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工业绿色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市工业绿色发展转型,根据中国制造2030实施纲要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
2、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30实施纲要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一、发展的基础和挑战(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资源环境的要素制约,我市工业领域资源节约与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有序进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鲜明底色。L工业绿色发展基础坚实。“十四五”期间,我市成功创建了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利用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奖励资金,带动了一大批
3、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利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创建契机,完善了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了一大批工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在平区、临清市入选国家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9%,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累计削减10.8%、12.6%、32%、31%,全面完成减排任务。2 .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十四五”期间,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设计产品8种,市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24家,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
4、范企业1家,东阿阿胶将阿胶糕生产绿色关键工艺技术在生产线上进行集成应用,被列入国家绿色系统集成项目。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覆盖了全市有色金属、化工、装备制造、纺织、造纸、建材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工业绿色发展。3 .工业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实施绿色制造+互联网工程建设,建成了市节能云平台和30余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实现了对全市65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数据实时监测,推动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和精细化,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数字化支持。4 .绿色技术创新理念蔚然成风。企业自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意识持续增强,“十四五”期间,推广先进节能节水技术200余项,重点领域
5、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极大提升,其中,有色金属领域的“旋浮”铜冶炼节能技术先后入选中国及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和实践清单,“氧化铝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工艺”,“鲁西固废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技术”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二)存在的问题L绿色发展意识不强。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参与创建的企业多为本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5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对绿色科技创新的统筹规划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推动研发绿色新兴技术的基础性投入不足。6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全市工业结构偏重,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科技成果转化较慢
6、,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落后产能和机电设备工艺淘汰成本高,人员安置就业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三)面临的形势和挑战1 .国际国内大环境助推工业绿色发展步入“快车道”。新一届美国政府重回“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多数国家已经更新NDC(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尽管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一系列艰巨任务,但仍坚定作出“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也同时需要工业绿色发展加速高效进行,“十五五”期间,国际
7、国内的政策大环境将为我市工业绿色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2 .“碳中和”国际博弈为工业绿色发展带来重大挑战。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合作、竞争和对抗的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局势将会进入复杂多变、波动起伏的阶段,世界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在碳排放领域,部分国家已经多次讨论对中国在内的国家征收进口产品“碳关税”,我国势必将面临和西方国家的各种博弈和挑战。从实现“碳中和”的年限来看,我国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短,碳排放下降的幅度更大,这也势必会对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工业结构转型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电解铝、钢铁、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市的工业结构偏重,传统行业占比较高,工业的绿色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
8、的挑战。3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面对巨大挑战,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节能减排、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已经成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体系,依靠市场化技术实现绿色转型,运用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绿色化变革,通过信息智能技术大幅提高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大对新兴绿色产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今后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4 .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已经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主要问题。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更加
