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态股权制的分析.docx
《对动态股权制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动态股权制的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对动态股权制的分析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可以把一个差企业变成好企业;一个不好的制度安排,可以把一个好企业变成差企业。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近几年来,襄樊市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创造的“动态股权制,正在使一大批国有企业起死回生,并步入可持续性开展轨道。目前,“动态股权制已成为进入新世纪初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有益探索。一、机理与创新1 .动态股权制的运作机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但是,迄今为止,相当局部改制国有企业其产权结构是单一的或近似单一的,即使是多法人国有股,由于终极所有者都是国家,其产权主体的人格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产权结构的单一化、产权主体非人格化,这是目前困扰国
2、有企业改革深化的难点所在。鉴此,襄樊市在国有企业改制中,一般设置三种股份,即国有股、国有法人股、自然人股。其中自然人股受到高度重视,其又可分为岗位股、风险股、奉献股。岗位股是从国有股中暂时划拨20%设置,岗位股的所有权在国家,但收益权归个人,既包括获得收益的负盈权,也包括承当亏损的负亏权。离岗后按配置时的货币值收归国家所有,并由企业转给新的上岗者。风险股,指按照与岗位股相等的额度用现金或货款购置,有多少岗位股必须购置多少风险股,风险股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归个人。奉献股,指企业从当年新增所有者权益中切出一局部(比方30%),按奉献分配的股份,其所有权和收益权归个人。实践说明,个企业的开展,关键在于以
3、经营者为代表的包括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研发人员等在内的“关键人。界定关键岗位,量化岗位股份,实施竞争上岗,购置风险股份,年终得奉献股,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人股体系。动态股权制的实施,通过让关键岗位人员持有岗位股、风险股,并按照工作业绩奖励奉献股,使占企业人数20%左右、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关键人拥有相对较多的企业股份,促使企业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合理化;同时,“关键人成为出资人,他们既经营自己的资产,也经营国家的资产,促使他们从个人利益出发,密切关心企业开展,追求共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实现了国有资产经营的“人格化。由此可见,动态股权制的制度设计,其根本指导思想是“从关心个人利益出发关心他人利
4、益而不是相反。按照这种理念,则在公有制企业中置入相当数量的个人资产,为使个人资产最大限度增值,必须要使企业全部资产增值。因此,“公有财产搭私有财产的便车、“国家搭个人的便车。一般而言,社会经济生活可有四种制度安排: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即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襄樊市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说明,实施动态股权制后,尽管企业资产的质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改善,但是通过吸纳员工特别是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关键人的个人投资,可把传统国有企业“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
5、变成“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这里,劳动者的产权参与,也就是把劳动者变成出资者,促使劳动者能够像对待自己的资产那样从事劳动。必须指出,以上仅为动态股权制的狭义解释。广义的动态股权制,是对企业产权、分配、人事和劳动“四项制度作出系统安排,并实行动态管理的现代公司制(股份制)企业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2 .动态股权制的理论创新(1)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别离。改革初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别离开始的;时至今日,襄樊市国有企业改革步入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别离的思路,即“新的两权别离。当然,所有权与收益权别离是局部性、阶段性的,即将局部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权和盈
6、亏分配权实行阶段性别离,作为岗位价值资本化的岗位股。这里,配置的岗位股一般只占国有资产的一小局部,因分配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国家股获取分红的股份比重,尽管按照传统的观念外表上减少了一些,但国有资产最为关键的“收益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不断增加,即从追求“收益权转向追求“收益量。必须指出,在动态股权制下,不仅岗位股的收益权归持股人,而且岗位股的表决权也赋予了持股人,进而还把国有股的表决权以适当的方式量化给了企业职工。因此,不仅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别离,而且所有权与表决权也别离。(2)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因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抽象性,导致国有企业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代理问题。为了防止
