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三者”应当追究民事法律责任.docx
《对“第三者”应当追究民事法律责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第三者”应当追究民事法律责任.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对“第三者应当追究民事法律责任论文摘要“第三者现象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争议较多的一种现象。我国的法律对此有所涉及,许多的法律学者一直对此争论不休。夫妻间因婚姻的成立而产生的同居义务和忠实义务及与之对应的配偶权,是夫妻的本质性的权利义务,夫妻任何一方结合起来,使其违背同居和贞操义务,进而侵犯他方配偶的配偶权,致他方配偶人格丧失,精神损害和情感伤害等时应承当共同侵权责任。李文共分五部份,拟在法律和道德界限的基础上,分析第三者所应承当的民事法律责任,第一部份是绪论;第二部份是“第三者的行为应受法律调整;第三局部是“第三者侵犯了当事人的配偶权;第四部份是关于“第三者应承当的侵权责任;第五部份分析了新
2、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第六部份是结束语。目前,第三者问题成为困惑大多数家庭的普遍问题。第三者如果不能承当有关的侵犯责任,如果不受到法律的制裁,此社会现象会更加漫延下去。我呼吁,为了千百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必须追究第三者的侵权责任。关键词:第三者追究民事法律责任一、绪论“第三者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但被形象地指称与有配偶者通奸或非法同居的自然人。“第三者确实让人头痛,不仅让配偶一方或双方头痛,也让修改婚姻法的立法者们头痛,甚至婚姻法学家们也对他感到头痛。第三者应交由道德评判或是法律标准?各自的后果将会是什麽?是否会导致“对偶婚”的重现或法律道德主义”的泛滥,或是“历史的倒退?等等问题,让人莫衷一是。随
3、着婚姻法修正案的颁行,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夫妻应当互相忠实,并规定因此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算是局部回应了社会上要求对“包二奶”第三者现象进行处理的高潮的回声。但其只是针对过错配偶方而规定,没有涉及“共犯”第三者。法律回避或是说以沉默的方式否认了对第三者处分的请求。笔者认为这是不够合理的。在支持向过错配偶方索赔的同时,也应同时支持向第三者索赔,因为他们其实是“一体的,不然,将导致其与民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的不一致和矛盾。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追究第三者民事法里责任的必要性。二、“第三者”的行为应受法律调整“追究第三者民事法律责任的反对论者反对追
4、究第三者民事法律责任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法律与道德各有其自身的调整范围,在第三者所涉及的私人领域里,法律不应过分介入,否则将导致法律对私人生活的过分干预,并致法律道德主义的泛化。它具体是指“将法学家或立法者认为不道德的行为通过法律规定为非法,从根本上混淆了道德和法律两个不同领域。在他们看来,似乎法律和道德是两不相容的范畴。但是笔者认为法律对某事介入与否并不在乎其是否属于道德的调整范围,而在乎其有无可能“涉及他人,有无“外溢性后果,且道德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考查法的起源,可以知道,在原始社会并没有法,有的只是原始标准。具体表现为禁忌习俗和礼仪等。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对标准
5、的要求就不限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它将关系到社会重大的、带全局性的内容别离出来,由另一种标准进行调整。道德由此产生。在法律没有出现之前,社会关系皆由道德进行调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开展,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复杂化,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矛盾的锋利化,使道德已无力对现实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效的标准和调整。此时,法律应运而生。法律的出现,将道德的一局部内容别离出来由法律来标准、调整。因此,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后防,在道德有足够的力量调整社会关系时,法律无用武之地。但当道德对某些社会关系已无力调整时,法律就以道德所不具有的强制实施力量一一国家强制力对其进行标准,以维护经过长期社会生活而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进而维护社会
6、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历史上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蒙昧时期的血缘群婚制和亚血缘群婚制,野蛮时期的对偶婚制,及至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一夫一妻制,进入阶级社会后,各统治阶级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一夫一妻制,并规定了违反之后的严厉处分措施。一夫一妻制在长期的历史开展过程中逐渐作为一种习惯、道德形式确立,并为人们所接受。它标准了男女两性的性关系,使人的性要求通过婚姻得到合理满足。它也保证了子女血缘的清白,利于防止近亲结婚,防止发生乱伦等,并因此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开展、社会生活的和谐运作。时至今日,采行一夫一妻制来标准婚姻关系已成为现在社会(除局部伊斯兰国家之外)的普遍共识。但目前我国一夫一妻制已受到极大挑
