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型铰链座制造与工艺的设计任务书.doc
《机型铰链座制造与工艺的设计任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型铰链座制造与工艺的设计任务书.doc(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目录摘要:4第一章某机型铰链座制造与工艺5设计任务书5摘要:5绪论5第二章工艺规程的制订72.1 零件图的分析72.1.1了解生产条件与结构分析72.1.2主要表面的分析82.2工艺过程的设计102.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02.2.2 工序的集散性与热处理的安排132.2.3制订工艺路线142.2.4 定位基准的选择182.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与毛坯设计192.3.1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192.3.2 毛坯的设计212.4.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252.4.2 确定工序尺寸27第三章专用夹具的设计2831 研究原始资料283.1.1 技术要求的分析283.1.2 毛坯情况283
2、.1.3 加工中使用的设备与加工余量2832定位装置的设计303.2.1 定位方案与误差的分析303.2.2定位元件的设计323.3 夹紧装置的设计343.3.1 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基本要求343.3.2 夹紧力的计算343.3.3 夹紧机构的设计373.4 夹具体的设计393.4.1 夹具体的结构设计393.4.2 夹具体外形尺寸的确定403.5夹具在车床上的安装413.6夹具公差配合与技术要求的制订413.6.1 夹具公差配合的制定413.6.2夹具技术要求的确定42结论43参考文献44某机型铰链座制造与工艺设计任务书摘要:在机械工业中,产品由于在质量、效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构
3、造特点一般表现为形状复杂、壁薄、刚度低、技术要求高等。因此,对它的制造与工艺就显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和严格性。 本次设计就是针对某机型铰链座的制造与工艺,详细地介绍了该产品的整个加工方案的拟订过程,并针对其中某道工序所需的专用夹具进行了设计。工艺设计中依据现有的条件,仍选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进行编制,但又根据零件自身的特点与其结构性能的要求,部分按照非常规的加工路线进行加工,更好的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要求,也体现产品的加工特点。另外,在专用夹具的设计中,采用了螺栓联接式夹具体,与传统的焊接式相比,虽然成本略有提高,但更利于夹具以后更换、维修,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全套图纸与更多设计请联系 :3
4、60702501通过对该零件的制造与工艺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产品的制造特点与其发展方向。专用夹具的广泛使用使得整个加工过程更为简便,对工件的质量也有了更好的保证,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关键词:工艺 工序 专用夹具、绪论铰链座是飞机安装连接的重要的零件之一。主要应用飞机上发动机的安装底座上与其他连接部位。但是由于铰链座零件的外形比较复杂,形位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比较困难,为了确保零件的加工要求和稳定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制造。这篇论文将就某机型铰链座的制造与工艺,结合航空产品精度高、质量稳,加工难等特点和要求,详细介绍了其加工方法的拟订和确立,并对加工中某工序所采用专用夹具进
5、行设计。从工艺与专用夹具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一、 制造工艺的发展概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电火花、电解、超声波、激光、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等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出现,提高了更新频繁的小批量零件和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与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数控机床的工艺功能已由加工循环控制、加工中心,发展到适应控制
6、。加工循环控制虽可以实现每个加工工序的自动化,但不同的工序中刀具的更换与工件的重新装夹,仍须人工来完成。加工中心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工序机床,能自动完成刀具的更换,工件的转位和定位,主轴和进给量的变换等,使工件在机床上只安装一次就能完成全部加工。因此,他可以显著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适应控制数控机床是一种具有“随机应变”功能的机床,他能在加工中,根据切削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切削条件,是机床保持最佳状态下进行加工,因而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扩大品种,更好的保证了加工质量,并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率。近年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为行动中心,完成加工、装卸、运输、管理的柔性制造系统,具有监视、诊断
