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docx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docx(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深度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诗歌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真正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2、通过本课示范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打通本单元8首诗歌,构建相互关联的诗歌世界,使学生有整体性的诗歌观。【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知人论世”更加纵深的使用方式,不只局限于某一首诗歌的具体一个点,而是扩展到生平的“线”,时代的“面”,跨时空的“体”。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自行检索资料之后,沿着一定的线索,如时间、地点、历史大事等,以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全新的、立体的诗歌观。【
2、教学过程】1、复习;第一课时用基础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所了解的杜甫其人和他的登高一诗。2、深化单元任务:对“知人论世”的内涵有进一步了解: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3、作业展示:请同学们展示借助互联网和其他资源,查阅杜甫的生平资料,完成的表格。4、由点到线:通过学习老师播放的视频,研读发放的阅读资料,由点成线,构建杜甫的诗歌人生。5、由线到面:打破单独诗歌的壁垒,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寻大唐双子星之间的关联,由线到面理解盛唐诗歌最重要的一块版图。6、由面到体:通过引入身跨两宋的李清照,引导学生以北宋的灭亡+安史之乱为同类触发点,构建立体的诗歌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 必修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