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三原色与三间色教学目的:1 .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2 .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法。3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教具准备:透明量杯6个、玻璃棒1根、水彩画颜料和画具。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与三原色调配出来的三间色。教学难点:间色调配的水分用量与上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品。二、激趣导入。1 .欣赏儿歌,让学生从这首儿歌中找出描写色彩的字:画国旗红画笔,黄画笔,画面国旗真美丽。国旗国旗蓝天飘,小朋友们齐敬礼。红画笔,绿画笔,再画鲜花开满地。鲜花向着国旗笑,祖国祖国我爱你。红、黄、蓝、绿这些丰富的色彩在我们
2、的颜料盒有,有的色彩是可以用别的颜色调配,有的不能。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原色与三间色。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三、学习新知:2 .认识三原色1师:请同学们观察颜料盒。这是我们美术课常用的水彩画颜料,12种颜色为一盒的,这些颜色里有的颜色可用二种或三种颜色调出来的,其中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不能用其他颜料调合。我们把它叫做“原色”。2谁来举例生活中带红、黄、蓝的实物。如:红旗、黄香蕉、蓝色海水等3 .认识三间色。猜猜看:用两种不同原色色水调和会变成什么颜色。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调色示范。学生练习。四、游戏。配音乐,做游戏五、互相评价。六、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
3、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板书设计:三原色与三间色三红+黄=橙三原黄+蓝=绿间色红+蓝=紫色第2课粉印纸版画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创新能力。2 .学习绘画不同的表现形式,了解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3 .通过制作,体验失败与成功、创造与创造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不同的表现形式,了解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在粉印过程中,水份与颜料之间比例的掌握及一些制作“小窍门”的发现。教具准备:教师:欣赏作品数件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欣赏、讨论1 .你知道版画有几种?2 .简要介绍其不同的特征及绘制方法。3 .一组讲一例。三、介绍制作过程1 .刻力度的掌握。
4、2 .涂色时间的掌握。3 .印区域的掌握。四、学生练习1 .制作底版。2 .要用较粗的铅笔。3 .能力强的同学可适当做得复杂一点。五、巡回指导1 .全面观察学生作业。2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六、小结1 .制作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经验、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2 .有何成功“小窍门”向大家展示一下。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小组交流1 .上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你发现什么问题没有?3 .有何成功“小窍门”向大家展示一下。三、欣赏同一张画,讨论1 .欣赏作品中都用了什么颜色?2 .不同的颜色,效果有何不同?3 .表表各自意见。4 .你表现的比他们更好吗?四、
5、学生作业1 .继续上节课作业。2 .能力强的学生,可尝试制作不同颜色。五、巡回指导1 .面观察学生作业。2 .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3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小结1 .展示自己作品并介绍。2 .学生间相互赏析。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二、继续完成上节课内容作业完成稿)三、讨论1 .如何把你的作业装饰得更美?2 .有什么想法?四、欣赏1 .例举各种画面的装饰手法。边框法、花边法、衬底法)2 .你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一、学生作业1 .学生装裱。2 .注意方法运用。二、巡回指导1 .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平安。2 .和一局部同学商讨,如何把画面装饰得更好、更美三、小结1 .自己评价作
6、品并介绍。2 .装饰、布置于教室一角。点彩游戏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点彩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派,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2 .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尝试进行点彩画的创作,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3 .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1 .了解点彩派的特点。2 .学习点彩的根本方法和技巧。3 .启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4 .多给学生一些欣赏作品。教学准备:师:各种于点彩有关的图片、实物、纸张等。生:收集各种不同材质的点、绘画及粘贴工具、各种颜色的小圆片等。教学过程:欣赏:师出示一些点彩派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讨论:学生说一说看后的想法,
7、在哪里见过?和我们以前见过的画有什么不同?讲述:师讲述点彩的特点、点彩派、代表人物法国画家修拉、代表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等。观察:师请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印刷品、彩电荧屏,发现美丽的画面原来是由无数的小彩点组成的。游戏:师生共同做游戏,用打孔机在一张红色的纸上打出许多小孔,在下面衬一张黄色的纸,放远看一看,颜色有什么变化?引出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关系启发:启发学生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点不同材质、不同工具等。制作:每人动手用自己喜欢方法进行点彩游戏,可以用彩纸粘贴,也可以用水粉来点,还可以用各种圆形的物品如:瓶盖进行拓印。评比:学生可以在完成作品以后,评出最有创意、最有意思、最细致作品等。生活离不开