7、出现或尽量减少“代理问题,让企业厂大职工特别是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关键人,都成为出资人意义上的关键人。即“劳者有其股,能者多其股,经营者相对持大股;经营者成为出资人意义上的经营者,关键人成为出资人意义上的关键人。这里,动态股权制既遵循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别离的根本规律,又从“经济人的客观实际出发,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必要的所有者身份与经营者身份的结合。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是局部性的,即局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它并不排斥大前提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别离。(3)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在现时代,企业“游戏规则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物质资本统治人力资本转向“人力资本统治
8、物质资本。动态股权制充分考虑了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了让人力资本提高效率来促进物质资本提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一是设置岗位股,它是对个人价值(岗位价值)的资本化;二是设置奉献股,它是人力资本产权化并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实现形式。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有潜在型(闲置半闲置)、正常型(一般性地工作)和超常型(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几种状态,如果人力资本特别是稀缺性人力资本即经营、管理、技术等稀缺人才的能力经常处在“超常型状态下,则能够使企业在“正常剩余之外创造出“超额剩余。动态股权制正是从企业经营机制上来挖掘这种“超常状态,追求更多的“超额剩余,以此获得企业资本的保值和快速
9、增值。实践说明,让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参与企业分配,从外表上看似乎侵蚀了出资人的资本收益,但实际上由于鼓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物质资本效率不断提高,结果使劳动收益和资本收益都会增加。因此,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有机结合,有本领的人和有本钱的人联合起来,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4) “三位一体分配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上和政策上不存在什么问题,关键是在实践中找到有效的实现形式。动态股权制就是“三位一体分配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是按根本劳动分配,劳动者作为一般劳动力,发给根本生活费;二是按人力资本分配,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得
10、到超过根本生活费需要的收人,这局部收入可用于各种形式的积累和投资,它是通过岗位股、奉献股实现的;三是按物质资本分配,它是通过国有股、国有法人股、风险股实现的。这里,个人则是通过风险股实现按物质资本分配的。“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安排,使企业广阔员工特别是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关键人从“无产者变成“有产者,变成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5) “以人为本与“以利为本的有机结合。企业盈利在人,亏损也在人。动态股权制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利益杠杆,将企业员工特别是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关键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烫心烫肺。关键人和员工都不同额度地拥有企业股权,如果不努力实现企业盈利,其所持有的股份就无
11、红利可分;如果出现亏损,个人持有的股份将按责任和比例扣减,股份的“含金量(每股净资产)也就减少;如果企业破产,持有者将会损失沉重,职位高、持股多的损失则更大。如果企业实现盈利,则实行“股权化奖励。在这种机制下,关键人和员工作为“经济人对自身资产保值增值的不懈追求,也就是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永无止境的追求,这既是企业开展的动力,也是动态股权制的内涵。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存在两种思路之争,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还是以分配制度改革为主线?动态股权制的实践说明,产权制度改革是为分配制度改革效劳的,即产权制度改革是基础,分配制度改革是核心。换句话说,国有企业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痛处是利益。人
12、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是无形的手,利是经济杠杆,从“经济人的假定讲,“以人为本欺是以利为本。(6)从“内部人控制转向“内部人监督。标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然形成低本钱、高效率的监控机制。实行动态股权制后,持有企业较多股份的“关键人,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信息占有量大,出资人的利益驱动机制将促使他们加强对经营者以及相互之间的监督,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衡机制。进而将“内部人控制转变成“内部人监督。这里,监督制衡靠的是“知己,即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内部人,而内部人之间则是有竞争性的。这种“内部人信息多、动力大的监督机制,将远比“外部人信息少、动力小的监督机制有
13、效,而且还会降低监督本钱。(7)四个有分有合。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有分有合。如前所述,在一般情况下,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别离的;但是,在局部情况下,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合一的。二是所有权与收益权有分有合。如前所述,在一般情况下,所有权与收益权是合一的;但是,在局部情况下,所有权与收益权是别离的。三是劳动与资本有分有合。若企业的出资人受聘于企业,就成为企业员工,实现劳动与资本的结合;某一位出资人身份劳动者,一旦落聘或解聘,资本与劳动的结合就自然别离。这里,劳动与资本有可能别离又有可能结合的模式是动态变化的。四是岗位价值与个人价值有分有合。个人竞争上岗后,则拥有表达个人价值的岗位股;若得不到相应的岗位,一个
