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42.docx
《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4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42.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42(总分:1.00,做题时间:120分钟)申论1 .给定资料1 .进入本世纪以来,出国留学热始终不减,高中阶段出国留学更是热上加热。这波留学热潮的学生家长构成,已经不像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富人、官员和知识精英家长为绝大多数,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送孩子出国读书的经济基础,现在普通工薪阶层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去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复杂。真正让陈栋下定决心送儿子出国,却是一次偶然事件。初三上学期学化学,儿子第一次考试考得很烂,搞得陈栋莫名其妙,儿子陈小天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上课听不懂。直到陈小天母亲到学校开会,谜底才揭开
2、。老师解释:“班上小孩都上过补习班,就你家孩子没上,基础的内容补习班上都讲过了。”回想起来,陈栋觉得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不想让儿子成为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统一零件。“不管以后干什么,什么都要学,这不是浪费人生吗?”陈栋说,这是他最为绝望的地方。在很多准备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短信:“我不指望孩子能考上什么名校,我只是希望他能像我小时候那样一上、下学自己去,遇见陌生人不害怕,不用家长接送,骑车知道避让行人,不用给老师送礼拍马屁,有蓝天也有白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就这么简单。”部分高中留学生家长鼓励小孩出国的原因跟陈栋类似:觉得国内高
3、中缺乏创造力,都是在重复训练。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新一轮留学高潮中,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满意国内应试教育,但在国内缺乏选择性,只好把孩子送出国外。北京的宋雨晨一开始从未想过出国。初三模拟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按照惯例,肯定会被推优到上海的四大名校读高中。但在最后时刻,她被刷了下来。老师的解释是:你初二动了手术,没上体育课.没体育成绩就没法推优。但父亲宋彬打听下来,发现原因可能是在推优前没有跟老师“走动走动”。以前父亲宋彬总还觉得可以跟体制抗衡,但是慢慢发现,体制可以对抗,但无法对抗的是生活本身。“雾霾、三聚氧胺、治安环境,大人还可以勉强忍受,小孩子怎么可以?”宋
4、彬曾一度有过移民的想法,但这意味着要放弃国内的事业和朋友,他放不下,那就先早点送小孩出去吧。在各式各样的留学原因中,有一个特别的故事。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年龄小对空气变化敏感.在年初频繁出现的北京雾霾天中,几乎天天都被上呼吸道感染困扰,为此,他在家里安装了三台空气净化器,可又心疼孩子总是活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在谈及为什么出国时,很多人把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环境问题列为原因之一。“一百个家长里面至少有三十个会明确说出对国内环境的不满。”2 .“即便孩子专业成绩不好.将来至少也能掌握好英语,也算一门就业技能吧。”将孩子送到澳洲读高一的许女士说道。许女士和老公平时开一家饭店,收入并不算太高,每年15万
5、的学费仍然让他们有些吃力。不过,为了孩子,夫妻俩无论多难都要坚持。“外国学习到的东西会更多一些,而且不仅可以从学习上面开阔眼界,还有就是生活方面跟不同的人接触,这方面还都很好的”,从成长的角度出发,孩子应该“走出去”,是不少小留学生家长抱有的心态。有大把时间运动,全拜美国高中制度所赐:课余运动也算学分,课业毫无压力。一个学期有十几门课让你选择,只要任选五门即可,不喜欢物理,可以选化学,不喜欢化学,可以选烹饪。如何融入美国文化,对于中国小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如今已经在纽约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吴界立,是2007年来美国念高中的。刚来美国之初,最头痛的就是如何融入美国文化。国际学生基本上住在
6、一块,很少主动会跟美国本土学生聊天,半年之后,发现美国社会是开放的,才慢慢走出这一步。观察儿子朱赫这两年在美国接受的教育,朱大民感触颇深:“美国学校里教的和社会中考察的是一致的,而中国的中学教育是说一套,做一套!”朱大民发现,道德品质和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其实贯穿着美国的教育体系,但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美国的思想教育让孩子非常愿意接受。“在中国,教室里教你要遵守交通法规、尊老爱幼、真诚诚信,但你出门不会这样做。到社会上只要不犯罪就行,尔虞我诈又怎么样?”朱大民认为,中国教的和做的有极大反差,而在美国,学校里教孩子要诚信,社会生活中也有个人的诚信记录与之匹配,一旦违反规则、不诚信,整个社会系统
7、都会有反映,违规者要在付出实在的代价。朱大民相信,没有人天生就有社会责任感,天生懂得要为社会大多数人利益服务,而美国的教育体系用紧密联系的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教会孩子这一点。“在中国教育体系里面,我们的孩子暑期里玩命地上补习班、玩命做题,教出来以后就做题特别棒,收拾家务、孝敬父母都不会,你还让他去爱国、有社会责任感?”正在忙着准备雅思考试的西安石油大学勘探工程专业大四学生万黎明坦诚地告诉记者:“其实我开始没想出国留学。今年参加了很多场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结果很让人失望,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要求的条件都太高了,而同意接收我的单位,我又不太想去。眼看离毕业只有一个多月了,所以不得不下定决心去美国留学,以
8、留学的应急方式躲过就业寒潮的侵袭。”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出国留学能够镀一层金,提升自己的稀缺性,增加竞争优势。经过海外留学,阅历会更加丰富,在就业市场上更能够游刃有余,更能抢占先机。3 .近年来,中国学子到外国留学的数量呈持续高速增长。虽然2013年留学增长减速,但本科及以下到外国读书的人数增长仍然迅猛,低龄化趋势明显。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父母可能都希望子女生活在自己的身边,可是现在中国富豪却纷纷把子女送到远离家国的地方读书,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教育藏有诸多弊端。在我国,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行政职务,那么他们教学能力再强,在带学生、评职称、交流学术、申请科研项目和发表学
