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100道).docx
《《三国演义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100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100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国演义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100道)1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就已完全统一北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虽然曹操在北方占据了极大优势,基本平定了袁绍等势力,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和边疆地区未完全平定,如辽东公孙康等势力在赤壁之战时还保持相对独立,并非完全统一北方。2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在北伐时期使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空城计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当时马谡失街亭,司马懿率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城中空虚,无奈之下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3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且为关羽专属武器。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历史记载中,青龙偃月刀这种武器在三国时期
2、尚未出现,多是后世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为塑造关羽形象而赋予他的标志性武器。4 .孙权在赤壁之战时年龄尚小,军事决策主要由周瑜负责。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赤壁之战时孙权较年轻,虽然他有一定的主见和领导能力,但军事战略战术等多依赖周瑜等将领的谋划与执行,周瑜在赤壁之战的指挥作战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5 .刘备在取益州过程中,庞统是因与刘备意见不合而被斩杀。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庞统在进攻雒城时,中流矢而亡,并非与刘备意见不合被斩杀。当时刘备与庞统分兵两路进军,庞统在攻城过程中遭遇不幸。6 .曹操的观沧海是在远征乌桓得胜归来途中创作。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
3、析:曹操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有感而发创作了观沧海,诗中展现了他宏伟的抱负和壮阔的胸怀。7 .诸葛亮南征时,孟获是南蛮的唯一首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南蛮地区是多个部落的统称,孟获只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首领之一,还有其他部落首领和势力存在,诸葛亮需要征服多个部落群体才能稳定南中地区。8 .吕布曾辕门射戟解刘备之危,是因为他与刘备有深厚情谊。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吕布辕门射戟主要是为了维持他在徐州地区的势力平衡,不想看到袁术吞并刘备后势力过大,对自己构成威胁,并非出于与刘备的深厚情谊。9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采用许攸奇袭乌巢之计,是因为
4、他的军队已濒临绝境。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当时曹操与袁绍对峙,曹操军粮将尽,形势极为危急,许攸献计奇袭乌巢,曹操孤注一掷采用此计,若成功可扭转战局,若失败则几乎必败无疑。10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刘备称汉中王后进行了一系列分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因战功和地位被分别封为前、右、左、后将军,这也体现了刘备集团当时的军事力量格局和对诸将的倚重。IL周瑜在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大都督职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周瑜深知鲁肃的才能和对东吴的忠诚,在自己病重将死之
5、际,为了东吴的长远发展和军事指挥的连贯性,向孙权推荐鲁肃,鲁肃也在之后的东吴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2 .诸葛亮北伐中原,主要目的是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而非扩张蜀汉领土。A、正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旗帜,认为蜀汉是汉室正统的延续,北伐旨在恢复刘氏江山,重新统一中原,并非单纯为了扩张蜀汉在西南地区的领土范围。13 .关羽水淹七军时,于禁是因指挥失误才导致全军覆没。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关羽水淹七军主要是因为当时秋雨连绵,汉水暴涨,于禁所率曹军驻扎之地地势低洼被水淹,并非单纯指挥失误,当然在应对突发洪水时于禁可能也有应对不足,但主要是天灾因素导致败局。1
