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范文.docx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范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篇11一、指导思想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重点培训“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开展优质、高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提高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科研水平。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学习,使培训者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修养、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培训实践,使培训者在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科研水平、活动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培训研究,
2、使培训者在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三、设计思路根据参加培训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实际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培训课程的实施力求能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贴近教师工作与发展需求,尽量采取参与式与互动式培训方式,注重教师的实践、体验、交流与反思,在教师的.参与过程中达成培训目标。四、培训形式专题讲座、案例评析、专业技能学习、互动交流研讨相结合。五、总体安排培训时间为7天,14个单元,总计56课时。培训内容分为五个专题,分别为:1、专题一:师德2、专题二:教师说课与点评相关的专题内容;3、专题三:街舞与健美操、韵律操二部分专项技能内容;4、专题四:现代教育理论5、专题五:教育科研方法六、评价方式采用
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七、课程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篇2】为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_20_)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
4、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
5、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一一成果推广一一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
6、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二)培训方式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1 .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1)自主学习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一一实践一一反思一一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2)同伴互助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
7、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3)专业引领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2 .集中培训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
8、交互研讨。(三)考核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
9、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二)优化业务指导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年度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年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
10、估。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三)提高培训能力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年度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
11、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完成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任务的唯一有效凭证,由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保管。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且考核合格,由任职学校负责学分登记,建立本校教师继
12、续教育档案,保存考核合格证明等原始材料。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篇3】、培训对象全体中小学教师(含幼儿教师);截止到年6月31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鼓励自愿参加。二、培训目标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
13、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盛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本周期中小学
14、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5、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
16、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的科研成果和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一)小学教师用书: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17、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地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二)业务培训1 .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年版)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帮助全体在职教师树立现代知识观,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学科教学动态与发展趋势,构建学科教学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新方法,准确诊断和有效解决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提高学科教学内容分析能力和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培训 工作 实施方案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