8、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通讯工具,学习与通讯工具有关的知识。2 .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3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1 .过对话、讨论、欣赏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通讯工具,学习与通讯工具有关的知识。2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通讯工具。教学准备:师:相关资料;范图;范作;或对讲机两部。生:自选一种绘画工具;剪刀、胶棒、双面胶、彩色纸、纸盒、油泥。教学过程:游戏: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1 .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位好朋友结成对子。2 .提出要求:两人先站在一起说一说悄悄话。(2)再让他们一个
9、站在教室最前面,一个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再说一说悄悄话。除了你的好朋友以外,你们两之间的交谈不可以让第三个人听见)3、悄悄的交给其中的两位学生,并要求他们在不让别人发现的情况下利用进行交谈。欣赏了解:1 .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让对方听见自己的声音的?!2 .你知道属于我们生活用具中的哪一类吗?!3 .在通讯工具中,除了还包括那些呢?!、对讲机、寻呼)4 .究竟是以怎样的构造进行通话、听到声音的呢?话将说话的声音转换为电流后送出。从话筒发送声音后,振动板会因为声音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并转换成电信号。用于听声音的听筒会让发送来的声音的电信号带动振动板,从而回复为原来的声音。声音的电信号通过线或经由电波进行
10、发送。5 .你知道世界上的一部是谁设计的吗?1875年6月2日,美国人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1876年7月,在费城举办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博览会上,贝尔和华生表演了他们的创造成果。6 .你还见过哪些有着特殊功能的?!根据学生的答复展示各种不同功能的图片设计创作:1 .你想象中未来的,将是怎样的呢?2 .你将用哪些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呢?教师展示一些作品供学生参考3 .让我们也来做一会小小设计家,进行一次梦幻设计大赛”设计出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的未来!4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 .提出要求:、先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并标明它的独特之处。利用彩色纸、纸盒、油泥等材料
11、,将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展开想象,大胆制作,设计新颖独特,与众不同。讲述:师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一种插接艺术,是立体造型艺术中的一种。观看:学生观看老师进行插接制作。先用硬纸片剪一些根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心形、花形、以及其他较简单的图形。在这些图形的一边剪开一道小口,就可以进行相互插接了。评价: 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的作品,说一说好在哪里?欣赏:1 .小鹏友们做得真漂亮,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 .教师出示范画:名家名作图片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学生作品教学建议:一、教学过程多种选择:1 .游戏:传话
12、游戏:教师讲一句话请小朋友挨个传一直传到最后一个人。看一看结果有没有变化。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最后一个小朋友能直接听到老师的悄悄话。体验游戏:教师在课前都制作一些土即用两个纸杯间用一根一米长的绳子穿起来,杯子就是话筒和听筒,绳子就是线。,让学生自由进行打游戏。体验打的乐趣和在生活中的作用。2 .了解知识:第一台有多大?第一台移动于1985年制造。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这样可以移动通信的诞生了。那时,还没有“”这样一个词,由于它要像背包那样背着行走,所以叫做“肩背当时,其重量高达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与在形状接近的,诞生于1987年。这是距今16年前的事。与“肩
13、背”相比,非常轻巧而且容易携带的移动诞生了。尽管如此,重量仍有大约750g,与今天重约60g的相比,重量高达12至13倍。逐渐变小。1991年时,的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100为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1999年轻到了60克以下。1杯水的净重是180克,所以它只有1杯水的三分之一重!与有哪些不同?家里的固定通过线连接。看一下机的后面,知道插口外还伸出有一条线吧?声音的电信号就是通过这条线发送的。那么不用线连接。它是用看不见的电波发送声音。将声音转换为电波发出后,“基站”就会接收这些电波。然后通过线将声音的电信号送给对方。并不是直接把电波送到对
14、方的上。从“基站”到对方的,还要使用与普通相同的线。设计创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折纸:用折钱包的折法,折出。并用彩笔进行装饰。注意钱包是横折,做要竖折纸盒:利用现成的纸盒,通过添加、剪切进行制作。油泥、陶土:它们可塑性强,可以直接拿来进行造型。泡漠板:利用厚薄不一的泡漠板,通过切割拼接进行制作。石膏板:利用石膏板的易刻性,进行雕刻。还可以利用各种食品,如:饼干、蔬菜在设计上可以分两可内容进行设计外观不同的:引导学生将设计成为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形象。不同功能的:启发学生对的功能进行改良。欣赏:根据设计创作的要求选择欣赏的图片类型:造型独特的有不同功的能艺
15、术家以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和有关的生活图片漫画、广告、新闻图片) 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同年级学生的作品动物明星教学目标:1 .塑动物由根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2 .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1 .习圆雕的根本知识,学习用根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2 .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教学准备:师:短小的牙签发给每一个学生,准备动物玩具、布置一个背景、课题、做个大箱子、