9、严峻,这就需要不仅仅是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有限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将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要从能源、资源使用效率、环境污染排放、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评价,达到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以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为中心,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制造
10、产业,推动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科技和绿色供应链的全面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实现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主体功能定位、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等状况,科学确定工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围绕主导行业完善产业链网、构建产业集群,完善服务配套,切实发挥绿色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着力加强服务和政策引导,引导企业树立绿色
11、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多措并举,服务企业。坚持重拳出击,双向发力,全面引导企业绿色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有效控制“两高”项目新增产能。围绕企业存在的绿色发展意识不强、治污技术支撑不足、环保人才匮乏和绿色改造资金紧缺等突出问题,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园区和企业绿色转型,在全市形成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示范样本。着力打造绿色产业链,总结宣传一批工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带动工业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循环发展,绿色转型。抓住循环经济这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
12、”,紧紧围绕制造业强市明确的十大产业,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循环经济原则,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实施绿色化改造,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三、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十五五”期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绿,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助力全市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工业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围绕市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化工、纺织、造纸、建材、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传统重点产业,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突破一批工业绿色转型核心关键技术,探索原料减量化途径,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13、,重点推进新能源、节能节水等绿色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分行业制定行动路线,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绿,高质量发展。1 .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以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产品的普及应用为主,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铝加工产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过剩产能行业的界定,按照“三个一批”原则分类分步推进,采用替代关停方式,留存高端产能和装备,依托信发集团,加快建设中国绿色铝精深加工智慧产业园,重点发展航天用铝材、交通运输用铝材,高端建筑型材等铝型材产品,继续保持铝精深加工行业优势;通过煤电铝或铝电一体化,调整煤炭原料使用强度,降低综合能耗;严禁新增铝冶炼产能;重点推广新型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
14、解、电解铝液合金化成形加工技术等,到2030年,电解铝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铜加工产业,依托阳谷祥光铜业等龙头企业做优做长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铜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鼓励铜冶炼行业企业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闪速熔炼和富氧强化熔池熔炼等先进工艺,争取到2030年,铜冶炼企业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钢管加工产业,在现有钢管产品基础上,围绕新材料的应用延长产业链,鼓励钢管加工企业开展环形炉、空压机等节能改造,电炉高温余热回收等,建立完善的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能源使用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薄板加工产业,围绕薄板产业
15、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推进无组织排放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2 .化工产业:加快推进企业入园集聚发展,积极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推进煤化工与盐化工、石油化工、氟硅化工有机结合,横向耦合与关联发展,增加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共生关联度,实现化工行业的循环、绿色发展。调整原料结构,减少高碳资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支持煤化工行业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进行原料结构调整,合理引导非油路线生产石化产品的有序发展,促进原料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品升级,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规模,突出高性能和绿色产品理念,提高已有产品品种质量水平,加快空白品种产业化进程,打
