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30.docx
《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30.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30(总分:1.00,做题时间:150分钟)申论1.二、给定资料1 .“你这地方再好,没有老街坊,没有熟人,邻居老死不相往来,在你这儿俺就是住不惯,俺要回老家去!”75岁的魏老爷子自从住进儿子的豪华新居,就没停止过折腾。他儿子魏强是陕西一家重工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经常去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等地做进出口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工资收入高,家里条件非常好,两年前在凤城5路一个豪宅小区花90万元购买140平方米的现房,又花20万元进行室内装修。房子收拾好了,他想把住在华山脚下华阴市老工业区的父亲母亲接过来,享清福尽孝心,但是魏老爷子死活不答应,说在城里住不惯,拒
2、绝了儿子的好心。去年老伴去世了,就剩他一个孤寡老人,其他子女在外地,无法照顾老人,儿子魏强和妻子李萍就把老人“强行”带到西安,为了照顾好老人,李萍在单位办了内退手续,他们还专门雇了个小保姆,伺候老人。儿子事业有成,忙得脚不沾地,每个月都坐飞机到国外出差。儿媳善良孝顺,尽心尽力。孙子在一家私企工作,也已成家立业。老人家吃穿不愁,衣食无虞,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儿媳李萍和孙子小伟还带他去外地旅游观光,可老人家就是不满足,整天嘟嚷着要回“老家”去。那儿有他的老同事老相识,他与街坊邻居在一起,吹牛、聊天、下棋、打牌、吼秦腔、唱豫剧,好不痛快!可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时间,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全是陌生人,他
3、一个都不认识。儿媳和孙子还给他下了死规定,只要出门必须有家人或保姆陪伴,否则,不许迈出大门一步。“这不是让俺坐监狱吗?你们放俺走吧,俺不在你们这儿待啦”老人家原以为儿子会支持他的,没想到等儿子出差回来,问他家里谁对他不好,怎么招惹他了,“恁这么大的人啦,咋像个孩子似的还糊弄啥呢?哪点亏着恁啦?好好享恁的福小不中?”说得老人闭口无言,交换条件是每周一家人陪他玩2小时麻将,算是对他的补偿。“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工厂家属区大院,大人在一个单位上班,小孩在一个班上学,平时串门聊天,逢年过节相互走动,你来我往,街坊邻里相处得非常融洽,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生活节奏加快了,邻居关系变得非常冷漠,老死不相往来,
4、如果不是为了照顾老人,我也不愿意让他生活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人到中年,魏强早已看清世事,但他对如今的邻里关系也多有怨言,称之为“新陌生时代”。魏强家一层楼住了4户人家,他们家和其他三户,没有任何来往。去年3月,邻居不幸被盗了,物业和派出所民警过来了解情况,他们和邻居才有了来往。此前,在魏强妻子李萍的印象中,几乎没有见过邻居这家人,而偶尔相见,也是如同路人。没有打过招呼,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大嫂,不好意思,咱虽然是邻居,但过去都忙,这下算是认识了,以后就是朋友,经常走动啊,我把电话留给你们,有事常联系。”隔壁张先生第一次上门,显得很谦恭,而李萍也很客气,递烟倒茶,对邻居的不幸被盗表示同情,同时对自
5、己过去没有尽到邻居的责任,表示遗憾。从此,两家人成了朋友,相互照应。“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通情达理。”刚搬进来时,李萍试图和其他两个邻居也搞好关系,但是东边一户住着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对人有一种本能的防范,第一次见面,她好心地对那女的打声招呼,没想到那女的,竟然只是鼻子哼了一下。第二次见面,仍然视如路人。结果,第二天,小区临时停水,东户忘了关水龙头,水漫金山,弄得满楼道是水,她家都不知淹成啥样了,李萍没有她家的电话,只能通知物业,叫开锁公司把门打开,才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事后,那母女俩竟连一个谢字也不说。结果,儿子小伟埋怨当妈的多管闲事,咸吃萝卜淡操心。可李萍说,在那种情况下,自己
