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docx
《第7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I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慧回回码看(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2 .城市功能分区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2)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各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3)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分布A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B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
2、利用方式C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易误点拨1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2 .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带都是商业区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理解一要点突破1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2 .图表归纳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
3、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区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运用一考向对练。考向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导学号:214900811 .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2 .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4、)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1.C2.B第1题,甲地带0:Oo时人口密度较大,10:00时人口密度较小,符合住宅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故选C。第2题,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属于团块状,道路呈网格状分布,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可判断为平原地区的城市,故选B。(2019北京高考)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下题。3.据图推断()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解析】甲区居民出行次
5、数少,出行能耗高,说明该区靠近工业区,通勤次数少,外出购物距离长;乙区居民出行次数多,反映工作区距离居住地较远,即工作区可能位于郊区,在工作区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频率高,故乙可能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级低的商业网点,居民出行次数应较高;中心商务区居民出行次数少,出行能耗高。答案Br解题技巧1六个角度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
6、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考向2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变化(2019唐山模拟)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在变化。外部扩展可增加面积,而内部更替则有三种表现:一是内部更替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增加,表示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转变为这类用地;二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减少,表示这一类型的用地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用地;三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不变,表示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用地
7、类型不存在变更。下图为20192019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图中显示,20192019年该城市外部扩展、内部更替用地类型的面积()A.居住用地工业用地B.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变动最小D.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大体相当5 .20192019年该城市工业用地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环境污染较重土地价格较高远离消费市场基础设施落后A.B.C.D.6 .该城市十年间四类功能用地的变动表明,该城市()A.功能用地以向城市中心集聚为主B.发展规模以向外扩展为主C.空间形态变化不大D.功能用地以均衡分布为主4. D5.A6.B第
8、4题,读图可知,20192019年,该城市外部扩展的居住用地和内部更替的居住用地面积均小于工业用地,A错。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外部扩展和内部更替的面积均小于居住用地,B错。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变化最小,C错。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外部扩展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内部更替面积约为3平方千米,所以二者大体相当,D对。第5题,据图可知,20192019年,该城市内部的工业用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反映出大量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其他的功能用地;而该城市工业用地的外部扩展面积较大。工业生产需栗占用较多的土地,但付租能力较低,随着城市中心区地租成本上升,加上城市环境保护的需栗,工业区逐渐向城市的外围移动。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
9、可知,该城市十年间四类功能用地都发生了变化,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用地总量呈下降趋势,而外部扩展的速度较快,促进了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说明该城市的发展规模以向外扩展为主。考点二I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曝噩(对应学生用书第99页)识记一基础梳理IilA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1)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中,A表示同心圆模式,B表示扇形模式,C表示多核心模式(2)三类模式图中,均有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它们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3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1)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多种,
10、主要有经济、社会、历史、行政四方面,它们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发展变化: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导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r知识补遗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广也域文化影响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1)表现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反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2)典例。首都:以国会大厦为轴心,划分为四个区美国城市其他大城市:市中心为摩天大楼,、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欧洲城市:市工中国传统城市P心区很少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首都:多以皇宫为中心,摆放在城市的中轴线上“天人合一”思想影响,形成“山水城市”特别提醒11 .城市功能的分区是一动态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区也可能完全改变。2 .楼层高度与
11、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楼房的建设成本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楼房就向高处发展。因而楼层越来越高。3.城市内各功能区因其人类活动特点不同存在明显的人口密度的时间差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理解一要点突破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
12、如下:(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下图所示:市中心(0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交通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0A、OB0C.0D、0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处附近):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一般为工业区
13、。(教师备用资料)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同心圆模式集中紧凑,各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成都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多核心模式城市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类型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因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淄博运用一考向对练。考向1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分析(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
14、回答12题。1 .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B.C.D.2 .沿甲一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ABCD1.A2.C第1题,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区中分布最广泛的,读图可知,在城市中分布最广,应为住宅区。第2题,读图可知,甲到乙沿线,依次经过非城区一城区(小区域)一非城区一城区(较大区域)一非城区。因为城区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而城区气温和地租高,非城区较低,故由甲到乙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大致为低一较高一低一高一低,分析选项可知,C项符合。考向2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与评价分析(2019贵阳模拟)下图示意南亚沿海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完成35题【导学号:214900823.图
15、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为()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4.M地最适宜建()A.幼儿园C.科研所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疗养院D.物流园5.位于N地的楼盘售价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地处河流下游位于盛行风下风向A.B.C.D.3.D4.D5.B第3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乙位于城市外缘,应为工业区,则丙为住宅区。第4题,从图中看,M地位于城市郊区,地价较低,且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适宜建设物流园。第5题,由图可知,N地远离市中心,且位于河流下游,可能会受到沿岸工业生产影响,产生水污染。N地有公路经过,交通
16、便利。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N地不在盛行风下风向。特别提醒1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原则L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并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2.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避免相互干扰;3.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需要。1 .工业区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考虑风向: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烟尘等)的工厂(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的郊区或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考虑河流流向: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厂(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 内部空间 结构 不同 等级 服务 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