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一、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能源发展指明了道路。*年*月*日党的*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里提出,“十五五”期间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
2、、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存储能力和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2030年5月,省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可再生能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创新方式和保障措施,推动全省可再生能源持续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质增效,实现高比例、高质量发展。2030年10月,省提出“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的任务目标,要求大力推广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优化能源供给途径,大力实施“四
3、增两减一提升”工程,为能源结构“降压减负”。2030年12月2日,省委发布了中共省委关于制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在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以核电、氢能、智能电网及储能等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煤电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氢能,拓展外电入鲁通道,稳步推动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完善油气储输网络;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从实际情况看,新能源产业是市
4、六大产业(3+3+N)之一,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全市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超前谋划“十五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尤为必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提升新能源产业产出效益,助推全市煤炭消费压减、留足工业企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规划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在认真分析市新能源环境、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新能源资源和产业基础,提出市“十五五”期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本规划是指导市“十五五”期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中新能源范围
5、主要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充电基础设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种类和设施。规划期为2026-2030年。二、“十四五”发展现状新能源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永续利用等特点,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未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间全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环保能源生产项目和技术推广取得新成效,一批有实力的能源装备企业进入开展选址、规划,部分新能源产业项目已投产见效,全
6、市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风力发电科学有序开发“十四五”期间,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保护优先、加强环保、有序开发”的原则,风电建设稳步推进。拥有华能和华电2个陆上风场,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均已实现并网发电、正常运营,2019年风力发电达14364万千瓦时。(二)光伏发电发展势头迅猛“十四五”期间,市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累计办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4259个,其中并网发电693户,年上网电量约4300万千瓦时。其中,诸往银凯特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兆瓦生态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已投产运营,年发电量约2900万千瓦时。(三)生物质能综
7、合开发积极推进“十四五”期间,市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现已投产运营的绿色动力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是省发改委核准的市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可处理生活垃圾16.7万吨,年发电量约6500万千瓦时;2030年5月正式投产的国润中恒能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年产730万方生物燃气发电项目,年可发电1400万千瓦时。(四)地热能开发利用成效明显“十四五”期间,市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开发建设了小汤温泉、小汤老年公寓、天润温泉度假村、福如东海等旅游养生、健康养生项目;同时,滨海新区颐和山水、长城文化苑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利用银滩丰富的地热能资源进行居民供暖,供暖面积达50万平方米。(五)核能开发稳步推进“十四五
8、”期间,市持续做好红石顶核电厂址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核电产业研究和核电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与上级能源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跟踪对接国家最新核电开发政策。(六)能源装备产业蓄势待发“十四五”期间,市围绕发展能源装备产业,规划建设了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并已成功纳入市高端园区框架,围绕新能源科技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主要瞄准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和青岛等重点区域,高效推进精准招引工作,目前申华、力磁电气、轻量化铸铝转向节等30多个项目已进园落户。紧跟光伏发电项目升温的有利时机,引入了年产2000兆瓦光伏产品的泛海阳光项目,目前已顺利投产。(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
9、适应新能源特点的电网运行管理体系已经初步成型,全市供电线路全部实现手拉手互联,有利保证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电力消纳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现有电动汽车充电站9座、充电桩136个,集车辆维修保养、公交车换乘、车辆充电及驾驶员培训于一体的仇家洼绿色交通综合枢纽站项目顺利启动建设。三、问题短板虽然全市新能源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相关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相比,与周边区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偏小虽然全市已初步形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但是发展基础相对
10、薄弱,仍存在产业规模小、行业地位低、影响力弱、产出效益差等问题。以风能开发利用为例,受区域政策影响,仅有华电、华能两个风电场,装机容量与邻近的荣成市相比差距较大,荣成市96.6万千瓦,我市仅9万千瓦。(二)产业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全市新能源产业在项目规模、发展速度、产业融合度、支撑能力等方面都相对较弱,不能有效满足当前新能源应用快速增长的需求。目前,全市仅有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一一泛海阳光尚未达到满负荷生产能力,且产品以贴牌为主,无较大的经济效益,没有真正发挥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止匕外,我市现有的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缺乏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能力,导致
11、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新能源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新能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各级高度重视、群众热切期盼。以备受关注的汽车充电桩为例,全市新能源汽车挂牌登记近490辆,但全市仅有电动汽车充电站9座、充电桩136个,且位置分布没有做到一体规划,所有的居民小区内均无公共充电站,部分群众采取私拉乱接等方式进行充电,严重影响了群众充电出行和消防安全。(四)海洋能相关产业发展迟缓拥有199公里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缺少优质项目,缺乏专业人才,严重阻碍了海洋能相关产业快速全面发展,海洋能科学技术水平和产业研发能
12、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四、“十五五”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针,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技术创新,完善机制体制,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多元化、规
13、模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适合市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强支撑。(二)基本原则L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能源总体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科学推进,注重规划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开发利用与产业提升、技术进步协调发展,拓展成长空间,形成符合特色的发展方向。2 .突出重点、优质发展紧跟国内外新能源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在核电、海上风电、抽水蓄能、光伏、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突破。加大新能源产业双招双引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促进全市新能源
14、产业优质高效发展。3 .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积极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健全完善的科学创新体系;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快速提升全市新能源产业技术保障能力和研发水平。(三)发展目标“十五五”期间,全市上下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超前谋划,充分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全域光伏”战略,持续加强核电厂址保护和适时开发,尽快启动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聚集发展,不断探索氢能综合利用,科学布局生物质能项目,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紧开展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各类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新能源 产业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