6、4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为防止孙权进攻,在长江北岸大规模修筑防御工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后,退回北方,但仍担心孙权北上,于是加强长江北岸防御,巩固自己的后方防线,以应对东吴可能的军事行动,同时也为后续的战略调整做准备。15 .刘备在创业初期,得到了徐州牧陶谦赠予的大量兵马钱粮,实力大增。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陶谦在病重时,因感激刘备前来救援徐州,将徐州让给刘备,并赠予了一定数量的兵马钱粮等物资,这使得刘备首次拥有了相对可观的势力基础,成为他早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16 .诸葛亮在隆中时,就准确预测到了天下将三分的局势。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7、A答案解析: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分析天下局势时,指出曹操占据北方,孙权据有江东,此二股势力已相对稳固,而刘备可夺取荆州、益州之地,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后来的历史发展也大致如此,显示出诸葛亮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远见。17 .孙权曾派使者前往辽东公孙渊处,试图联合公孙渊对抗曹魏,但最终失败。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孙权为了从侧翼牵制曹魏,派使者与辽东公孙渊联络,然而公孙渊反复无常,不仅杀了东吴使者,还将其首级献给曹魏,导致孙权的联合作战计划失败,还损失了众多人马物资。18 .庞统在赤壁之战中献连环计,是他主动向曹操提出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庞统献连环计是在蒋干将他引见
8、给曹操后,曹操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庞统顺势提出将战船相连可使士兵如履平地的计策,实则是为了方便东吴火攻曹军,此计是庞统与周瑜等事先谋划好的内应之计。19 .关羽在麦城被围时,曾试图突围前往上庸求救。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军重重围困,孤立无援,他看到上庸方向有一线生机,于是率少量部队突围,试图前往上庸向刘封、孟达求救,但最终未能成功,在途中被东吴军队擒获。20 .曹操在许田围猎时,故意做出僭越行为以试探群臣反应。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曹操在许田围猎时,接受群臣高呼“万岁”,借天子宝雕弓射中鹿后挡在献帝面前接受祝贺等行为,明显有僭越之嫌,其目的就是
9、要试探群臣对自己的态度以及汉室忠臣的反应,为自己后续的政治动作做铺垫。21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军队因长途跋涉和气候炎热而士气低落。A、正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刘备率领大军从蜀地出征东吴,长途行军导致士兵疲惫不堪,且当时正值夏季,气候炎热,又多在山林地区作战,士兵们面临诸多困难,这使得军队士气逐渐低落,战斗力受到影响,为陆逊的反击创造了条件。22 .曹操的五子良将中,张辽以守城闻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张辽以勇猛善战和出色的军事指挥闻名,他在逍遥津之战中以少胜多,大破东吴军队,威震江东,并非以守城著称,其作战风格多是主动出击和灵活机动的战术运用。23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
10、是依靠机械动力自行驱动的运输工具。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木牛流马是一种适合山地运输的简易运输工具,主要依靠人力推动或拉动,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如木牛的牛舌、流马的机关等,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方便转向和控制,但并非依靠机械动力自行驱动,当时的技术条件还达不到。24 .吕布被擒后,曹操起初确实有收用他的想法,因为吕布武艺高强。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吕布武艺超群,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曹操爱才,从军事角度考虑,若能收用吕布可为己所用,增强自身实力,但又担心吕布反复无常难以驾驭,最终在刘备的提醒下放弃收用并将其处死。25 .周瑜在东吴的水军建设上投入了大
11、量精力,训练出了一支精锐的水军部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东吴地处江南水乡,水军是其重要军事力量。周瑜深知水军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水军建设,训练水军士兵的水战技能、战船操控等,使得东吴水军在长江流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在赤壁之战等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6 .诸葛亮在北伐时,曾因粮草运输困难而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即木牛流马,为了解决蜀道艰难,粮草运输不便的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这种特殊的运输工具,相比普通的人力或畜力运输,在山地等复杂地形中有更好的适应性,提高了运输效率,尽管不能完全解决粮草问题,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27 .关羽在