9、术论文等等方面,都将受到掣肘。这种官本位、教次位的体制逼得老师们要花时间去交际应酬,以博得有职务安排任命权的人的“恩赐”。倘若为了一官半职而唯唯诺诺,这样的教师难免没有独立的思考和思想。中国的学校经历了世界上最为漫长的封建教育。这种教育在一定层面上呈现出方法僵化、手段滞后、教材刻板、语言老套、设施落后等现象,学校犹如封闭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就是把学生当作“幼儿”来喂养,而且还有不鼓励学生做开放式思考的现象存在。甚至在有限的思辨空间里,还有诸多的设限。从小学开始,我们似乎就已开始面对唯一的答案和唯一的选择。学生所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唯一”的答案和选择熟记于心,然后填写在考卷上,得到相应的分数
10、一步一步地升学。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是规定的,思路是给定的。如果要读完规定的书,完成给定的作业,学生可能就没有多少时间去读别的书了。而且由于本身的阅读、知识和思想局限,许多教师也无法为学生推荐更多更好的书籍。许多的中国留学生的家长最多的抱怨是“孩子在中国太累了”,即便是在小学阶段,仍有许多孩子在晚上12点才能做完作业,而作业的内容就是不断地抄写。同时,这些孩子还要在周末参加本校组织的类型不同的补习班,如果不去,孩子有可能学不到老师雪藏起来不会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即使参加学习班.也不见得能获得老师的青睐。一位母亲告诉说,她的儿子读五年级,最喜欢的事情是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新学期开学后,他的班主任一直
11、无视孩子的举手。后来,在学校家长会上,孩子妈妈才知道这位老师有“举手费”,于是送去一张100o块钱的购物卡,但这张卡只换得孩子一天被叫起回答问题四次。这位母亲说:“我有钱不假,因为孩子太小也努力接受中国的教育方式。但我不是二百五,如此没有性价比的教育会杀了我的孩子。”一位家长说.他的儿子天性自由,喜欢异想天开,不是中国老师喜欢的“听话的孩子”。而且每次老师提出一个观点,这个男孩都要与老师辨正地“讨论”下,比如老师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孩子就会分辩“科学其实也会带来污染”,老师后来干脆冷落了孩子,“他感觉自己被抛弃了。”这位家长曾经想忍耐这样的教育环境,并一度考虑在海淀区中关村花300万
12、元买套一居室的学区房。后来,这位家长想明白了,这笔钱足够他把儿子送到国外接受更好的教育。一位母亲自称“无助的妈妈”。她与丈夫都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工作,待遇良好却不解决北京户口,按照现行政策,正在读高一的女儿必须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去参加高考。他们既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女儿的户口,更不可能陪孩子回到原籍,即使回到原籍,完全不同的课程和激烈的高考竞争,也不能保证女儿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把孩子送到国外,成了唯一的选择。4 .近年来,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激增,特别是低龄留学生数量。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出国留学就是一种成功捷径”,使出国留学从以前的读硕士本科延伸到去国外读高中、小学,甚至向幼儿园蔓延,留学低龄化趋势日
13、益明显。“小留学生”群体多数尚未成年,心智还未完全成熟。语言的障碍、群体的小众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生活、学习和人格成长中他们更需照顾、引导。刚到国外,他们往往不太适应当地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2014年暑期,小交换生溺毙的意外导致许多中国家长恐谈“家庭泳池”,甚至打越洋电话给中介,希望不要安排孩子住有泳池的寄宿家庭。然而,寄宿家庭的安全隐患并非只存在于泳池,对于初来乍到且语言不过关的小留学生而言,既缺乏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外部关爱。自身又缺乏安全意识,自律性、独立性较差,不具备充分规避危险的能力.才是最大的隐患。同时,心理学专家也表示,留学生不但要面临和国内
14、同龄人一样的精神压力,还要适应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心理问题不容小觑。一些小留学生因学业跟不上辍学。身份和生存都成问题,有的走上绝路,有的铤而走险误入歧途,甚至危害社会安全。有教育专家就曾呼吁,低龄留学存在很大风险,家长切勿盲目跟风。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也不是所有留学的孩子都会有所成就。在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可是在脱离父母庇护的环境下,孩子的情商决定了他(她)是否能渡过难关,顺利适应新的生活。如果孩子的个性太“宅”,不善交流,再加上有颗受不了委屈和挫折、敏感易受伤害的“玻璃心”。父母则要对留学三思而后行。其实,出国留学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很多时候实际回报和投入并不成正比。专家
15、和业内人士提醒,虽不能否认出国留学的诸多益处,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出国留学并不适合每个人。所以,选择留学,最好还是要因人而异,不可盲目跟从,更不可以家长的威严强逼孩子出去。到国外学习本来是件好事,但年龄过小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一旦到了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势必会面临从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的一系列冲突。而这时家长又不在身边,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意志薄弱,有可能误入歧途。对于当前不少家长向往国外宽松、灵活、务实的基础教育.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体系也无法取代家庭教育和亲情。年龄较小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敏感、不稳定的成长阶段,更需要监督和关
16、心。对比较依赖父母、自理能力不强、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最好不要过早出国,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方向,即便出国最好有家长的陪伴。对于那些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要将其作为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到哪个国家、学什么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等,一定要做好计划,不要盲目跟风。5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41.39万,比2012年增长了3.58%,报告还显示,本科及以下学历就读人数增长仍然迅猛,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硕士留学在出国留学总人数中占的比例则明显下降。另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两到三成。高中毕业参加“洋高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国家公务员 申论 模拟 试卷 1142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8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