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机关案件管理室建设与运行规范.docx
《基层公安机关案件管理室建设与运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公安机关案件管理室建设与运行规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03.160CCSA0011B3305浙江省湖州市地方标准DB3305/T3372024基层公安机关案件管理室建设与运行规范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andoperationofcasemanagementroomofpubIicsecurityatgrass-rootIeveI2024-12-27实施2024-12-27发布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总体要求35建设要求35. 1场地设施35.2 人员要求45.3 制度管理45.4 法治文化45.5 数字场景56运行机制56. 1集中办案机制56.2 审核
2、指导机制56.3 预警提醒机制56.4 考核评估机制66.5 多元服务机制66.6 一体协同机制67工作要求67. 1警情管理67.2 案件管理77.3 涉案人员管理97.4 涉案财物管理107.5 卷宗管理117.6 办案场所管理128. 评价改进13附录A(资料性)警情管理工作流程14附录B(资料性)案件管理工作流程15附录C(资料性)涉案人员管理工作流程16附录D(资料性)涉案财物管理工作流程17附录E(资料性)卷宗管理工作流程18附录F(资料性)办案场所管理工作流程19参考文献2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
3、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州市公安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公安局南涪区分局、中国计量大学、湖州市公安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晓伟、杨飞、胡玉华、郭楼儿、金锐钦、陶文东、柴平、严鸿达、顾鑫伟、熊玉婷。5. 1.1场地5.1.1.1 应设置案卷保管区、审核审批区、案件办理区、执法巡查区、服务保障区、案件会商区等功能分区。5.1.1.2 案管室应与办案区、物证室统筹建设,案管室宜与办案区、物证室物理间距较近,方便管理。5.1.1.3 在功能区域完备的前提下,宜设置个性化区域实现案管室功能拓展。5.1.2设施5.1.2.1应配全电脑、彩色打印
4、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装订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5.1.2.2应配齐智能案卷保管柜、光盘专柜等执法专用设备。5.1.2.3宜设置学习阅览区(角),增添法治类图书,丰富民警精神生活。5.1.2.4宜设置休闲区(角),配置茶吧机、咖啡机等小家电,呈现人文警务氛围。5.2人员要求5.2.1宜建立1名教导员主管、1名法制员专管、N名法制助理员协管的人员配备模式。1.1.2 一类派出所应配备2名法制员(派驻和专职),二类派出所应配备1名专职法制员,三类派出所应配备1名兼职法制员。1.1.3 应根据警情、案件数量配齐配全法制助理员。1.1.4 教导员、专兼职法制员、法制助理员应实体入驻案管室集中办公
5、。1.1.5 专兼职法制员应承担或协助开展案件审核、执法监督管理、法律指导服务和培训等法制工作。1.1.6 应建立法制员、法制助理员”选拔、考核、奖惩、淘汰”等考核机制。1.1.7 应按照日常工作数量、质量情况和不同岗位实行积分制量化考核;对优秀的法制员、法制助理员宜设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5.3 制度管理5.3.1 应建立包括案管队伍管理、值班值守、日常考核、保密管理和岗位交流等日常管理制度。5.3.2 应建立每日执法要素全量会商、每周重点案件会商、每月执法状况分析等管理制度。5.3.3 应建立案管室警情管理、案件管理、涉案人员管理、涉案财物管理、卷宗管理和办案场所管理等工作制度。5.3.