12、荆州时,与当地士族关系紧张,是因为他轻视士族。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关羽性格高傲,对一些荆州当地的士族不够尊重,在处理政务和人际关系时未能妥善协调与士族的利益关系,导致与部分士族关系紧张,这也为后来东吴偷袭荆州时,荆州内部出现不稳定因素埋下了隐患。28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为稳定内部局势,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清洗。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遭受挫折,但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政治清洗。他更多的是反思军事战略失误,调整统治策略,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治理和巩固,以图东山再起,并没有因赤壁之败而进行内部大清洗。29 .刘备在入蜀过程中,与刘璋的矛盾逐渐激化主要是因为地盘
13、争夺。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刘备应刘璋邀请入蜀,起初是为了帮助刘璋对抗张鲁,但随着刘备在蜀地势力的扩张,双方对蜀地的控制权产生了争夺,刘备的野心逐渐暴露,刘璋也对刘备产生了猜忌,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双方兵戎相见。30 .曹操的谋士郭嘉病逝后,曹操的军事决策在一段时间内受到较大影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郭嘉智谋过人,深受曹操信任,在曹操诸多战役中都有奇谋献策,如官渡之战前的“十胜十败”论等。他病逝后,曹操在一些军事决策上缺少了像郭嘉那样能洞悉局势、出其不意的谋士,在赤壁之战等战役中决策出现失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走向。31 .孙权在合肥之战中,多次进攻但都未
14、能攻克合肥城。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孙权曾多次发动对合肥的进攻,如张辽威震逍遥津的那次战役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东吴军队在兵力上有时占优,但由于合肥城防御坚固,曹军防守顽强,再加上东吴军队在陆战指挥等方面存在不足,始终未能攻克合肥,合肥成为东吴在北方扩张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32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时,曾安排姜维在自己死后继续领军北伐。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姜维是诸葛亮重点培养的军事将领,诸葛亮看中姜维的军事才能和对蜀汉的忠诚,在五丈原病重之际,将继续北伐兴汉的重任托付给姜维,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也多次组织北伐,但因蜀汉国力等因素最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33 .关
15、羽在白马坡斩颜良时,利用了赤兔马的速度优势。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赤兔马速度极快,关羽骑乘赤兔马冲入敌阵,出其不意,颜良还未及反应,关羽已凭借马快接近并斩杀颜良,赤兔马的速度为关羽创造了有利的突击条件,帮助他完成了这一壮举。34 .刘备在荆州时,诸葛亮曾建议他广纳贤才,扩充实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诸葛亮深知人才对于成就大业的重要性,在刘备占据荆州期间,积极为刘备谋划,其中包括建议刘备招揽各方贤才,充实自己的智囊团和军队力量,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向刘备推荐了庞统等人才。35 .曹操在宛城之战中,因贪图张绣婶婶邹氏的美色而引发战争。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16、A答案解析:曹操在宛城驻军时,见到张绣婶婶邹氏美貌,便将其纳入房中,张绣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于是在谋士贾诩的策划下,突然反叛曹操,曹操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典韦战死,长子曹昂也为救曹操而亡。36 .诸葛亮北伐时,曾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派赵云在箕谷佯攻。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诸葛亮为了迷惑魏军,派赵云率领一支偏军在箕谷佯装主力进攻,吸引魏军主力部队,而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军,试图出其不意地夺取陇右地区,这一计策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迷惑作用,但后来因马谡失街亭而使整个北伐局势发生变化。37 .孙权在东吴的统治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江南地区经济逐渐繁荣。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孙权统
17、治东吴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兴修水利、鼓励垦荒等,江南地区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等其他行业的繁荣,为东吴的强盛奠定了经济基础。38 .庞统在耒阳县,一开始故意不理政事,是为了引起刘备的注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庞统自恃才高,不满被任命为耒阳县令这样的小官,于是到任后故意不理政事,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引起刘备的关注,后来刘备派张飞前去查看,庞统在短时间内处理完积压事务,展示出非凡才能,从而得到刘备重用。39 .关羽在荆州时,曾与曹军大将徐晃有过交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襄樊之战后期,徐晃率援军前来与关羽交战,徐晃采用巧妙战