16、橡皮泥等用具、有关动物的各种资料。生:橡皮泥、牙签、模具、剪刀、刻刀、垫板。教学过程:导入: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多么美丽的大森林啊!只是这个森林太安静,也太寂寞了,大家快想想,要是再多些什么就会让它显得更加更美丽、更有生气了?学生通过回忆,轻松的答复出动物,如:河马、大象、山羊、鹿欣赏:播放影片可爱的动物,学生欣赏。讨论: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的特点和有关趣事。欣赏:出示一些用各种方法表现的动物形象,如:水粉、国画、刺绣、雕塑、版画、电脑绘画等。思考:运用的方法不同,但都表现出了动物的特点,有的威猛、有的娇憨、有的机灵、有的话机等。是怎样表现的?示范:老师以一个动物为例,示范橡皮泥捏制动物的步
17、骤、方法。练习:今天我们也来用橡皮泥做你喜欢的小动物,我们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步骤:1商量:四个同学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做什么动物?2造型:想想你做的小动物在干什么?然后把它摆个有趣的姿势。比比看,哪一小组合作得好,制作得好、摆放得最有趣。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老师事先布置好的大森林的背景中,自由观看欣赏评价。拓展:查一查与动物有关的知识,如世界动物日10月4日。水墨画动物教学目标1 .通过各种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2 .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3 .让学生通过欣赏名
18、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画的魅力。4 .在用水墨艺术语言表现喜爱的动物的同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尝试用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墨工具、范作假设干,多媒体课件,音乐春江花月夜等。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凋色盘、洗笔的工具,毛毡或报纸等。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用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作画,在此过程中,要文明有序、卫生地使用工具。2 .小练笔、大感受。学生尝试用深浅不
19、同,干湿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画一些随意的点、线、面,看谁的最丰富,让学生感受水墨的变化。3 .导入课题。请出动物明星,大自然的水墨杰作熊猫、斑马、奶牛、喜鹊等。4 .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国画艺术。欣赏齐白石、黄胄、徐悲鸿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笔墨的表现力。交流欣赏后的感受,说一说你看到的水墨画动物的共同特点。5 .铺墨添画,练笔成图。让学生随意用自己喜欢的墨色自由地在宣纸上涂抹,然后开展想像,添画成动物。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动物在做什么。6 .教师演示,讲解方法。用笔尖蘸墨,在纸上以淡墨铺色,让学生了解神奇变化的铺墨方法。再用枯笔(渴笔)擦出动物的皮毛,让学生掌握方法。完成一种动物造型。
20、7 .学生练习,用概括的笔触、变化的笔墨完成动物造型。8 .互相评价,评选“今日之最”。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动物。评选“最正确造型奖”、佳创意奖”、“最正确用墨奖”。9 .拓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远古的动物教材分析本课围绕恐龙等远古动物对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学和交流,让学生在认识了解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的根底上,充分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 .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生存环境,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2 .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恐龙等远古动
21、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3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认识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种禽鸟的蛋、图片资料、录像资料、教学范图等。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相关材料、绘画工具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 .神奇的蛋:老师这儿有几只蛋,清同学们认一认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的蛋?教师出示:鹤鹑蛋,鸽子蛋、鸡蛋、鸭蛋、鹅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蛋中之王,大家想不想看一看?教师播放电脑图片:鸵鸟蛋。有没有比蛋中之土更大更神秘的蛋呢
22、?教师播放电脑图片:恐龙蛋。这是什么动物的蛋呢?请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揭示答案)2 .欣赏影碟:教师播放电影侏罗纪公园片段:小恐龙从蛋中破壳而出的情景。这枚神奇的蛋最终能孵化出什么动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远古动物恐龙)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遥远而又洪荒的远古时代,了解一下远古的动物。教师板书课题:远古的动物。3 .远古探索:远古时期的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它又可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a.三叠纪爬行动物兴起,当时恐龙只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介平民。教师边讲解边用电脑出示相关动物图片。图片欣赏:蛇、鲨鱼、板龙、长颈龙、幻龙。b.侏罗纪爬行动物在陆地和海洋继续开展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三年级 美术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