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17.docx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17.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17(总分:1.00,做题时间:120分钟)申论1.二、给定资料1 .费先生和太太今年都40岁出头,两人的儿子念高中一年级。儿子从小成绩优秀,英语更是强项,学习上的事很少让费先生和太太操心。儿子努力,父母更是望子成龙,费先生和太太商量打算送儿子出国读本科。不过考虑到自己只是普通上班族,为了能承担得起昂贵的留学费用,他计划提早几年为儿子准备留学资金。出国读本科往往需要准备学费、生活费和保证金。费先生一位朋友的女儿就在加拿大读本科,听说光保证金就需要70万至80万;按照所选专业不同,学制在3至4年不等,每年学费在10万元左右;根据所选择的就读城市不同,生活费也会有
2、较大差异,通常每年生活费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费先生咨询过朋友以后,他还会去专业机构咨询一下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留学费用情况。“毕竟我们是普通的上班族,留学一定要考虑性价比。”费先生如是说。诚然,留学的性价比很重要,但费先生表示,儿子的前途更重要。因此,留学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为儿子选择一个适合未来择业和发展的专业。“我们家庭为了儿子出国读书肯定是倾其所有,鼎力支持的。有些好的热门专业学费会比较贵,哪怕我们自己开销节省一点也会供他去读。”费先生粗略估算,整个本科学费加上生活费需要40万至70万元人民币,他担心以目前他家的经济能力,不能完全覆盖这笔费用。费先生和太太都在私企任职,两人税后工资分别为90
3、00元和7500元,一年有14个月薪水,家庭年收入23万余元。然而,由于早年炒股失利,又过早还清了房贷,目前费先生的家庭存款只有20万元。“出国留学费用确实是一笔大开支,可以说是倾全家的钱来供孩子留学。”费先生坦言,“压力很大,但还是咬咬牙送孩子出去,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就学条件,扩大孩子的视野。”2 .北京一所“2H”重点高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小胡,最近就一直在为留在本校、成为一名讲师而努力,但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今年刚刚30岁的他年龄在博士生里并不算太高,况且上学期间他还曾担任学校的助教和辅导员,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署名论文。无论是学术还是教学,经验都不可谓不丰富。小胡告诉记者,上周
4、导师找到他,委婉地表达了可能无法留校工作的消息、,“原因只有一个,我没有海归背景,学校很看重这个。”记者查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人才招聘信息,发现这些高校大多将教授、“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作为自己的招聘重点。在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青年教师的信息中,不少岗位都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如“清华大学人员招聘系统”中,法学院民法学讲师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法学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的2014年教师招聘计划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提出“有国外留学背景优先”。由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2013年国际教育交流开放门户报告”
5、显示,赴美学习的中国学生,特别是本科生人数增长可观,成为美国国际学生数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学生本科生人数增长了26%。而来自不少国家教育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中,低龄留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以某教育集团为例,2013年,与其签约赴美留学的高中毕业生约有2200人,比去年多300人。相关留学专家认为,国外高质量的教育水平、灵活细致的课程设置是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也是低龄留学在中国升温的原因之一。中国是传统的教育大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看重,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赢得一席之地。众所周知,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美国为例,美国
6、拥有众多名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而国内教育体制弊端重重,高考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使得一些有条件的学生更愿意申请美国高等院校。国外大学开设的专业非常广泛,很多专业在国内还是空白,或者国内同等专业不被国外普遍承认,典型的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律专业。如果想在国外执业,那么只有选择拿国外的学位。在中国,报考研究生时大多仍然要求有本科同专业的背景,而去国外读硕士则比较灵活,不需要学术考试,而且转专业比较方便。例如,英文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申请会计、教育、传媒甚至IT专业一一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对选择出国留学的学子来说,无疑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留学成本。具体表现为学费
7、、生活费相对降低,特别是对选择纽约、悉尼、伦敦、巴黎等大城市的留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此外,出国留学担保金下降,也使得留学门槛降低。随着“留学热”的兴起,“留学经济”生意兴隆,各种留学中介鱼龙混杂,有关留学的宣传和介绍比比皆是,家长们也一边倒地争相比着让孩子“出去”。留学英国的“90后”女孩小杨认为留学是一场“时尚”。对留学生活,她的理解颇为独特:“同学中有很多人都选择了留学,出国留学就意味着可以好好玩几年,体验下国外的风土人情,并且可以缓几年时间再工作。”另一位男孩小陈说:“我自身对留学的兴趣不大,但家人希望我去留学,父母认为出国镀点金回来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毕竟海归的名声在当今社会还是很
8、响亮的。”留美学生小刘的父母则认为:“哪怕孩子留学什么也学不到,至少可以提升外语水平。”3 .近日,某教育机构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根据2013年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为25%,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为都是曾经的高分考生。该机构分析,中西方教育体制、语言环境的不同,导致留学生几乎都会出现海外教育的不适应,只是适应时间各有不同。同时它认为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高分学生,都可能因为不适应国外学习模式,导致学习跟不上,出现“留学中失败”现象。国外许多大学都是宽进严出,学位不是能糊弄到的,留学首先要对学业艰难实现有个思想准备
