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通用8篇).docx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通用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通用8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通用8篇)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1)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新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规范报告,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2、,保证工作效果。(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按照要求进行空气消毒。(六)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七)在诊疗新感染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急)诊。1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 .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3 .医务人员在
3、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接触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4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急)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二)收治疑似或确诊新感染患者的病区(房)。1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 .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3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病例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或者血清学确诊的同类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4 .根据新的传播途径,在
4、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3)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三)医务人员的防护。1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2 .医务人员
5、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 .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4 .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5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适宜。(1)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工作时应当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4)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6、。(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进入留观室和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4)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为确诊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应当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四)加强对患者
7、的管理。1 .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医务人员指导和引导进入病区。2 .患者进入病区(房)前应当更换衣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安全的指定地点,由医院统一保管。3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口罩;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4 .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或适宜的消毒处置,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5.如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浓度为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
8、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死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2)一、护理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许穿工作服到院外。二、护理、治疗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三、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洗手。四、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六、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
9、消毒后使用,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七、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和有强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消毒。八、对出院病人,必须做好终末消毒。床、桌、椅等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十、传染病房按病情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十一、住院传染病人应在指定范围活动,不得互患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及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十二、对受厌氧菌
10、、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消毒,被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应焚烧。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十四、治疗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桌椅用消毒液擦洗,每天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或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1次,每月作细菌培养1次。十五、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用过物品与未用过物品应严格隔开,并需有明显的标记。十六、治疗室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十七、换药车上的用物要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用具应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清洗消毒。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3)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标准预
11、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公共场所应及时脱去工作服。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
12、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脏被服放于污物袋内。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8、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索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识,患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11、各种医疗
13、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15、灭菌物品(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下,有效期为10d14d;抽吸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
14、;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16、病区治疗车、换药车及病房门口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4)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 消毒 隔离 管理制度 范文 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