6、4 应建立案管室台账管理制度,包括警情、案件、涉案人员、涉案财物、卷宗、办案场所六大执法要素审核过程中台账管理;案件进出案卷保管柜(临时调阅台账)、对接检法台账等流转台账管理。5.4 法治文化5.4.1 应定期邀请业务骨干及法律专家进行全员辅导,举办执法案例剖析讲评会。5.4.2 宜通过“约课送教”“师徒结对”“教导员讲法治”“法治沙龙”等方式,定期开展执法能力培训和疑难执法案例专项辅导。5.4.3 宜每日组织执法要素全量闭环会商,每周通过主训小课堂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每月组织民警开展执法能力测试。5.4.4 宜开展以组建最小作战单元、“红蓝对抗”、知识竞答、法制辩论赛、撰写论文等形式的执法能力
7、素质大比武大练兵,编撰以案释法指导性案例、难点热点执法问题剖析或庭审案例解读等执法指引。5.4.5 应采取上挂锻炼、轮岗交流、外派学习等方式开展专业能力培训。对教导员、法制员、法制助理员建立专业档案,对专业学习、执法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和专业特长进行备案跟踪。5.4.6 宜通过执法制度上墙、法治氛围布置等形式,推动公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可视化。6.3.1应聚焦案前、案中、案后三个阶段,对警情处置,办案期限、涉案财物出入库、涉案人员出入所等有时间限制的执法办案行为全流程跟踪,期限届满之前及时提醒责任民警。6.3.2应立足个案、类案、难案,对案件取证、文书制作、程序等规范性执法办案动作进行管控,
8、采取事前提醒、事中预警、动态纠偏易发多发性执法问题隐患。6.3.3应围绕执法办案过程中紧急、普遍或常发、疑难问题,对执法巡查、上级通报、交叉检查中发现的执法问题进行全要素监督,开展重点预警和提醒。6.4考核评估机制6.4.1 执法办案积分实施应从执法的种类、数量、质量、难度、效率等维度考量民警全部执法领域。6.4.2 应推进执法全要素、全流程考评数字化建设,按照月度、季度、年终三个时间维度合理分配考评分值,突出过程管控、中心工作和执法贡献度。6.4.3 宜落实执法办案积分制和执法质量考评结果运用,将执法办案积分、执法质量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干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6. 5多元服务机
9、制6.1.1 应围绕警情、案件、涉案人员、涉案财物、卷宗、办案场所六大执法要素设置专人专岗进行全程配合跟踪,包含文书告知、案卷归档、前科调取、伤势鉴定、价格鉴定、视听资料制作、材料协同等服务,同时建立行业专家、外语翻译、社会工作者等外部协助人员库,及时响应民警需求。6.1.2 应对各类警情处置、案件办理、突发情况、特殊人员等归纳总结,形成专业化、实战化、精细化书面规范或图示指引,理清执法顺序、明确执法风险、标注执法要点,为民警提供执法指引。6.1.3 应在大数据引领下感知各类业务数据动态,由警情分类发现社会治理的难点,经案件分析划出社会防控的重点,借数据研判圈出社会宣传的焦点,从信访投诉找出社
10、会服务的堵点。6.6体协同机制6.6.1应厘清案管室与主防指挥室的定位和职能,发挥主防指挥室指挥协调作用和案管室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作用,让两室之间无缝对接。6.6.2应优化案管室与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对接,加强不同基层公安机关案管室之间的协同配合,保证一体协同运行高效。6. 6.3应建立与检法司定期联络机制,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功能;强化行刑衔接机制,案件办理全程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高效协作通道;发动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矛盾纠纷。7工作要求7. 1警情管理7.1.1在汇总梳理警情环节,法制助理员应每日通过以下途径将全部警情纳入闭环监督管理中:a)查询警情、执法办案系统;b)检查接报案大厅音
11、视频、来人来电来访情况登记表、出警登记表;c)社区警务、巡控队员在日常宣防、人员登记及巡逻、预警过程中发现的警情。7.1.2警情初审环节,法制助理员应对梳理出来的警情初审检查,汇总警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情形:a)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执法办案系统警情的初审工作;b)出警是否及时、着装是否规范、执法记录仪是否全程开启;c)警情反馈是否及时、内容是否规范;d)上传的出警音视频、现场照片、现场调解协议书、不予处罚告知承诺书是否规范、完整;e)履职是否到位,取证是否规范、到位,原始伤情记录是否详实;f)是否需要接报案与立案、是否有检查、搜查、传唤等,是否开具相关文书(发现问题应马上流转至案件管
12、理岗);g)处警现场是否有物品带回,是否办理相关手续(发现问题应马上流转至涉案财物管理岗);h)处警现场是否抓获嫌疑人,是否及时带入办案区(发现问题应马上流转至涉案人员管理岗);i)是否存在警情初审问题未整改或未整改到位。1.1.1 1.3整改环节,按如下规定进行:a)法制助理员在第一时间发现出警不及时、着装不规范、执法记录仪未及时开启或提前关闭等情形,应立即呼叫处警民辅警整改;b)警情反馈不及时、不规范,未上传出警音视频、现场照片、现场调解协议书、不予处罚告知承诺书或视音频上传不完整、履职不到位、取证不到位、取证不规范等问题应由法制员通报给当日值班教导员,由值班教导员督促民警整改;c)对上级
