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docx
《《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115032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32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后续课程:发动机原理与构造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工程热力学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热现象中,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分析,能初步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
2、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能量转换基本定律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定性和定量表达及有关应用等;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燧增原理等热工分析计算的基础;定温、定压、定容和绝热等四个基本热力过程的特点、热量和功量的转化情况;以及气体的流动压缩、水蒸气及其热力过程、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等知识。学会从能源及其转换效率基本定律出发,建立能量转换及热能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形成能源-工质-效率的基本知识结构。课程目标2:从应用的角度选择能源转换最合适的循环方式,将工程热力学的知识用于解决能源转换的工程问题;培养解决复杂工
3、程问题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能源转换系统的设计理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开发新型循环与系统的能力;在能源应用学科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课程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注重融入思想政治资源,实现教书育人。建立能源-工质-系统-环境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食,建立高效能源转换效率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解能源管理与能源经济决策的基本素质。同时,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工程实例简化出工程热力学模型,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全面积极参与和设计实验过程和流程,从
4、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善于思维、富于创造的技能型人才。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目标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Io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2.问题分析: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汽车服务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4能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课程目标1: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能量转换基本定律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定性和定量表达及有关应用等;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燧增原理等热工分析计算的基础;定温、定压、定容和绝热
5、等四个基本热力过程的特点、热量和功量的转化情况;以及气体的流动压缩、水蒸气及其热力过程、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等知识。学会从能源及其转换效率基本定律出发,建立能量转换及热能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形成能源-工质-效率的基本知识结构。H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汽车服务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本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课程目标2:从应用的角度选择能源转换最合适的循环方式,将工程热力学的知识用于解决能源转换的工程问题;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能源转换系统的设计
6、理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开发新型循环与系统的能力;在能源应用学科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M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1.理论部分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L绪论1.1 本课程的性质1.2 能源及其利用1.3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教学要求:了解热能及其利用基本概念;熟悉热力学的发展简史;掌握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重点:能源及其利用、热能的基本概念、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21、2、31.4热
7、力学研究方法。难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及定义2.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2.2 热力系统2.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2.4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2.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2.6 过程功和热量以及热力循环教学要求:了解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热力系统;熟悉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掌握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和热力过程。重点:热力系统、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过程功和热量、热力循环。选点:F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热力循环。61、2、33.热力学第一定律3.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3.2 热力学能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热力学 工程 热力学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