6、只能那样做。“邻居这样也就罢了,反正谁和谁都没有利害关系,楼上那家人就太过分了。”李萍说,刚开始装修为了抢工期,一下干到晚上10点钟,魏老爷子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吵得老人睡不成觉,她上去找了几次,停了几天,过几天还是那样,她找物业出面才制止住了。等搬进来后,楼上厕所漏水,从天花板往下滴,她又去交涉,对方口头答应非常好,可就是不采取行动,最后起诉到法院,在法院调解下,对方重新打水泥铺地板,才解决了问题。“摊上这样的邻居,还不如路人呢,现在人咋变得这么自私呢?”李萍百思不得其解。“我爷爷太怀旧,我父母太传统,一天上班下班忙得跟啥似的,我才懒得理那些闲事呢。”李萍的儿子小伟,今年31岁,是典型的“80
7、后”,父母首付20万元为他按揭一套80平方米的小型精装房,他们和父母分开另住。小伟告诉记者,他们这代人把邻里关系看得比较淡,“平时个人过个人的日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时间,没有必要东家走西家串的,有那时间,还不如上网找网友聊天去呢。”小伟大学毕业后,在西安一家私企当文员,早上7点半他和妻子就坐公交上班,下午6点半回到家中,很少和邻居见面。这对小夫妻,都是骨灰级驴友,一有空就往秦岭山里钻,爬山玩水。他们的交往圈,在同学一同事一驴友之间,而对于邻居关系,几乎忽略不计。一扇防盗门隔开两个世界,同样,邻居和他们也保持着“陌生”的距离。小伟告诉记者,他小时候住在爷爷家,周围的邻居都是爷爷奶奶的同事,
8、彼此之间走动得很多。现在住进了商品房,周围住的全是陌生人,一点信任感都没有,怎么交往?2 .由于邻居跳广场舞音响声音过大影响了自己休息,56岁的施某拿出家中藏匿的双筒猎枪朝天鸣枪,随后还放出自己饲养的3只藏赘冲散跳舞人群。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媒体曾报道过一些因广场舞噪声引起的矛盾。4月,成都一小区内,楼上住户因难忍广场舞音乐的困扰,一气之下向跳舞人群扔水弹,受到水弹袭击后,楼下的人又向楼上扔弹者甩中指;6月,苏州某小区内,一位业主不满楼下跳广场舞的声音,下楼与跳舞的阿姨发生冲突,打伤跳舞者,随后,业主还在楼下广场铺满碎玻璃和砖石;10月,家住武汉市京汉大道中心某小区的陈女士和朋友们在小区
9、楼下的广场上跳广场舞,突然从旁边楼房飞来了一大堆粪便,一群跳舞的人浑身被弄脏。谈到广场舞会不会扰民,市民李先生表示,广场舞作为一种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无可厚非,但在居民区内跳广场舞,难免会打扰四邻休息。与李先生的想法一样,漕河社区负责人孙晓光告诉记者,之前辖区内确实有广场舞音乐影响到了周边居民休息的情况。为帮助市民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跳广场舞的场所、时间,2014年3月初,某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20多名学生,与双桥社区志愿者一起,走访了市区26个广场,询问近百名市民,耗时一周绘制成一幅广场舞地图。作为活动的提议者,徐冬梅寒假里来到小区广场散步,临近傍晚,广场上已经聚集了20多位大妈,准备跳广场舞,音
10、响刚打开,楼上的住户就往下泼了一桶水,正好泼在两位大妈的身上,引起了大妈们的不满。她们来到楼上与泼水居民理论,双方各执一词,最终也没有解决问题。开学后,恰逢学院组织“雷锋月活动”。徐冬梅与学院其他20名学生组成了一支志愿者团队。研讨过程中,徐冬梅将寒假里的泼水事件进行了“分享”。最后大家一拍即合,在探访市广场舞分布状况后,绘制了一张广场舞地图,在服务居民的同时,探讨解决矛盾的方案。广场舞地图绘制者刘翰林告诉记者,这张地图囊括了乐天玛特、凯德广场等11个广场,在广场名下面,还用白色字体标注了该地点广场舞的最显著特征,比如凯德广场是健美操,乐天玛特是扇子舞等,共8种舞蹈风格。广场以方块为标志,而方
11、块的面积大小对应广场的实际面积大小。让人觉得贴心的是,为方便市民寻找到广场位置,设计者还用红色字体标出广场附近的建筑或景点,整个广场地图设计精巧、图文并茂,让看图者一目了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幅广场舞地图左下角,还标有“广场舞时间:早6:007:00,晚7:308:30”字样。原来志愿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市民反映广场舞存在扰民问题,广场舞喧闹的音乐声不仅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还很容易导致交通堵塞。“这张地图所标志的广场基本规避上述缺陷,希望健身者能避开上下班的高峰期和市民正常休息的时间,文明舞蹈健身。”刘翰林表示。3 .说到邻里关系淡漠,心理咨询师熊小冰也深有体会。他说,最明显的例子
12、发生在小区两个公共区域:一个是小区走廊,大家擦肩而过,都少有招呼;另一个是在电梯间里,本来都是同一栋楼的左邻右舍,但大家却沉默不语。有几次,他都试着在电梯问里给人微笑点头,但被对方白了一眼,仿佛在说,“这人有病啊,我又不认识你,为啥给我笑呢?肯定不怀好意。”这种被误解,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尴尬的气息。时间一久,自然没有人再主动招呼了。“我觉得这是现代都市人的戒备心理造成的。”熊小冰说,每个人都有保护自我的本能,当个体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下缺乏安全感时,他们都会表现出谨慎、静默,甚至避而远之。“以前,我们住筒子楼时,一层楼住有很多户人家,大家都把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放在过道边,你家需要啥了来我家拿去用就是