7、、修复、自动转位加工产品的功能,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实现了加工自动化,大大促进了自动化的进程,尤其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结合起来而形成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加工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又一关键性技术,并进一步朝着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二、 夹具的发展与概况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体现着一个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夹具设计与制造又是制造环境中的生产准备周期时间和加工成本的重要因素,工装设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制造能力的高低。夹具设计与制造是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一项重要步骤,传统的夹具设计制造时需大量的工时消耗和金属材料的消耗。目前,基于特征参数化技术已在机电产
8、品设计与制造的各个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夹具设计也必须向标准化、系统化、参数化方向发展。而且,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机电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尽快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的全程仿真,快速组合夹具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夹具CAD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机床夹具CAD系统是面向夹具设计人员的参数化图形信息管理系统,他融程序库和参数化图形系统于一体。夹具设计是连接CAD/CAPP/CAM中各环节与实现各环节并行工作,减少产品开发周期的重要手段。夹具设计是根据CAD几何信息,CAPP的加工工艺信息进行夹具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夹具元部件选取、夹具快速三维组建装配、夹具出图,生成带有待加工工件
9、的夹具仿真文件以供数控仿真加工使用。夹具设计一直是现代制造业的一个瓶颈,尤其是在数控技术日益广泛应用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软件工程的基石。成功将数据库技术应用与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AD系统的研制,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稳定地运行奠定了基础。第二章 工艺规程的制订2.1 零件图的分析全套图纸与更多设计请联系 :3607025012.1.1了解生产条件与结构分析一、 生产条件该零件为某机型发动机的右安装底座,其加工生产条件是洪都航空工业集团,设备条件比较好。由于飞机的生产批量有限,零件在飞机上的应用比较少,故属于小批量生产。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是一个大型的飞机生产制造基地,因此生产类机床型号多样
10、,设备先进,可根据零件加工的需要进行选取。生产类夹具也比较齐全,可按加工的难易选择必要的夹具。刀具和检验量具按照材料的性质与工艺尺寸的精度要求合理选取。二、 结构分析图2.1.1-1是发动机右安装底座的零件图,从零件图的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表面大都由一系列的规则的直线和圆弧组成,没有非常规的几何界面,因此无须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选择通用的加工方法即可。零件的外形相对来说还比较复杂,而且底部壁薄,所以在切削和夹紧时应予以注意。30H7的半孔,不仅自身的尺寸精度要求高,而且还与A基准面有0.1mm的垂直度要求,加工难度较大,最好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而10H8(上部一孔)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11、要求也都比较高,而且在后面的30H7孔加工起定位作用,因此往往也需要采用钻铰模来夹紧定位,以便保证其形状、位置精度。10H8(下部一孔)的位置精度要求不高,尺寸精度就只与设备精度有关,采用一般夹具定位即可。其余的加工表面除了有一定尺寸精度外也并无很高的位置度要求,其精度仅与加工的设备有关,所以只需采用常规夹具装夹即可。加工时根据尺寸精度选择合理的机床设备型号。2.1.2主要表面的分析 一. 零件各表面的功用该零件在装配时与另一个零件(见图2.1.21)卡箍相配合,装配时零件的35h9处与卡箍35H9间隙配合;210H8的销孔用于组合时装配定位;14H11、12H11的两槽子,一方面是为了装配时
12、容纳螺钉,以便夹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以后轴的更换和两零件的组合;两零件在装配时用1mm的垫片进行调节,确保两者的装配准确;30 H7的半孔与卡箍处的半孔组合成一个圆孔,中间插入发动机某一零件的联接轴;49.5,37.5用于螺栓定位,将安装底座与其他部分的零件固定。405的环形槽是一工艺性的槽子,主要是为了便于装配时孔轴的配合。底面的二腔,是考虑到该零件为飞机零件,飞机的重量应尽量的减轻,在底部加工这两个腔,就是为了减轻零件的重量。全套图纸与更多设计请联系 :360702501 二 尺寸精度的分析 从零件图可知,孔 30H7与A基准有0.1mm的垂直度要求,而且自身的尺寸精度为7级;粗糙度控
13、制在1.6 m以,405的环形槽对A 基准也有0.04mm的平行度要求。35h9与另一卡箍相配合,保证尺寸精度为9级,粗糙度Ra为3.2m。两销孔10H8对30H7的中心线B的平行度为0.06mm,粗糙度Ra控制在1.6m以,采用了包容原则保证尺寸要求。底面至30H7中心线的位置要求38mm,公差在0.1mm。65左侧面至y轴中心线距离32.5mm,公差在0.12mm。零件右侧面至斜肋板下端距离为59.4mm,公差在0.25mm。其余的尺寸要求采用一般公差原则,粗糙度Ra都为 6.3 m。三 主要表面的确定 通过零件各部分在装配时的功用与其尺寸精度,不难主要表面即为:30H7的半孔, 10H8