9、。如今的留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之宝,一般说来家庭条件还不错,但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下子被“扔”在异国他乡,生活环境的落差是一大考验。文化融入问题也相当严重。中国人爱“扎堆”,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留学生群体的封闭意识,与外国人交往自然就少,融入当地的问题凸显。许多留学生在海外还是在华人圈里混。据澳洲的朋友说,在那的一些小留学生高中毕业时与外国人说话仍旧磕磕巴巴。留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也很大。金融危机后西方经济一直不景气,就业机会少。在欧洲等一些非移民国家,对外国人就业本身就卡得严,这就造成近年来“海归”愈来愈多,愈来愈不值钱。在众多父母一腔热血并不惜一切代价投身于送子女出国留学大潮的同时,
10、猛然间,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在经过多年的国外学习和生活,无论在观念还是言行上,与父母的沟通和相处越来越显困难和疏离。他们可以很干脆地回绝父母邀请一起会亲访友的要求,并理所当然地表示,别人都没有权利干涉和占有他们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也可以告知父母,在国外的学习和交友情况除非他们主动说出,否则不要刨根问底,“逼迫”他们说明,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活和权利大部分在十来岁或更小就出国留学的孩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身权益和自由有着强烈的保护欲望,这对于完全土生土长的大部分中国父母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由此,围绕着中西方文化差异,父母和孩子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4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
11、的数据显示,40.2%的海归每年的平均费用集中在2万至4万美元区间;有23.8%的人每年花费在1万至2万美元区间;每年花费4万至6万美元的占12.1%。另据各机构的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家庭加入了留学家庭这个群体。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留学市场已由小众的精英留学,转为大众的自主留学,因此也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留学、“被留学”等现象。中国企业家马云认为,事业成功与国外名牌学位没任何关系,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哈佛毕业。但越来越多中国父母显然并不这么想:他们日益将三四年的家庭年收入用于送孩子到海外留学。如今一些人在问,这种投资是否值得。中国赴海外留学人数目前已是10年前的3倍
12、多且仍在增加。在中低阶层家庭,这一增势尤为明显:中国社科院报告说,直到2009年底来自此类家庭的学生还仅占赴海外留学总人数的2%,但到2010年底已激增至34%o很多中低阶层父母指望独生子女日后为其养老,海外大学也愈加依赖中国学生缴纳的费用增收。但花上一二百万元人民币准备和竞争一个海外学位,只为回到700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国内就业市场,值得吗?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说,海归们回国后刚进入职场时,薪资上几乎没任何优势。一个海外学历就能确保高薪工作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如今赴海外留学的比例很高,但所学内容并非特别适合中国市场。”中国也已不再是仅仅送最优秀学生到海外去。如今赴外就读的人中,学业平平或差得
13、考不上国内大学者占比很大。他们就读的外国学校更非名校,80%至90%的大学,大多数中国人闻所未闻。某投资咨询公司的刘先生最近在上海一场招聘会上被求职者围住,但他没寻找有海外学历的候选人,上次刘先生雇了个有英国硕士文凭的人,刘先生说:“他以为自己懂很多,所以瞧不起客户。”曾送女儿赴海外留学的宗庆后最近说,女儿既不了解中国企业的现状,也不清楚国外情况。小顾花了父母50万元从哥伦比亚大学拿了个新闻硕士,“去美国,费用就像每天住在四星酒店。”小顾说她没为学业做好准备,求学经历很郁闷。她目前在一家教育咨询机构就职,以帮助其他中国家庭避免类似错误。5 .2013年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史
14、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国内高校就业大军与“海归回国潮”叠加,海归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份有关出国留学趋势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外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中,约50%选择了经济管理和金融类专业;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中国学生中,约有46%的学生选择读经济管理与金融类专业。冉维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扎堆是导致留学生回国就业竞争压力加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留学归来的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存在好高鹫远的状况,非500强企业不去,非高薪职位不去。有些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的专业时,没有考虑到就业问题,结果导致所学专业在国内用不上。“留学时,我们不懂就业”,这是
15、山西女孩冯丽的感悟。2012年从英国获得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回国的她,对自己的评价是“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工作经验想找到理想的管理工作太难。自己可以从基层干起,但小企业不想去,大公司进不去。由于专业的局限,她陷入了就业的困境。“当初送孩子出国留学前后花了80多万元,现在孩子在国外找不到工作,但如果在国内找工作,工资很低的话就太不值了。”想到儿子的就业问题,李女士十分发愁,2012年下半年起德国许多企业裁员,从德国某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的儿子求职屡屡受挫,如今已将就业方向转向国内,但从李女士考察的情况来看,在国内想找到孩子心仪的工作也很难。其实海归的优势比较明显,有海外学习生活背景、视野开阔等,但随着国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国家公务员 申论 模拟 试卷 91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