13、。现在,哪还有这样的事情?”搬到宜都花园居住的王先生很是怀念当年的日子。他说,现在小区楼下买东西很方便,甚至有商家为了揽生意,还主动送货上门,你有啥需要,一个电话就可搞定,根本用不着去敲邻居的门。况且,你敲了隔壁的门,还不一定能得到帮助。“这是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后,邻里互助的需求自然就减弱了。”熊小冰说,这种客观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关系。在小区的走廊里,中学教师赵先生时常看到那些孤单寂寞的老人身影,他走过去和对方聊起天来。谈话中,赵先生强烈感受到老人们的心灵孤独。而身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群体,似乎对邻里关系的需求略显淡薄。“因为,现在的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赵先生说,中年
14、群体忙于应对工作,下班回到家,更感身体疲累。这样的紧张生活,挤掉了人们之间许多交流沟通的时间,人们的交流欲望也减少了,邻里之间的情感淡化便成了必然。在某民营医院上班的谢先生说:“上班都累了,一到家里就想休息,连出门都不愿意,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和邻居联络感情,即便有一点时间也被朋友占去了。”“和邻里有啥子交流的嘛,一有时间我还不如去打打麻将,或者唱唱歌,耍耍电脑,要么就是陪家人去公园逛逛。”一说起邻里关系,去年9月从市委宿舍搬迁到南岸梦想和居的贾先生这样反驳说,现在的娱乐方式更丰富了,哪个还想去和邻居“摆龙门阵”呢?熊小冰回忆,以前他住在城区一个四合院里,晚饭后邻里没事就坐在一起谈天论地,“现在的
15、娱乐休闲方式更丰富了,这也从客观上疏远了邻里关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主任告诉记者,信任危机也让邻里相处步履维艰。曾经有位居民经常去邻居家做客,一次做客后她发现自己洗手时卸下来的手链不见了,当时她并未在意,然而几个月后,这条手链竞出现在了邻居手上,邻里关系最后陷入冰点。4 .我国自古就很重视邻里关系,由邻居组成的社区是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西汉时期的“乡里制”、唐朝的“坊里制”、清末的“保甲制”、新中国成立后的“街居制”等。而现在,“现代城市住房的布局设计,在空间上阻隔了人们的密切交往。加上单元房功能齐全,电话、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现代休闲方式多样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16、这些都减少了邻里互动”。有学者认为邻里关系与空间形式息息相关,现代居住区的住宅层数越来越高,建筑密度越来越大,这样高密度的居住方式,导致公共空间变小,大大减少了人们交往的机会。城市社区建设,应当在保证私密性的基础上,强化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表示,邻里关系发生变化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住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最近的二三十年是中国城市化的高峰期,城市的范围大大扩张,许多郊区、农村变为了城市,人口流动性也大为增强。城市社区的扩张形成了匿名性社会,这与传统的单位宿舍、四合院、乡村不同,邻里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疏远了。”李强介绍说,传统的城市社区主要分为
17、两种,一种是单位制社区,人们的工作、生活都是一种单位化的关系;一种是街道居委会,将那些不在单位体制内的居民全方位组织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住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居民住房由公有制向私有化、市场化转变,单位制开始解体,很多城市社区重新构建。“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大多数人都住在密集的楼房里,这种居住关系本身就容易引发矛盾。比如说不同人家之间仅隔了一堵墙,漏水了、墙坏了,谁来修?谁出钱?”李强说,住房体制改革之前,房屋由国家或单位拥有,管理、维修等工作都由单位或居委会负责,个人之间没有经济利益纠纷;现在人们居住的大多是商品房,既有私人空间,也有公共空间,房主和物业公司成为所有者和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北京市 公务员 申论 模拟 试卷 13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