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成果.docx
《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成果.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信息名称: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成果索引号:014109840/2022-00037主题分类:其他体裁分类:公告公示组配分类:其他市生态环境局:业务工作文件编号:产生日期:2022-06-30发布机构: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日期:2022-06-30废止日期:内容概述: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成果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成果1工作背景地下水环境质量事关生态环境安全和用水安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均提出要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土壤2019)25号),要求遏制我国地下水环境
2、质量变化趋势,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体系,有效提升环境管理部门地下水质量监管和污染防控能力。2020年3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江苏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20)75号),要求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实施地下水污染源分类监管,保障地下水安全。为贯彻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土壤2019)25号)和江苏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20)75号)等文件要求,遏制常州市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推进地下水污染监督防治,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常州市生态环境局以全市地下水环境为对象,开展常州市
3、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划定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制订常州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措施,实施地下水污染源分类监管,为常州市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打下坚实基础。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环办2019)770号)要求,通过分析常州市地下水污染源对象、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基础资料,并结合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实际需求,开展污染源荷载评估、脆弱性评估、现状评估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常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2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2.1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方法2.1.1 保护区的划分按照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环办函2019770号
4、)、江苏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成果编制要点(试行)(苏环办202133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2211号)的最新指导意见,优先保护区的划分主要包括:(1)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应急或备用水源地及其补给区;(2)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及周边;(3)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4)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需纳入优先保护的区域。2.1.2 防控区的划分依据最新的指导意见,防控区一般分为两级。风险管控区,主要包括:(1)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运营、管理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
5、重点排污单位),以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2)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需纳入风险管控的区域。重点防控区,主要包括:优先保护区和风险管控区以外区域,该区域的新建项目要严格执行土壤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要求,落实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防范新增土壤地下水污染项目。2.1.3 治理区的划分对于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结果为III级及以上的工业、农业使用功能区或超过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的其他使用功能区,则评定为治理区。若存在已发现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污染地块,也应一并纳入治理区。治理区一般分为三级,即优先治理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结果为V级的工业使用功能区)、重点治理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结果为11I级、IV级的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州市 地下水 污染 防治 分区 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