瞭望台4视频监控6合计瞭望台44座,视频监控20处(四)物资储备不断丰富物资储备建设是提升森林防火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布局物资储备库房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保障能力,及时有力的对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实施增援。区已有9个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投入使用,其中区级1个,镇级8个,日常管理人员57人。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均建设在专业和半专业队驻地,并配置了单兵防护装备、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便携式水泵、消防软管、二号工具、大斧、铁锹等相关森林防灭火物资。(五)以水灭火能力逐步提高主要开展了水源网络、输水
14、管网系统、高压串联泵、灭火机具等内容的以水灭火系统工程建设。水源网络建设主要包括对现有水库、塘坝、蓄水池实施以水灭火取水演练,完善重点火险区内以水灭火机具装备建设。按照森林防火新形势新要求,坚定不移地把“以水灭火、引水上山”等工程作为森林防火的“强基”工程,林区现有以水灭火取水点IlO个(表2),容积达1.57亿加表2区林区以水灭火取水点一览表(六)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平台和森林防火警示旗、禁火通告、宣传画等手段,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防火期内在新闻媒体滚动播发森林防火信息、火险等级和安全用火提示,公布火灾案件查处情况,以案说法,开展警示教育。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和
15、公益短信等平台,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安全自救等知识,营造森林防火浓厚氛围,全民森林防火意识明显提升。已建成防火宣传牌41个,宣传碑7个(表3)o表3区森林防火宣传设备建设一览表序号合计(七)火源管控得到加强“十四五”期间,全区按照“防未、防危、防违”原则将农事用火、祭祀用火、休闲用火、生产用火作为重点进行治理,严查严管野外违规违法用火,全力维护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通过严厉打击山林火灾案件,积极查处违规违法用火行为,野外火源管控得到进一步加强,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为严控进山人员和车辆,加大林内巡护密度和对林缘、墓地、路口等巡护力度,在国有林场、自然保
16、护地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已设置防火检查站30处,语音卡口60个(表4)o表4区森林防火检查站、语音卡口建设一览表(八)队伍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全区按照队伍精干、素质过硬、装备到位、保障有力的要求,不断加强护林员和扑火专业队伍建设。区政府每年举办全区护林防火工作培训会议,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全区森林防火重点单位有关负责人、国有林场和全区护林员、防火队员参加培训,每年组织森林防火实战和应急拉动演练。区以各镇街、国有林场为单位建成森林防火专业队和半专业队伍15支,队伍总人数445人,防火期内严格落实职责任务,做好宣传教育、防火巡护、值班备勤、靠前驻防、火情处理等工作。(九)防火阻隔系统密度不断
17、增加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为宗旨,以国有林场和森林资源保护价值高的区域为主体,以城镇村居周边、居民点、重要设施、山脚田边地带等关键部位为重点,逐步形成区际、镇际、林际与自然、工程阻隔相互衔接的林火阻隔网络,全面提高防范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现有各类防火道路280.72km,隔离带276.77kmo三、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一)面临的机遇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处于重要发展期和难得的机遇期。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已颁布实施,省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市全面建立林长制实施方案市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的颁布,为区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做出了科学的指导,带来了动力和保障。(二)
18、带来的挑战区林区分散、地形复杂、情况复杂,风险隐患增多。1 .气候变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我国遭受高温、干旱、大风天气的范围也有增加趋势,极端天气增多,森林火灾风险加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不断升高。2 .森林可燃物载量增加随着农村能源结构的不断转变,森林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林区周边植被长势旺盛,林内枯枝落叶逐渐积累,森林抚育、病死木清理的剩余物堆积较多,林下可燃物越积越多,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隐患,发生森林大火的危险性越来越高。各区域的林分、龄组结构不同,大部分地区单一树种集中连片,抗火能力较差,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会造成森林资源重大损失。3 .人为活动频繁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祭祀习俗
19、的影响,“烧荒”“烧地边地堰”等农事用火仍然存在,清明节等时段上坟祭祖、传统庙会焚香烧纸等现象比较普遍;东南部山区森林旅游发展迅速,林下种植规模扩大,进入林区的人员逐年增多,意外失火隐患加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火灾隐患不断增加,野外火源管理极其困难。4 .情况复杂区林区分散、地势险峻、谷深林密、地形复杂、交通和通讯条件薄弱等因素大大增加了林火处置的难度。森林防火工作涉及到的镇街、村庄多,林情社情和人员复杂,管理和协调工作难度大。(三)存在的不足尽管经过多年持续投入,全区森林防火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当前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有差距。1 .森林火灾预警体系有待提升由于区森林范围大、分布广,林区分散
20、和地形复杂造成了预警监测体系不完善。重点林区火情监控覆盖率较低,火情监控存在盲区,传统的人力观测工作强度大、火点定位不精确。防火监控系统存在设备老化等问题,需升级改造。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之间联动性较低,暂未实现火情预警、远程监控、指挥调度等信息化应用和各森防指成员单位的协同联动。2 .组织指挥体系有待完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有待完善,不能有效保障防火指挥需要。个别部门、单位、干部群众的防火意识淡薄,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麻痹大意思想依然存在。能组织会指挥的一线专业人才、涉林火执法力量短缺,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 .野外火源管理有待加强林区周边社情民情复杂,少数群众法治意识
21、淡薄,违规野外用火管理难度大;火源管理还有死角,部分森林防火检查站作用小,智障人员、驴友等特殊群体携带火种进山使用明火的情况仍偶有发生。4 .防火队伍能力有待提高全区护林防火队伍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骨干力量少,大型灭火装备配备和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不足,“高、精、尖”装备使用率与发达地区相比短缺,还存在一定差距。第三章规划布局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区森林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森林 防火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0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