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docx
《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县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工程规模:15万t/a总经理:总工程师:项目负责:XX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旬X年七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变更)委托书X县XX煤矿委托XX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X县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方案(变更)编制工作。双方在协商配合的前提下完成工作。为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编制工作务必认真负责,矿方提供资料务必真实、准确。确保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如期完成任务。特此委托!X县XX煤矿(盖章)X年7月15日第一章矿井概况6第一节并田概况6第二节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8第三节矿井通风、瓦斯情况12第四节矿井设计概况32第二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总
2、体方案34第三章矿井各系统合理性论证及调整37第一节开拓系统及开采方法合理性论证及调整37第二节开采顺序及保护层选择合理性论证38第三节通风系统合理性论证及优化38第四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方案41第一节基本程序和要求41第二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43第三节区域防突措施46第四节区域性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57第五节区域验证61第五章局部综合防治突出措施62第一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要求62第二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63第三节工作面防突措施68第四节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71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74第六章矿井防突管理及培训81第一节防突组织管理81第二节防突技术管理84第三节防突现场管理89第四节矿井采掘设计、装
3、备管理及防突安全知识教育93第七章防突仪器、装备及装备估价96附录一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方法97附录二钻屑指标法98附录三防突措施有效半径的测定91.附件目录1、X县XX煤矿防突设计方案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正本、副本);3、X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文件:“关于X县XX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备案证明”;4、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81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5、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6、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
4、炭2011792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7、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12月出具的X煤矿23号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3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8、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7年8月出具的X煤矿27号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7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9、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对关于请求审批X县X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10、救护协议;Ik供电协议。附图目录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1:2000)2、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1:2000)3、矿井通风系统
5、图(示意图)4、瓦斯抽放系统图(示意图)5、井下避灾路线图(示意图)X县XX煤矿(以下简称X煤矿)为技改矿井,根据X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3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副本(编号:5200000820168),生产规模15万ta,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约2.0km,倾斜宽平均约0.67km,面积1.33km2,开采标高为1715m至1575m标。2008年11月X丰顺公司编制了X县XX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并经黔煤规字2008341号批复。2009年1月X丰顺公司编制了X县XX煤矿(技改)安全专篇。矿井2011年编制了X县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文号:(黔能源煤炭2011277号)
6、。2011矿方委托X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X县XX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并获得毕节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规模,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该矿井可采煤层2层,即M23、M27号煤层,全部煤层为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属较稳定煤层。2008年4月8日矿井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的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根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文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x煤矿处在划定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区,根据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请求审批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
7、的批复,X煤矿开采标高+1578m以上M27煤层无突出危险,开采标高+1588m以上M23煤层无突出危险。X年3月份矿井12303运输巷发生了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人。所以,矿井应该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79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4条的规定,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设计应当包括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通风系统、防突设施(设备)、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等内容。受X县XX煤矿委托,XX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组织有关设计人员编制了X县XX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专项设计。本次设计针
8、对X出台的新规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修编。本防突专项设计只针对矿井一采区。一、防突专项设计的主要内容1、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总体方案2、基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有关要求,对矿井目前的开拓方式、煤层开采程序、采煤方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对不合理的地方按要求进行优化调整。3、区域综合防突技术措施方案D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特别是首采层首采工作面的防突措施。2)区域预测预报指标及区域效果检验指标体系;4、局部综合防突技术方案D矿井预测预报指标及防突效果检验指标体系:2)选择突出煤层局部防突措施。5、防突管理制度建立矿井防突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有关制度。6、防突设施设备根据矿井
9、防突需要,提出必须配备的防突设施设备清单。二、编制设计的依据1、X县XX煤矿防突设计方案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正本、副本);3、X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文件:“关于X县XX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备案证明”;4、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81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5、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6、X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792号)关于毕节市工业与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毕节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
10、告的报告的批复;7、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12月出具的X煤矿23号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3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8、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7年8月出具的X煤矿27号煤层自燃倾向性分析试验报告单和27号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单:9、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对关于请求审批县X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10、救护协议;IK供电协议。12、工程技术人员在矿井现场收集的其它资料。三、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11.7);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11、1996.8);4、国务院颁发的煤矿安全监察条例;5、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6、国务院2005446号令关于国务院关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试行);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法200358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法200360号;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五号,(2003.7.4);10、煤矿安全规程(2012版);1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1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文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13、国家
