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空气质量改善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空气质量改善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空气质量改善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空气质量改善规划为贯彻落实市“十五五”空气质量改善规划,推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以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加快补齐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污染防治短板;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大气污染防治
2、与温室气体减排,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协同减排,系统治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持续降低PM2.5浓度的同时遏制臭氧浓度上升态势。在巩固二氧化硫、一次颗粒物减排基础上,加大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力度,协同推进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和区域协同联动,形成治污合力。精准治污,科学施策。秋冬季聚焦PM2.5污染,夏季聚焦臭氧污染,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大治污力度,推进全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为重点削减VOCs排放;以移动源和工业炉窑为重点推进氮氧化物减
3、排,实施靶向治理和差异化管理。源头控制,提质增效。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控“两高”行业发展规模,推进低VOCs含量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合理优化产业布局。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煤炭集中清洁利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轨道化、电气化、清洁化水平。强基固本,多元共治。坚持依法治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升执法效能。加强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提升监测执法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发企业治污内生动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目标指标到2030年,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
4、均浓度达到27微克/立方米,达到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浓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循环低碳改造。以有色、铸造、建材、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推动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和园区化发展,健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区发展改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在能源、工业等重点行业制定碳达峰目标,实施减污降碳行动。(区发展改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加快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基于环境承载力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有序解决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问题,推动主城区范围内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或搬迁,203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清零。(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5、、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三)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集群综合治理开展低水平产业集群整治工作,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按照“疏堵结合、分类施治”的原则,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按照“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的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由“镇、街”负责,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镇街落实)推进特色产业集群专项整治。对有色、建材、铸造、采矿等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的产业,开展专项治理。对家具、零部件制造、铝型材、铸造、电子元器件等涂装类企业,重点推进低(无)VOCs含量涂料替代,统筹规划建设集中涂装中心。对涂料、制药、有机
6、化学原料制造等化工类企业,加强设备密闭和工艺废气密闭收集处理,推行泄漏检测统一监管。对包装印刷、纺织涂层等有机溶剂使用量大的企业,统筹规划建设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推进实施低(无)VOCs含量油墨、胶粘剂等替代。对活性炭使用量大的企业,统筹规划建设活性炭集中再生基地。(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推进各类园区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发挥园区集聚优势,加强工业园区和企业集聚区能源替代利用与资源共享,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或使用工厂余热等清洁低碳能源。试点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提升工业园区和企业集聚区整体清洁生产水平,推动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符企业退出园区。(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生态
7、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实施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提高水性、高固体分、无溶剂、粉末等低VOCs含量产品比重。到2030年底前,木质家具制造、工程机械、室外构筑物防护和道路交通标志基本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源头替代,将标杆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生产、使用低VOCs含量产品的企业,优先推荐参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等。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采购低VOCs含量产品与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产品。(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工业与信息化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牵头)(五)
8、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强先进环保技术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低VOCs排放先进生产工艺、VOCs污染治理等领域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创新环境治理模式,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监测等新业态。健全环境治理信用评价制度,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推动环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区发展改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科学技术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速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一)加
9、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加快推进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天然气产供销基地建设,加快天然气产供销基地建设,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17.1万千瓦左右。(区发展改革局牵头)(二)持续压减煤炭消费总量严格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到2030年煤炭消费量实现明显下降。在确保电力、热力接续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关停整合,严格按照减容量“上大压小”政策规划建设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原则上不扩大燃煤发电机组装机规模,燃煤发电量稳中有降,新增用电需求主要由区域内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区域外输电满足。不再增加自备燃煤机组,
10、现有自备燃煤机组改为公用或清洁能源替代。(区发展改革局牵头)(三)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和小热电关停整合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充分释放热电联产、工业余热等供热能力,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到2023年,城市集中供暖面积达到0.1626亿平方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发展改革局牵头)。基本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关停整合(区发展改革局牵头)。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等燃煤设施(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四)加快工业炉窑燃料清洁替代完善工业炉窑清单,分类提出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技术路