18、术,击败了关羽,解了樊城之围,这一战役也是关羽从威震华夏到逐渐走向败亡的转折点之一,关羽在与徐晃的交锋中失利,对其军事形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40 .曹操在汉中之战时,采用坚守策略,避免与刘备正面决战。A、正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曹操在汉中之战初期曾主动出击,但在与刘备的对峙过程中,由于刘备占据有利地形,且法正等谋士出谋划策,曹军陷入困境,曹操最终选择放弃汉中,并非坚守策略,而是在局势不利下的撤军决策。41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的“天下有变”,主要是指曹魏内部发生政治动荡或军事叛乱。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诸葛亮认为蜀汉要兴复汉室,需等待曹魏内部出现变故,如政治权力斗争激化
19、、军事将领叛乱等情况,届时蜀汉便可趁机出兵,与东吴联合,从荆州和益州两个方向夹击曹魏,从而实现恢复中原的战略目标。42 .刘备在创业过程中,曾多次寄人篱下,如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A、正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刘备早期势力弱小,在诸侯纷争中难以独立发展,先后投靠公孙瓒以获取庇护和发展机会,陶谦赠予徐州后短暂立足,后又因形势所迫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在寄人篱下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扩充人脉和势力,直到建立蜀汉政权。43 .曹操的家族成员曹仁在曹操集团中以善于防守著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曹仁是曹操的得力战将,在多次战役中承担防守重任,如在江陵之战中,面对周瑜率领
20、的东吴大军,曹仁坚守江陵一年之久,多次击退东吴进攻,展现出卓越的防守才能和坚韧的军事素养,为曹操稳定后方、调整战略争取了时间。44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为巩固长江防线,在沿江地区修筑了大量烽火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赤壁之战后,东吴虽取得胜利,但仍面临曹操势力的威胁。孙权为了能及时知晓曹军动向,以便快速做出反应,沿长江修筑众多烽火台,一旦发现敌军来犯,便通过烽火传递军情,可迅速组织兵力进行防御或反击,这是东吴构建长江防线的重要举措之一。45 .诸葛亮北伐时,曾在陇西地区与魏军进行过多次争夺。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诸葛亮认为陇西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若能占据此地,可
21、获取资源、扩充兵力,还能对关中形成威胁。因此在北伐过程中,多次出兵陇西,与魏军在此展开激烈争夺,如街亭之战就是围绕陇西地区控制权的关键战役,虽有胜有负,但反映出诸葛亮对陇西地区的重视与经营。46 .关羽在荆州时,曾举办过比武大会以选拔人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三国演义原著及相关正史记载中,并无关羽在荆州举办比武大会选拔人才之事,此情节多为影视改编或民间虚构创作内容,并非三国历史的真实情节。47 .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军事物资,极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实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曹操奇袭乌巢成功后,袁绍军队大乱,曹操乘胜追击,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22、。此役曹操缴获了袁绍众多的粮草、兵器等军事物资,不仅缓解了自身物资紧张的局面,还能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扩充军队、装备士兵,使自己的军事力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后续统一北方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48 .孙权在东吴的统治时期,曾设立农官,监督农业生产。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孙权重视农业发展,深知农业是国家根基。他设立农官,专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农业生产事务,如指导农民耕种、兴修水利灌溉设施、调配农业劳动力等,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东吴境内农业的有序发展,保障了粮食供应,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49 .庞统在赤壁之战中,除了献连环计外,还参与了东吴军队的军事指挥。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庞
23、统主要贡献是向曹操献连环计,使曹军战船相连,为东吴火攻创造条件。但他并未参与东吴军队的实际军事指挥作战,献完计后便按计划行事,后续东吴军队在周瑜等将领的指挥下进行赤壁之战的各项军事行动。50 .关羽在败走麦城时,身边仅有少数亲信跟随,军队已大部分溃散。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关羽在襄樊之战失利后,荆州被东吴占领,军队士气低落,逃散众多。当退至麦城时,身边只剩下少量忠诚的亲信和残兵,已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最终导致被东吴擒获,这也标志着关羽军事生涯的悲壮落幕。51 .曹操在许田围猎时,关羽想斩杀曹操,是因为曹操挟持天子。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许田围猎时,曹操借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知识竞赛 三国演义 知识竞赛 题库 答案 判断 10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