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4节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docx
《第5章 第4节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第4节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目标1.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掌握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阐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步骤取材:称取5g新鲜绿叶研磨:剪碎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IO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原理:不同
2、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步骤厂剪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制备滤纸条.铅笔画线:在距滤纸条去角的一端I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滤液细线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12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结果:滤纸条上有4条色素带【归纳总结】实验中材料试剂及操作目的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J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叶
3、绿素M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i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过程操作内容操作目的提取色素材料叶片要新鲜、深绿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试剂二氧化硅利于绿叶的充分研磨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关键步骤研磨要迅速、充分提取较多色素、防止溶剂挥发盛滤液的试管口加棉塞防止溶剂挥发用单层尼龙纱布过滤而不用滤纸防止色素吸附在滤纸上分离色素试剂层析液分离色素关键步骤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处扩散过快滤液细线重复画若干次,且要求细、直、齐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2.色素的种类及吸收光谱【例1】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4、)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干燥的定性滤纸可用于分离绿叶中的色素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一两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答案B解析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进行过滤,A项错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需用干燥的定性滤纸,B项正确;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需等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C项错误;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但要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溶解色素,D项错误。m21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酸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IKIILIV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5、()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山、IV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强光下,in、IV表示的叶绿素色素带变窄,说明叶绿素含量降低,A项正确;强光照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抵御强光照,B项正确;In是叶绿素a,IV是叶绿素b,都是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但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C项正确;画滤液线时,先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一两次,D项错误。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L叶绿体的结构(I)H外膜和内膜使其内部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分开,保证
6、了叶绿体相对独立地进行代谢活动。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增大了膜面积。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4)叶绿体基质中还含有少量的DNA和RNA0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2 .叶绿体的功能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叶绿体功能的实验验证实验者: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实验过程及现象水绵和I吐I极细光束照射水绵一好氧细菌只集中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好氧细菌i无钙完全曝光一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分实验结论:02是由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归纳总结】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实验材料选择
7、巧妙:实验材料选择水绵,水绵不但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在细胞中呈螺旋式分布,便于观察实验结果和设置对照。(2)排除干扰的方法巧妙: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环境中氧气和光的干扰。观测指标设计巧妙:通过好氧细菌的分布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释放氧气的部位。(4)实验对照设计巧妙:用极细的光束点状投射,使叶绿体上可分为获得光照和无光照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完全暴露在光下的对照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例3】如图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具有选择透过性B.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2上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3中D.叶绿
8、体具有双层膜答案C解析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叶绿体的双层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上和基质中。【例4】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C.好氧细菌起指示作用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实验答案A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叶绿体在光照下能够产生氧气,而与光照的颜色种类没有关系,不需要用三棱镜将混合光分
9、解成连续光谱;为了防止环境中的氧气和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将临时装片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好氧细菌的分布表明了产生氧气的部位,因此好氧细菌起到了指示作用;水绵的带状叶绿体便于观察,有利于设置对照实验。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特点1771年普利斯特利(英国)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点燃蜡烛一蜡烛不熄灭;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小鼠一小鼠不易窒息死亡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缺少空白对照1779年英格豪斯(荷兰)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实验一只有在光照下,且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植物更新空气需要绿叶和阳光缺少空白对照1845年梅耶(德国)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推
10、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理论推理1864年萨克斯(德国)绿叶三三一半曝光并迷工深蓝色一半遮光并它工无颜色变化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空白对照。自变量:是否有光照;因变量:叶片颜色变化1941年鲁宾、卡门(美国)向植物提供CO2-释放18。2h2oc18o2释放。2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永相互对照。自变量:标记物;因变量:释放的。2是否含18O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美国)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而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同位素标记法【例51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
11、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液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和dB.a、C和eC.c、d和e.b、C和e答案B解析a处黄白色,没有光合色素,c、e处遮光,因此a、c、e都不能合成淀粉。【例6】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探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萨克斯将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的结论B.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来的结论C.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
12、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答案A解析萨克斯进行的叶片遮光和曝光实验证明了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故A项错误;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故B项正确;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故C项正确;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18。分别标记H2O和C02,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1 .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分离色素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的,则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
13、2)研磨绿叶时,要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的从上而下的四条色带分别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5)叶绿体是通过基粒中的类囊体薄膜扩大生物膜面积的()(6)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8)普利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他还发现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答案*(2)(3)(4)(5)(6)(7)(8)2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下列哪项措施与之无关()A.定性滤纸要干燥B.剪去滤纸条一端
14、的两角C.滤液细线要画得细、齐、直、均匀D.盖上培养皿盖答案D解析使色素带清晰整齐的措施有定性滤纸要干燥,剪去滤纸条一端的两角,画滤液细线要画得细、齐、直、均匀,不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这些措施都能保证同种色素随层析液扩散时速度一致,使色素带整齐清晰;盖上培养皿盖是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与色素带清晰、整齐无关。3.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色素A和B分别是()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叶绿素aD.叶绿素a、叶绿素b答案A解析叶绿素能吸收短波的蓝紫光和长波的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短波的蓝紫光。4.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
15、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丫2的质量大于丫3的质量B.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中小球藻的质量C.中水的质量大于中水的质量D.试管的质量大于试管的质量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YI和丫3是。2,丫2和丫4是配2,因此丫2的质量大于丫3;中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中含180,而中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中含0,故中小球藻质量大于中小球藻的质量;和中的水都为H218O,且含量相同,因此质量相等;在试管和原有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中释放出的是18()2,而中释放出的是。2,故剩余质量大于。5.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种绿藻(这种绿藻具有呈螺旋状的叶绿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章 第4节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课时 捕获 光能 色素 结构 光合作用 探究 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