11、线。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使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清洁能源等进行替代。全面禁止使用高硫石油焦。新、改、扩建熔化炉、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原则上使用清洁低碳能源,不得使用煤炭、重油。全面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的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及间歇式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取缔燃煤热风炉,以煤炭为燃料的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等基本改用工业余热或电能,铸造(10吨/小时及以下)、岩棉等行业冲天炉改为电炉;耐火材料等行业全面推广天然气替代煤炭。(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五)加强居民生活与农业散煤治理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的原则,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范围
12、,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到2030年,地区散煤全部清零,城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加大民用、农用散煤替代力度,基本完成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燃煤设施的清洁能源替代。依法将整体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地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区发展改革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区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推动交通运输体系清洁高效(一)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以水路或管道为主,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辆的格局。新、改、扩建项目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应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区交通运输局牵
13、头)采用公铁联运、新能源车辆以及封闭式皮带廊道等绿色方式运输。2030年底前,火电、有色、建材等行业大宗货物通过水路、管道、新能源或国六货车等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70%以上。(区交通运输局、区发展改革局)(二)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船推进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使用,城市内公交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新增或更新的公务用车(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防汛抢险救灾等特殊工作要求的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新增或更新的城市物流配送、轻型邮政快递、网约车、出租车、中短途客运车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比例不低于70%;鼓励租用新能源车;除消防、救护等应急保障外,港口、机场、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新增或更新的场内作业车辆或机械基
14、本实现新能源化;提高轮渡船、旅游船、港作船舶等使用新能源比例;加快推动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邮政管理局牵头)(三)积极推动车船升级优化全面实施轻型车和重型车国6b排放标准和船舶第二阶段排放标准。大力推进老旧车船提前淘汰更新,到2030年底前,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和燃气货车(含场内作业车辆);加快淘汰国四标准柴油货车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货车。2030年年底前,国六排放标准重型货车占比达到30%以上。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运输船舶,推动不具备油气回收条件的运输船舶基
15、本淘汰。(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五、强化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一)深化VOCs全过程综合治理强化装卸废气收集治理。2022年底前,向汽车罐车装载汽油、航空煤油、石脑油和苯、4甲苯、二甲苯等应采用底部装载方式,全部换用自封式快速接头;持续推行夏季加油站夜间加油、卸油措施。推进挥发性有机液体运输洗舱VOCs治理。(区交通运输局、区生态环境分局、海事局牵头,区商务局配合)开展敞开液面废气专项治理。废水系统中集水井(池)、均质罐、调节池、隔油池、气浮池、浓缩池等排放的高浓度VOCs废气要单独收集处理,采用燃烧或其他高效实用的治理技术。酸性水罐、氨水罐有机废气应收
16、集处理。(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全面提升治理设施“三率”。完成对现有VOCs治理设施收集率、投运率和去除率的排查,对达不到要求的VOCs收集、治理设施进行更换或升级改造,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化工行业要将开放式反应釜、离心机、压滤机、干燥机等改为密闭式设备;工业涂装工序建设密闭喷漆房,除大型工件外,禁止敞开式喷涂、晾(风)干作业;包装印刷企业对涉VOCs排放车间进行负压改造或局部围风改造。重点关注采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一次性活性炭吸附、喷淋吸收等工艺的治理设施,对治理难度大、单一治理工艺难以稳定达标的,要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鼓励VOCs排放重点企业采用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吸附+燃烧等适
17、宜高效末端治理技术。完成有机废气排放系统旁路摸底排查,取消非必要的旁路,因安全生产等原因必须保留的应加强监管。化工企业加强火炬系统排放监管。加强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控制,制定开停车、检维修、生产异常等非正常工况的操作规程。(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实施季节性调控。引导化工等行业企业合理安排停检修计划,臭氧污染高发季节尽量不安排开停车、装置停工检修、储罐清洗和防腐防水防锈涂装作业等操作。合理安排大中型装修、外立面改造、道路市政设施防腐、道路划线、沥青铺设等市政工程计划,尽量错开臭氧污染高发季节施工。(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二)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加强已完成超低
18、排放改造的火电燃煤机组排放监管,严格执行火电行业超低排放限值要求。加强企业内料仓、堆场、物料输送等环节的无组织排放控制,严格按照密闭储存、密闭运输的要求实施生产活动。增强在线监测设施的管理与维护,配合手工监测,定期校验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严格查处在线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推进重点行业提标改造。深化有色金属行业末端治理,推进采矿行业颗粒物污染精细化防控,对露天实施的开采、转运、加工等工序进行密闭化改造;推进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推进铸造、建材等其他重点行业实施全流程深度治理,实现“有组织排放稳定达标、无组织排放全流程收集处理、物料运输清洁化”。(区生态环
19、境分局牵头)加强重点行业管理减排。强化治污设施运行监管,确保按照排放标准稳定运行,减少非正常工况排放。推进重点涉气排放企业取消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无法取消的,安装备用烟气净化设施及监控装置。引导重点企业在秋冬季安排停产检维修计划,减少污染物排放。(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三)强化移动源治理监管强化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严格新车源头管控,加大机动车、发动机销售及注册登记环节监督检查力度,实现全区主要销售品牌全覆盖。(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新注册的国产柴油货车按照排放标准规定100%进行检验。建立机动车环境违法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强化对排放超标车辆尾气检验与维修治
20、理闭环管理。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加大对工业园、货物集散地等车辆集中停放地,以及大型工矿企业、长途客运、公交、环卫、邮政、旅游等重点单位的入户检查。(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牵头)日货运量超过20车的重点用车单位,应安装视频门禁系统,建立电子台账,对进出车辆的号牌、排放阶段、进出场时间、数量等进行监控和记录。(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生产、销售、检验、使用、维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开展销售端前置编码登记工作。到2022年,将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扩大至各区市建成区及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驻地;在用机械以及新增国三机械全
21、部安装实时定位监控装置,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采取自动监控和人工抽测模式开展排气达标监管,倒逼淘汰或更新,2030年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或使用15年以上的工程机械,具备条件的更换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水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推进船舶港口污染防治。严格执行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落实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控制要求。推动船舶发动机升级或加装尾气处理装置。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推动船舶靠港期间岸电使用常态化。(区交通运输局、海事处牵头
22、)加快提升燃油清洁化水平。严格执行汽柴油质量标准,建立常态化油品监督检查机制,开展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等全环节油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测,集中打击劣质油品存储销售集散地和生产加工企业。以物流基地、货运车辆停车场和休息区、施工工地、国省道等为重点,持续集中打击和清理取缔黑加油站和流动加油车。加大柴油使用环节检查力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建立在用汽油、柴油等油品的溯源机制,不断完善在用油品溯源程序,严厉打击劣质油品。(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六、深化面源污染精细化管控(一)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空气质量 改善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