16、造行业领军企业和品牌产品。鼓励鲁西化工开发聚碳酸酯、己内酰胺尼龙、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支持时风集团、阳谷华泰化工等企业,研发生产巨型工程子午胎、高性能绿色复合型橡胶助剂、高分子新材料等高端产品;鼓励齐鲁漆业积极开发高档环保水性涂料等新型产品。改造生产工艺,鼓励化工企业采用绿色工艺技术装备,严格依法依规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实现能量高效利用和绿色生产过程控制。重点推广氯碱行业电石法使用无汞催化剂生产PVC工艺,重点突破氯化物新工艺和下游工艺路线,解决高浓度废盐水循环利用等;传统精细化工中的涂料、燃料等行业要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强化绿色工艺的升级改造。优化延伸产业链,拉
17、长氯气产业链,优化提升聚氯乙烯、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对二氯苯等耗氯产品,实现对氯气的吃干榨净;探索以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或者制醇的新途径,开发相应的碳捕捉利用技术,减少碳排放。3 .纺织服装产业:以智能化为抓手,重点实施纺织产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机器联网”“工厂联网”,推广智能化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进一步完善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制造体系,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调整原料结构,发展环保型浆料和助剂等绿色纺织技术,尽可能减少染料和化学品助剂的使用量;积极实施太阳能集热、光伏发电、地热能应用等绿色化改造,提高绿色能源
18、使用比例,减少高碳能源投入。强化绿色产品设计,鼓励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研发推广染料回收和碱回收技术,实现染料、碱的回收利用;加快高效、低成本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强化下脚料、残次品回收利用,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开发高效连续纺织品分级技术,高密度干燥、输送、熔融技术,熔体连续调质调粘技术,混杂原料的资源化技术,以及低VOC,重低金属含量控制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支持三和纺织、金号织业建设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广绿色技术工艺,淘汰落后工艺设备,鼓励企业更换高质、高效、环保的纺织印染设备,使用高精化、柔性化、多功能复合加工制造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纺织机械
19、装备升级换代,着力抓好日发纺机智能化喷水织机和毛巾织机产业化项目实施;重点推广数码印花、气流染色、针织物平幅水洗等绿色技术,开发高效连续纺织品分级技术,高密度干燥、输送、熔融技术,熔体连续调质调粘技术,混杂原料的资源化技术,以及低VOC,重低金属含量控制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完善节能节水管理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不断创新节能节水管理模式,强化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积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开展余热回收利用,推动能源梯级高效利用;将废水分级处理和分步回用,构建纺织行业水资源的梯级利用网络。4 .造纸印刷产业:以原料绿色化、生产工艺绿色化、产品绿色化“三废”利用绿色化为
20、方向,推动行业绿色转型。调整原料结构,依托中冶银河、金蔡伦集团、泉林纸业等,围绕原料(木片及非木材纤维、废纸)一纸浆和生物质能源一纸产品一纸制品深加工(食品包装印刷、生活用纸制品和环保餐具)一废纸一再生纸浆一造纸和生物质能源,形成一套完整造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秸秆、木材加工剩余物资源,增加废纸作为原料的比例,提高造纸原料绿色化水平。推动产品升级,进一步巩固印刷书写纸、静电复印纸、涂布纸及纸板、特种纸及纸板等优势品种的市场地位,研发系列新产品,重点开发生产低定量、轻量化、功能性、环保型纸及纸板;促进秸秆本色浆纸制品、本色环保餐具及高档生活用纸和低白度或轻型印刷书写纸发展;开发和增加高得率浆和再生
21、纤维原料造纸产品,大力发展专用信笺、特种笔记本、精美包装、艺术壁纸和中高档办公用纸、产业用纸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生产工艺,提升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依托阿华包装、毕升印务、纷美包装等企业,加快推广云印刷、数字印刷;进一步优化秸秆制浆生产工艺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造纸行业企业要配套完善的白水回收利用系统及余热回收系统,重点推广金蔡伦纸业、泉林纸业废水深度利用的经验做法,大力支持固废、黑液、废料(废渣)和废气等的资源化利用;不断改进废纸分类、营销体系,提高废纸回收率和利用率。5 .建材产业:发挥建材行业可以消纳大宗固废的特点。从原料使用方面,重点鼓励
22、水泥行业增加固体废弃物的原材料替代,支持信源环保建材、泰山石膏利用脱硫石膏等生产石膏板建材;鼓励水泥行业提高固废消纳、进行燃料能源替代等;探索使用赤泥生产建材产品的有效途径。从产品开发方面,重点发展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复合多功能墙体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配合住建部门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生产应用,参照国家绿色建材产品名录,重点培育绿色建材生产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从生产工艺方面,面向未来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鼓励建材行业引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鼓励建材行业生产的工厂化、规模、智能化、适应未来绿色建
23、筑和装配式建筑的需求,积极探索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途径。6 .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新能源汽车、高档客车、中高端卡车、专用车和大型农机的整车制造为主线,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基地等,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原材料使用方面,鼓励企业利用再生资源,增加原材料的再生资源比例,支持汽车轻量化发展,促进铝合金材料在轻量化汽车的应用。在产品方面,鼓励企业重点发展智能化果物收获机械产品、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光电线缆、数控机床、无人机等,做强轴承钢一套圈一滚子一保持器一轴承一体化全产业链。生产工艺,重点突破高精度导航定位、自主控制等核心技术,加快碳纤维、蜂窝等新材料和3D
24、打印技术应用,汽车轻量化工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加强无组织排放废气的处理,进行水循环利用、废机油和废料的回收资源化等,构造封闭式循环利用体系。7 .医药食品产业:在原材料利用上,通过多样化产品的开发,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鼓励企业进行节能、节水改造和绿色工艺研发,建设质量检测平台,实施全生产过程控制。在末端治理方面,医药行业需将废水以及污泥100%进行无害化处理,食品行业的污水污泥以及酒糟、废渣等进行资源化利用。(二)加快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中通客车、时风集团为龙头,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共同体,凝聚力量,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发展,支持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工业 绿色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