12、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矿字2005134号文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14、矿山救护规程(AQ18-2OO7);1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8.1);1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loI8-2006);17、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18、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1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AQ1050-28);20、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8);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要求
13、:22、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23、2007年10月17日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煤矿安全监察局、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24、X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黔煤安监监察201171号):“关于对在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进行重新审查的通知”:25、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监管局X煤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电(x)4号);26、我国现行煤炭工业的其它有关规定、文件、规程、规范。四、设计综述本设计从X煤矿的实际出发,分别对矿井的开拓方
14、式、煤层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切合矿井实际的区域综合防突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方案、防突管理措施等,其主要结论如下:1、2008年4月8日矿井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的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根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煤矿处在划定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区,根据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923号)关于请求审批X县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X煤矿开采标高+1578m以上M27煤层无突出危险,开采标高+1588m以上M23煤层无突出危险。X年3月份
15、矿井M23煤层12303运输巷发生了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人。所以,矿井煤层为突出煤层,矿井应该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2、本次设计针对一采区,矿井煤层为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设计主要采取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的区域防突措施。3、预测和效果检验指标及其临界值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在无考察资料的情况下,可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推荐的指标及临界值执行。4、区域防突措施实施后,在采掘作业前必须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和区域验证。5、矿井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为采用远距离放炮,设置反向风门、永久避难胴室、工作面避难碉室、压风自救系统,以及下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等。6、矿井应设置专业的防突机构,并建立完
16、善有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防突工程的监督检查。7、矿井应当编制突出事故应急预案,并编制各作业地点防突安全技术措施。8、矿井局部防突措施主要为超前排放/抽放钻孔,必须进行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在检验无突出危险后,在采掘作业时,还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矿井目前是采用KI(或Ah)和SmaX指标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矿井目前无实测突出敏感指标和临界相关资料,各煤层的瓦斯解吸KI(或!?)和最大钻屑量SmaX临界值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在矿井各煤层在突出危险性临界值指标未确定之前,其钻屑瓦斯解吸临界值指标暂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选取。2、矿井在今后的防突工作中,应不断摸索和
17、研究突出指标在该矿的敏感性情况和临界值,进一步搞好矿井的防突工作。3、矿井配备了专门的防突机构和专职的防突人员,应加强防突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4、在采掘活动中,应当根据瓦斯动态与突出预兆等加强防突工作。5、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应该收集相关的防突考察、效果检验、区域验证等技术指标,分析矿区突出指标规律,指导今后安全生产工作。6、矿井M23煤层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突出事故,必须采取穿层钻孔先行对该煤层进行预抽消突。7、矿井应进一步加强瓦斯防治工作,建议对矿井瓦斯防治工程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以措施型一工程型、局部型一区域型、单一型一综合型、平面型一立体型等方式转型。心环方群子岩煤矿肋增鉴后或撕夹曲事项设
18、行市意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X县XX煤矿位于X县城西南部,相距县城平距17.5Km左右,行政区划隶属X县X所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512z-105o3624,北纬263542-263613。矿区有X至三塘公路经矿区通过,交通比较方便。交通位置见图IT所示。JT一*矿井婿况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煤等组成。含煤层(线)15余层;14号、16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厚100120mo一般厚110n下段(P3I)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煤组成。含煤25层,23、27号煤层为可采煤层,30号煤为不可采煤层,厚90115m,一般厚100mo6)茅口组(P?m):分布于
19、矿区南部边缘,与龙潭组第一段呈假整合接触。为灰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灰岩一浅灰色厚层块状挺灰岩组合。出露厚度大于200m。2、煤系地层该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1),为一套以碎屑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夹较多的泥岩、石灰岩、硅质岩、含菱铁质粉砂岩的含煤沉积。该组厚约300m。3、含煤性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1)含煤2442层,一般2931层,可采或局部可采411层,煤层总厚720m。其中有编号的为6层,编号分别为M6、MI4、MI6、M23、M27、M30,井田范围内稳定可采煤层编号为M23、M27煤层,余为不可采煤层。4、地质构造矿区位于阿弓向斜西北翼,本矿地层受三塘向斜构造影响较
20、大,但在小区域内构造较为单一,岩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北西,倾角大多数在69。之间,地表平均倾角7。,矿区外围的南东部有1条断层(F1)。Fl断层:正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边缘,倾向北西,倾角65,延伸大于1800m对矿区煤层及开发无大的影响。节理裂隙:矿区内节理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北东向剪节理延伸长,节理面平直紧闭;北西向张节理延伸短,对岩石完整性破坏较大。综上所述,本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断层较少,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二、三三1、煤层赋存情况1)M23煤层产于龙潭组第一段上部,M16煤层之下,M27煤层之上。下距M27煤层1316m,平均14m左右。煤层厚1.451.
21、80m,平均厚1.60m。为矿区主采煤层。无夹石,属简单的稳定煤层。区内可采,为较稳定煤层类型。2)M27煤层产于龙潭组第一段中部,M23煤层之下,M30煤层之上。全区煤层厚度1.502.30m,平均厚1.80m。煤层结构较简单,块度好,厚度较稳定。在矿区内基本无夹砰,为较稳定煤层类型。煤层距下伏茅口组距离约84m。综上所述,M23、M27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稳定类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全区可采。可采煤层情况见表2-6。表1-2-6可采煤层情况煤层名称煤厚(m)倾角。容重(tm3)层间距(m)平均稳定程度围岩性质平均顶板底板M231.45-1.81.6111.4514较稳定砂岩、粘土岩细砂岩、粉
22、砂岩M271.5-2.31.8111.45较稳定砂岩粉砂岩2、煤质根据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确定矿区内可采煤层均为无烟煤(WY),根据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M23煤层属特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M27煤层属中灰、低硫、高热值无烟煤。煤质特征见表2-7。表1-2-7可采煤层”嗅质特征表分析结果煤层编号水份(Mad%)灰份(Ad%)挥发份(Vdaf%)硫分Sid(%)发热量(MJkg)M230.749.615.92.031.497M271.2119.535.870.7528.045煤质及工业用途评述根据M27、M23煤层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其具有广泛用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防治 瓦斯 突出 专项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