13、通报的警情问题应及时复核,确属问题的,通知责任民警进行整改;d)对已闭环的警情应及时复核,确认整改到位,对无法整改、整改不及时的问题汇总至法制员;e)由法制员将每日未闭环问题按每日执法要素全量闭环会商制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组织召开执法要素全量闭环会商,对尚未闭环的警情提出整改建议,明确责任民警及所领导限时整改直至闭环。涉及上级通报的警情问题,及时对接反馈。7.1.4 闭环管理按照如下要求进行:a)应按照法制员要求将前几日仍未闭环的警情形成明细,进入每周重点案件分析会商制度会商要点,剖析原因,采取措施,形成闭环。未做到闭环的民警进入执法能力提升环节,查找深层次原因,提升执法能力;b)最终仍未能闭环
14、的,应形成台账,进入每月执法状况通报分析制度环节,对易发难改的警情问题形成反面典型警情进行评析,成为执法风险点;c)根据未闭环具体情况,属于执法过错或执法瑕疵的,启动问责程序;案管室应将经验教训形成教科书式执法案例供民辅警学习借鉴。7.1.5 警情管理工作流程见附录Ao7.2案件管理1.1.1 2.1在汇总梳理全部案件环节,法制助理员每日通过以下途径掌握案件的新增与状态更新,对未破、在办、已结案件进行分类管理,应将全部案件纳入闭环监督管理中:a)通过执法办案系统检查行政案件立案登记表、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等文书掌握新增案件;b)通过执法办案系统检查传唤文书、强制措施文书、处罚决定书、起诉意见
15、书,全面掌握案件状态变更情况;c)警情监督岗在案件接报案与立案时流转至案件管理岗;d)涉案人员管理岗在涉案嫌疑人到案后流转至案件管理岗进行案件状态更新;e)办案民警提报不予立案、行政处罚、强制措施、提请批捕、移诉时流转至案件管理岗;f)办案民警依照案管室集中办案制度办案时,案件管理岗实时掌握案件动态。1.1.2 案件初审环节,法制助理员应对梳理出来的未破案件初审检查,汇总未破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情形:a)是否存在案件接报案与立案不及时、案件接报案与立案告知不及时;b)是否存在未开展初侦初查;c)是否存在嫌疑人身份明确未开具传唤证;d)是否存在取证不到位;e)是否存在案件初审问题未整改
16、和未整改到位;f)是否存在未延长办案期限、超期办案的问题等;g)核查案件文书开具是否及时、是否完备,现场登记的物证有无提取(发现问题应马上流转至涉案财物管理岗);h)对证据齐全、手续完备未破案件,是否在规定时间完成案件材料上传组卷并作出暂予归档处理。1.1.3 案件初审环节,法制助理员应对在办案件进行初审检查,主要涉及上报不予立案、行政处罚、强制措施、提请批捕、移诉前的初审,汇总在办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情形:a)系统内主办民警与实际主办民警是否一致;b)提醒、催促相关案件的执法效率,并初审在办案件的办案期限、羁押期限是否符合上级要求;c)归案经过是否在嫌疑人到案后规定时间内制作;d)
17、办案系统内文书开具时间与实体案件比对,整理后补文书数据;e)嫌疑人饮食、休息、法律援助、翻译、监护人等权力义务告知(救济)是否到位;f)是否及时开具、送达所有通知类文书且附相关回执;g)是否关联所有笔录且签名捺印完整;排查笔录时间是否重叠;h)是否存在明显程序倒置;i)取保候审有无保证人资格审查,及时收取保证金,执行取保候审是否到位;j)实体卷宗与电子卷宗是否一致、完整;k)是否系敏感类案件或涉及重点人员、中共党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港澳台居民、外国人等。1.1.4 案件初审环节,法制助理员应对当日已结案件进行初审检查,并汇总发现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情形:a)是否完成拘留执行
18、、罚没款执收、保证金收取或退还、涉案财物处置;b)调解案件是否符合调解条件,有无履行协议手续;c)有无检察监督、复议诉讼、司法建议等情况;d)查看超两个月未结行政扣押文书、解除取保候审文书、检察院不起诉书、法院判决书,掌握案件最终结果。1.1.5 2.5整改环节,按如下规定进行:a)案件管理岗应要求办案民警限时整改完毕;民警认为问题不属实的,交由法制员裁定;仍有争议的,提交至主管领导研究解决;b)上报不予立案、行政处罚、强制措施、提请批捕、移诉时应交案件管理岗初审,按照7.2.3要求进行梳理,并整改完毕,否则法制员不予审核;c)案件管理岗应在规定的时间应对已闭环的案件反查,确认整改到位,对无法
19、整改、整改不及时的问题及时汇总至法制员;d)由法制员应将每日未闭环问题按照每日执法要素全量闭环会商制度要求应在规定的时间组织召开执法要素全量闭环会商,对尚未闭环的案件提出整改建议,明确责任民警及主管领导;e)案件管理岗应对前几日未闭环问题进行再次核查,仍未整改闭环的,由法制员上报至主管领导,对办案民警进行催办及指导,直至整改闭环;f)法制员应对涉及特殊人员案件或可能发生复议、诉讼、信访情况的案件进行自查,并及时报告主管领导;g)已结案件整改完毕后应由案件管理岗流转至卷宗保管岗,涉及罚没款、保证金、涉案财物处置未闭环的流转至涉案财物管理岗。7.2.6闭环管理按照如下要求进行:a)案件管理岗应按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公安机关 案件 管理 建设 运行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6991.html