14、的两个销孔与35h9的两侧面。加工时就应当以它们为主线,确保其形状、位置精度。2.1.3 材料和毛坯的分析 一 材料的分析 该零件为某机型的发动机安装底座,工作时由于受发动机的影响与飞机高空飞行所需的性能要求,它不仅要承受较大的振动,而且还要能够耐磨、耐高温高压;为安全起见,强度要求也非常高。又由于零件外形复杂,壁薄等特点,对材料各方面的要求就非常高,一般的碳素钢无法达到要求,而在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多种合金成分所形成的合金钢却具有更高强度与韧性的综合性能,可以满足高负荷、高寿命与多功能的需要。综合考虑分析,采用合金结构钢中的30CrMnSiA较为适宜,它是一种高强度的合金钢,在飞机零件中广泛使
15、用,经淬火与高温回火有较高的强度与足够的韧性,切削性能良好,焊接与冷变形一般,常用于制造航空重要锻件,机加零件、钣金与焊接件。 二 毛坯的分析 毛坯的选取应考虑四个因素,(1)零件力学性能要求;(2)零件结构与外廓尺寸;(3)生产纲领与批量;(4)现场生产条件与发展。 该零件作为航空产品,其力学性能要求非常高,而且零件的外形较为复杂,若采用铸造的方式,其硬度难于达到,最佳方式采用锻造,虽然该零件的生产批量有限,但它属于已定型生产的飞机,为稳定质量,选取模锻件的毛坯形式,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提高经济性,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的效率。2.2工艺过程的设计2.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6、 一 主要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主要取决于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这些技术要求还包括由于基准不重合而提高了对作为粗基准表面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每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围,材料性质与可加工性,工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生产纲领与批量,工厂现有设备条件等。1. 10H8的两销孔两销孔的加工精度为8级,所要达到的表面质量的粗糙度是1.6m,根据它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查表1.47(1) 可拟定如下几条相对应的加工路线:序号加工方法经济精度IT表面粗糙度Ra(m)1钻铰8103.21.62钻粗铰精铰781.60.83钻拉791.60.110H8(上部一孔),其中心线至
17、底面的距离为380.1mm,若采用划线钻则无法保证其尺寸精度,因为一般手工划线误差最少也有十几丝,所以只能采用专用钻铰模装夹定位才能准确的保证其形状、位置精度,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一可以达到要求,但与现场的工人水平与设备的精度关联较大;方案二分两次铰削,精度尺寸严格控制,受外界影响小,但工序较为复杂;方案三, 尺寸精度绝对没问题,而且表面质量较为精密,但会增加产品的加工费用,一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综合三者的利弊,最佳方案还是选择方案一。因为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作为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工人水平与设备条件完全可以达到,选择方案一较为经济、可行。10H8(下端一孔),其中心线位置度要求不高,故只需要采用
18、合理的加工设备来保证其尺寸精度即可。所以为节约成本,采用一般划线钻孔,然后再铰,即也选取方案一的加工路线。2、30H7的半孔根据尺寸精度要求,查表1.47(1),拟定如下的工艺路线:序号加工方法经济精度IT 粗糙度Ra (m)1粗车半粗镗精镗781.60.82镗拉791.60.13粗扩精扩铰781.60.8三种方案都可以很好地保证加工要求。 对于方案一,在车床上进行加工,必须设计一个专用夹具,进行定位夹紧,而且也比较复杂;方案二,先镗后拉,效率比方案一要高,但由于零件为不规则的外形,加工时需用专用夹具定位夹紧,其弊端就在于需设计两个不同的专用夹具,或设计一个适用于镗床、拉床的专用夹具,难度系数
19、增大,而且增加成本,加工周期长,一般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方案三,工序较为繁琐,也需设计两个专用夹具才能加工完成,且表面质量过高,增加了加工的成本。但值得一提的是,在 30H7的孔中间还有一个405的环形槽,它属于一工艺性的槽子,为后面的孔、轴的配合提供便利。在上面的三种加工方案中只有方案一可以行得通,其余方案都无法加工环形槽,而且方案一只需设计一个专用夹具,成本相对而言也比较经济。综合考虑只有选取方案一。3、35h9的两侧面对于平面加工,根据尺寸精度与要求,查表1.4-8(1),拟定如下加工方案:序号加工方法经济精度IT粗糙度Ra(m)1粗车半精车896.33.22粗铣精铣796.31.63粗
20、铣拉6-90.80.235h9装配时与卡箍的35H9间隙配合,为保证配合的可靠性和紧密性,必须严格控制其尺寸精度,上述的三种方案中,方案一显然不适用,因为在车削平面一般用于轴类零件的加工,而对这类不规则的零件侧面的加工是非常困难的,成本较高;方案二,采用先粗后精的铣削方法,既能很好的保证加工面的尺寸精度,加工成本又较为经济;方案三,表面质量过高,使成本上升,一般没必要,常用于大批量生产中。最终选取方案二的加工路线,不仅方案简单通用,而且对尺寸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二 非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的拟定1、 于零件的各周边外形,如A、B面(见图2.2.11所示)、底面、斜肋板的两侧面、A、 B、C
21、面(见图2.2.11所示)、底面的二腔等,一般都没有特殊的加工要求,精度等级也不高,采用常规的铣削方式即可完成,查表1.48(1),粗铣后半精铣,可保证其合理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而且经济性好。全套图纸与更多设计请联系 :360702501 2、 14H11、12H11的两个槽子,在装配时起容纳连接底座与卡箍的螺栓的作用,用螺栓夹紧固定两零件的以确保其正确的位置。因此工艺性要求不高,按照一般常规方法,采用铣削的加工方式,但为了更好地保证其表面的质量,最好采用粗铣半精铣的方案。3、 49.5,37.5的孔,主要用于螺栓联接时容纳螺栓,由于螺栓联接的本身误差大,对间隙并无特殊高的要求,而且螺栓的规格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型 铰链 制造 工艺 设计 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