7、战,随着改革开放而致的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元化,及第三者固有的强大的诱惑力,第三者日渐开展,并渐成燎原之势。离婚案件中由30%是通奸为理由提出离婚的,且另一项调查说明,有45%以上的民众对婚外恋表示明确的反对态度。虽然反对者甚重,但第三者数量照增不误。可见,道德对此表达的力量有多弱小,道德的约束力主要通过社会舆论这种不太确定的压力和自我良心这种内心的力量进行约束,主观性太强,法律此时便有了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反对论者认为婚姻家庭领域内第三者的出现属私人生活领域,情感世界,法律不应过多干预。但这不应当成为配偶一方侵害他方因婚姻的缔结而享有的利益并致他方损害而不受制裁的借口。配偶双方因婚姻的缔
8、结而享有并承当一些由婚姻的本质所决定的排他性的权利、义务,如忠实义务、同居义务,及相对应的配偶权。如果没有这些义务的存在,婚姻就不能从本质上与其他社会关系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些特定的存在,婚姻才成其为婚姻,并显示出其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不同。而这些本由夫妻专有的局部权利义务却由于第三者的介入,而受到不利影响,一方的配偶权因第三者与另一方配偶的共同行为而受到侵害,基于婚姻享有的一切都没有了,人格受到侮辱、精神受到伤害,对当事人打击极大。有侵害、有侵权,就应当有补偿或制载是法律的一般原理,特别当这种侵害已不是特殊现象时,法律有义务对此进行规制。同居义务和忠实义务不管法律有无明确规定(新婚姻法有忠实
9、义务的规定)都是婚姻的本质性义务,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决不因为明文规定出来而出现“历史的倒退,相反的是,法律不对第三者加以规制而任其开展的话则有些像野蛮时期的对偶婚制,那才是社会的真正倒退呢!)当配偶一方因对方义务的不履行而受到精神损害和情感伤害时,法律当然应该以规制,以保持婚姻关系的和谐。法律对行为的调整与否的标准不在乎其是否属于道德的专属调整领域,而在于其是否具有“外溢性后果。只有那些纯粹对他人和社会无害的行为法律才明确表示不予介入。如上所述,“第三者日渐泛滥,对配偶一方造成人格上侵害,精神上损害和感情上的伤害,甚至因此而产生暴力现象,如用暴力赶其配偶出门,公开怂恿离弃或杀害妻儿或非婚生子
10、女等,造成极坏社会影响,道德的力量在第三者强大的诱惑力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法律应当介入了!反之,如果像反对论者所宣称的,“把道德的东西还给道德,那么,根据性心理学家蔼理士的理论,“大多数人,无论男女,是单婚而多恋的,那就是说,他们只成心有一次永久的婚姻,而同时希望这种婚姻关系并不阻碍他或她对于其他一个或多个异性发生性的吸引。2)在目前道德调整力度缺乏的情况下,必然出现“合法婚姻的女方,只是丈夫的主妻;合法婚姻的男方,只是妻子的主夫。夫妻双方仍有与其他异性发生性关系的自由的情况。这与人类历史上的对偶婚制并无两样,它“只能加剧世风日下,道德体系混乱的局面,诱使人不分是非,不讲责任,视不道德为最道德
11、,视违法为合法,(3)而且必然导致社会混乱、暴力频生。因此目前似乎应当疾呼”把法律的东西还给法律吧”。三、“第三者侵犯了当事人的配偶权赞成法律介入的学者多主张以侵权行为法规制第三者行为,并为此提出了配偶权的概念。杨立新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间互为配偶的根本身非权,说明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由权利人专属支配,其他任何人均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配偶权的具体内容尽管众说不一,但都包括同居义务和忠实义务两个最根本的方面:(一)同居义务同居义务是男女双方以配偶身份共同生活的义务,包括共同寝食、相互扶助和进行性生活,是因婚姻成立而产生的夫妻间的本质性义务。它是婚姻关系存在的标志,也是婚姻关系得以持续的根
12、本要件之一。同居义务的履行是婚姻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是配偶双方合理的满足生理需求、进行情感交流、繁衍种族的重要途径。它不是某一方单独负有的义务而是双方平等、共同负有的与对方生活的义务。早期民法曾基于浓厚的夫权思想而将同居妻单方义务,而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开展,各国相继规定同居为夫妻双方平等的义务。同居义务的发生和终止,需有法定事由的出现。同居义务的发生始于婚姻关系的有效成立。男女双方正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之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男女双方既负有同居义务。同居义务的终止源于离婚或一方或双方死亡而致婚姻关系的解除。无正当理由,同居义务不得终止或中止。同居义务包括共同寝食、相互辅助和进行性生活等。共同寝
13、食是共同生活的根本内容,是婚姻关系存在的根本特征。相互扶助是指夫妻双方应在生活上、精神上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不应出现一方独享权利,一方担负义务或权利义务分担失衡的情形。这是婚姻关系得以正常存续的重要条件。进行性生活是夫妻共同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由人的生理本能决定的,为标准人类两性关系将其规定为夫妻同居义务的内容之一。但是基于男女两性的心理、心理差异及维护男女人格的平等,此义务不应过分强调。否则,易于导致家庭暴力、婚内强奸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有正当理由或经双方平等协商时,可暂不履行同居义务,如因生理原因,公事私事及人身自由限制等不算对同居义务的违反。(二)忠实义务:忠实义务也称贞操义务,是指配偶的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者 应当 追究 民事法律 责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