14、可能很有才能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其个人价值也是不能实现的。实行岗位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分有合,客观上在劳动人事制度的安排上注入了一种动态优化机制。(8)全方位动态化。一是岗位动态化。关键岗位,竞争上岗,全员聘用,一年一动。二是收益动态化。岗位动态化的结果必然是收益动态化。三是个人股权动态化。即使岗位不变,由于每年新增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导致个人奉献股的份额变动。四是企业股权动态化。即企业每个会计年度的产权结构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动态化的产权制度安排,比传统股份制企业相对静态的产权制度安排,更具活力,更具效率,更具可持续性。(9)鼓励、约束、竞争、监督四位一体,完美结合。鼓励和竞争是制动力,约束和监督是
15、制衡力,动态股权制正是利用股权这把鼓励与约束的“双刃剑,较好地构建了企业的动力机制与制衡机制。就收益时段而言,将即期、近期和远期有机结合,既追求企业的利润大小,更追求企业的后劲大小。就收益方式而言,将根本劳动收益、股权收益和收益股权有机结合,货币分配与股权分配两者之间的比重随岗位的不同而不同。一是上下配置,作为关键人,根本劳动收益局部低,但股权收益和收益股权局部高;而一般人,根本劳动收益局部高,但股权收益和收益股权局部低;二是远近配置,近期,货币分配收入局部差距较小;远期,股权分配收入局部差距扩大。这里,动态股权制可谓是一个相互制约、自我优化的圆满机制。(10)国有资本退出的具体实现形式。党的
16、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精神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在微观上减持国有股份的比重,二是在宏观上减少国有企业的数量。考虑到目前相当局部国有企业“搞死比“搞活还要难的现实,宜先实行动态股权制,增强企业职工在新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的适应性。随着企业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员工个人股的比重(特别是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关键人持股的比重)在企业股本结构中越来越大(因为每年都要分配奉献股),同时还可采取一定的方式鼓励员工购置岗位股及国有股。这样经过若干年的运行后,就可以使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实现由国有国营到混有民营,再由混有民营到民有民营的两次体制和机制的转换。二、评论与比照(1)动态化的企业股权结构是襄樊
17、市动态股权制的改革实践及人力资源资本化实践中的重要创新。一般来说,企业股权结构是企业外部投资情况的反映。反映物质资本所有权的企业股权结构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动,当然是由于企业的外部投资情况发生了变化。但是,如果企业的股权结构中包含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收益权,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方面,如果把企业的人力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其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应该是变化的。企业作为一个需要物质与人力两种资源的生产组织,其对资源的需求是变动的、随市场环境变化而调整的。物质资源需求量的调整可以通过借贷资金的使用来到达调整的目的,区而企业的外部投资情况和企业的股权结构可以稳定不变;人力资源的需
18、求变化只能通过增加减少企业员工来到达目的。襄樊市企业改革中的“温柔下岗就是调整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件的一个创新,这样一个企业人力资源就是不断变化的,不可能长期稳定不变。所以,包含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收益权的企业股权结构,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另一方面,如果把企业人力资源中的每一个体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分子来理解,他个人的人力资源的收益权也应该是变化的。企业中不同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不同,员工的工作也有调整变化升迁降职等,是个体人力资源收益权变化的理由之一。同时,人力资源的评估和确定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个体人力资源的收益权也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调整。对优秀者的收益权可能需要逐步增加,对落后者的收益权可能要减少。
19、由于人力资源个体的收益权在变化,人力资源整体的收益权当然随之变化,例如优秀者众而落后者寡,人力资源整体的收益权总量就可能增加。这样,包含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收益权的股权结构应该是动态变化、不断调整的。襄樊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动态股权制,其动态性意义可能主要是在后一方面,即个体人力资源的动态调整变化上。但是,动态性的前一方面意义,即整体人力资源的动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在实行职工持股时,往往事先就确定了职工持股的总量或总比例,例如职工股占总股本的30%。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非动态的股权结构会产生什么问题。假定一个机械设备厂,总股本为100O万元,收益为50
20、万元,收益率为5%,全体员工人数为110人,其中一线操作工人为100人,职工股为30%。由于市场原因,目前采取了一班制进行生产,适当压缩了生产能力。在今后某一时期(假定可能是5年左右),市场状况转好,企业应该转为采取两班制生产,这时需要增加100个一线工人,企业收益可以由50万元上升到80万元,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改变企业的资源配置,就可以增加30万元的效益。这30万元的效益增加值。只有恰当地在劳资间分配,才能既不损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个人福利,又为企业外部投资人带来利益增长。第一个问题是,新招职工参加不参加职工持股?如果新职工不能参加职工持股,无疑会增加企业内部的冲突,影响团队合作精神。第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态 股权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