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0篇.docx
《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0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0篇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篇11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1 .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2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3 .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4 .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5 .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6 .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7 .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8 .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
2、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1 .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2 .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3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4 .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
3、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5 .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6 .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 .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2 .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3 .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4 .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
4、要求、保障病人安全。5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6 .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7 .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8 .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9 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篇2】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在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1 .如果导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
5、,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3 .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ICU、手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1 .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2 .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3 .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4 .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5 .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1、布局合理,
6、区域划分明确,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2、管理要求: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3)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6)废弃的一
7、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篇3】产房消毒隔离制度1 .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2 .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3 .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4 .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5 .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ICU消毒隔离制度L工作人员进入I
8、ClJ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6 .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7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8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9 .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10 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11 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12 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
9、病人接触前要洗手。13 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 .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2 .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3 .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必须消毒,新生儿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细菌监测一次。4 .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5 .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篇4】消毒
10、隔离制度1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2 .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3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4 .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11、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5 .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6 .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7 .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8 .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9 .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10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
12、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1 .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12 .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1 .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2 .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 .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4 .无菌物品必须一
13、人一用一灭菌。5 .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6 .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7 .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8 .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卫生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篇5】一、护理人员上班时
14、衣帽整洁。二、护理、治疗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三、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筒。四、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六、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使用,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七、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和有强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二、医务人
15、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消毒 管理 规章制度 范文 1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