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职教园区的建设历程及“双一体化”模式.docx
《北京亦庄职教园区的建设历程及“双一体化”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亦庄职教园区的建设历程及“双一体化”模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亦庄职教园区的建设历程及“双一体化”模式作者:侯兴蜀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11期摘要:在全国建设职业教育园区的潮流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园区起步早,但历时长,过程曲折。就国内而言,产教空间一体化和中高职一体化的“双一体化”模式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园区的突出特点。作为一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的典型模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园区也代表了我国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关键词: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研究者,笔者自2004年开始就关注和追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园区(以下简称亦庄职教园)的建设历程。回顾其十年来的历史,笔者认为,亦庄职教园起步早
2、,但历时长,产教空间一体化和中高职一体化特点突出,资源整合模式和建设历程中透出的政府影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项目背景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东南亦庄地区,是北京市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00年前后,相对全国来说,具有示范效应、具备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北京职业教育院校还不多。为了提高北京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2001年开始,北京市教委决定在全市建设10所综合性、大容量、多功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标志学校。因此,非常需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整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层
3、次和力度,打造精品项目。作为当时北京职业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工程,2001年3月,北京市教委决定组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园区。按照当时的设想,亦庄职教园将依托和服务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定位于实现职业教育和工业企业共同发展,为学龄青年、失业人员、在职进修和社区就业开展服务,建成之后将成为北京21世纪职业教育的一所现代化窗口学校和直接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培养生产一线技能型蓝领人才的主要基地。项目概况1.办学设想一是项目定位:举办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和三年制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在校
4、生规模为15,OOO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5,000人,中等职业教育10,000人。二是预期标准: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程度较高、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亦庄职教园,进而建成一所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北京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三是办学思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理念。四是运行模式:建立由企业参与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六所项目学校采取教学相对独立、后勤统一管理、资源相互融通的集团办学模式
5、。条件成熟时,合并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五是专业设置:计划开设电子信息、数控技术应用、光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生物医药制造、汽车制造与维修等近30个专业,几乎涵盖了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所有支柱产业。六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计划重点建设数控技术等11个实训中心,包含103个实习车间和实验、实习室。2.项目学校概况强强联合是资源整合的重要模式,也是亦庄职教园前期设想的组合模式。亦庄职教园前期规划包括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成立于1964年)、北京二轻工业学校(成立于1964年)、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成立于1984年)、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成立于1979年)、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和北京市化工学校六所中
6、专学校。其中有两所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三所学校是省市级重点中专,四所学校接受过世界银行一、二期贷款,两所学校同时还是职工大学。六所中专学校总共占地面积267亩;总建筑面积152,503平方米;设备仪器总值4,402万元;教职工1,259人;在校学生12,977人。建设历程L场馆建设逐步推进,组建方案有所变化2002年10月,亦庄职教园开工建设。2005年9月,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和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进驻亦庄职教园,运转基本正常。按照计划,随着后续场馆设施工程和二期建设项目的完工,2006年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和北京市化工学校搬迁进来。2008年,项目学校
7、组建方案发生重大变化。2008年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和北京市化工学校被并入北京联合大学。同年3月14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亦庄职教园规划中的另外4所中专学校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由成立于1999年的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邮电工业学校于2004年合并组建的。五校合并后,这4所中专学校建制撤销,主要办学地点设在亦庄职教园,分别改制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进驻亦庄职教园后,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校。2008年底,新组建后的北京电子科技
8、职业学院实施教学统一管理,分布在各二级学院的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培养计划也做到统一规范。同年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投资1.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建、充实和改建了一批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室。当年该校汽车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入选市级示范性高职实训基地,工业自动化实训基地入选国家级实训基地。截至2012年底,亦庄职教园设想中的大部分设施建设任务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随后根据新的建设方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将整体搬迁至亦庄职教园,亦庄职教园将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亦庄新校区变成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主校区。2.资产置换遭遇困难,资金压力一度较大项目操作之初,成立了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协调小组,北京市政府副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职教 建设 历程 一体化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